作為昔日的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殖民統治曾遍佈全球,其領土面積巔峯時多達3550萬平方公里,幾乎佔了地球陸地面積的1/4,連今天面積遼闊的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新西蘭、印度等國家,都曾經是他的領地。
在眾多的殖民地中,英屬印度以其地理優越,氣候温暖,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每年為英國貢獻近40%的經濟總量,而深得英國女王鍾愛,將其比喻成英國“皇冠上的明珠”。
二戰之後,在美蘇超級大國的推動下,獨立運動全面開花,沒落的英國再也無力維繫其龐大的殖民統治,只得任由各殖民地獨立,印度也不例外,以國大黨尼赫魯為代表的印度政治精英們,要求繼承英屬印度領地,建立獨立的印度國家。
為了解決印度獨立和其境內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在蒙巴頓主持下,英屬印度最終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為了分家和爭奪地盤,兩個教派間還發生了血腥的宗教大仇殺。
令人奇怪的是,和巴基斯坦寸土必爭的印度,為何在獨立時,卻沒有帶上曾是英屬印度一個省的緬甸,而是放任其自行獨立呢?
一、兩國的歷史不同
正如泰戈爾所説,歷史上印度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它只是南亞次大陸的地理名稱,在17世紀英國殖民者登上這塊大陸之前,這裏除了即將衰亡的莫卧兒王國,還有數百個大大小小的公國和土邦,是英國人通過長期的戰爭和分化,才將今天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國的區域,整合成一個英屬印度,所以説印度這個國家沒有歷史,它只是撿了英國的殖民成果。
緬甸則不同,從公元1044年開始,這裏先後經歷蒲甘、勃固、東籲和貢榜四代封建王朝,曾長期為我國的藩屬國,有着悠久的國家歷史,直到英國人整合完印度次大陸,從1824年到1885年,通過三次英緬戰爭後,才征服緬甸,將其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佛教國家緬甸)
和有着近兩百年被壓迫殖民歷史的印度相比,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的時間,僅僅只有幾十年,受英國的影響要小得多,而且作為一個有着深遠歷史的國家,緬甸國民有着很強的國家歸屬感,而這些都是新生印度所沒有的,緬甸人當然不會放棄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歷史,加入一個前程未卜的新生國家。
二、兩國的身份相同
雖然1886年時緬甸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但是早在1937年二戰全面爆發前,為了應付羅興亞人問題,緬甸就已經脱離英屬印屬,成為英國直接管轄的英屬緬甸,不再和英屬印度有從屬關係,兩者間在英聯邦內屬於相同身份的自治領,具有平等地位。
(印巴怒目相向)
既然身份相同地位平等,那緬甸也就沒有必要再重新加入印度,而且當時印度人連本土的穆斯林同胞都不能和平相處,不願分享權力,自然更不可能讓緬甸參與權力分割。
而且緬甸人為了獨立從來就沒有放棄過抗爭,好不容易盼到勝利的曙光,怎麼可能還跳進被異族統治的火坑呢。
三、兩國的宗教衝突
印度是一個以印度教為主的國家,各宗教派別間,常常發生流血事件,印巴分治的根本原因就是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克什米爾爭端)
而緬甸是個地地道道的佛教國家,全國絕大多數民眾都信仰佛教。這就讓印度人和緬甸人在文化和信仰上有着巨大的衝突。
當年緬甸迫於英國淫威,不得不併入英屬印度,結果大量的印度人湧入緬甸,他們不僅搶佔緬甸人生存空間,爭奪勞動機會,還因為宗教不同,和緬甸人發生過非常嚴重的流血衝突,雙方之間的仇視直到今天難以化解。
備受國際社會譴責的“羅辛亞人問題”,就是當年留下的歷史遺留問題,可以想象當年印度人和緬甸人的關係有多差,又怎麼能合併呢。
(羅興亞難民)
印度獨立之時,緬甸還沒有脱離英國的統治,尚屬於英國的自治領,印度國大黨領袖尼赫魯曾找到緬甸,鼓動緬甸和印度一起獨立,加入大家庭走共同富裕道路,但昂山將軍直接回絕了他,並在印度獨立一年後自行獨立。
印巴分治後,印度野心畢露,不斷向周邊整合擴張,吞併錫金,控制不丹,還肢解了巴基斯坦,兩個分家的兄弟為了克什米爾,一直打了這麼多年,加上內部宗教矛盾重重,印度即使對緬甸懷有非分之想,但面對實力不俗的緬甸,也只能有心無力的選擇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