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的西北邊陲
有着這樣一支
不穿軍裝、不拿軍餉、永不換防、永不轉業的
“特殊部隊”
天山忠魂的“畢生心願”
1999年10月在新疆石河子
出現了17位滿面滄桑的兵團老兵
這些老兵一生清貧
唯一的財富就是
歷盡硝煙的軍功章
兵團領導來看望這些老兵
問他們有什麼要求
老兵説:“沒什麼別的要求
就是能不能讓我們去和田市看看
讓我們坐一次火車。”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
從1949年進疆之後
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團場
為兵團的建設付出了一生
而他們甚至
連相距老兵村60多公里的和田市
都沒有去過
於是
兵團為他們
組織了這次行程
那麼高的樓
那麼快的車
賓館的房間那麼亮
地毯那麼厚
馬桶會咕嚕嚕自己抽水
淋浴噴頭流出來的居然是熱水
他們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老兵
新疆如今的繁榮發展
正是因為無數像他們這樣的人
為新疆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58個邊防團場
分散在2000多公里的邊境沿線
50多萬人在這裏
守衞着邊境安寧
人總會老去
但他們留下的故事
卻是那麼珍貴而鮮活
為剿滅叛亂,徒步穿越塔克拉瑪干
在1949年9月
全國解放的隆隆炮聲裏
人人都在期待
即將誕生的新中國
但就在新疆和平解放第三天
哈密就發生了武裝搶劫
暴亂分子炸開銀行金庫
將黃金、銀布匹、紙煙等物品洗劫一空
順便劫掠了
沿途商號和居民住宅
甚至為消滅罪證
放火焚燒
當時我們將迎來
一個嶄新的中國
而此時的哈密老城
卻是一片焦土
哈密老城
正在甘肅、青海一帶轉戰的
王震軍團359旅
受命直指祁連山下
這是一支無往不勝的隊伍
他們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從南泥灣裏走出來
本來可以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到北京去的
但現在
他們要進駐
西北邊疆
和黃沙、暴雪、狂風為伴
王震和他的359旅
當時和田發生武裝暴亂
形勢緊迫
為爭取時間
遠在阿克蘇的解放軍
做出了一個決定
徒步穿越塔克拉瑪干
漫漫黃沙接天連地
人走進去
半條腿陷在沙海里
動彈不得
常常走兩步退一步
不出幾里地就渾身冒汗
一到晚上宿營
零下30多度
汗水浸濕的衣服
瞬間變得硬邦邦
凍得實在不行
就挖個沙洞燒點柴火
等火滅了
再鑽進去擠一擠
如果遇上沙塵暴
一瞬間飛沙走石
遮天蔽日
隨時都有可能
埋沒整支隊伍
距離和田還有90公里時
他們糧食和水都不夠了
餓了還能捱一會兒
但在沙漠裏穿行
口渴的感覺簡直要了命
連長拿出一壺水
放到嘴邊沾一沾
然後命令“傳下去”
但沒人捨得喝
最多隻是碰一下
乾嚥一口唾沫
就遞給下一個人
等再回到連長手裏的時候
一壺水只少了一口
沒有人不害怕
他們晝夜強行軍
又渴又累
有人出現了幻覺
有人倒下就再也沒有起來
這支1800人的部隊
行軍750多公里
走了18個晝夜
才終於走出這片“死亡之海”
官兵橫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進軍和田
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他們
除了神兵天降
還有什麼解釋呢
當地平線上出現一支部隊時
和田的百姓都震驚了
他們一個個衣衫襤褸
眼睛充血變紅
嘴巴滲血變黑
臉上更是黑的面目模糊
他們的鞋底已經磨穿
走過的地方
能在石頭上看到血跡......
當年橫穿沙漠的老戰士合影
迪化、伊犁、和田、伊吾......
10萬大軍開山劈地
剿滅叛亂
先後歷時5個多月
終於把五星紅旗
插遍了新疆全境
至此新疆局勢
終於穩定了下來
一個嶄新的新疆
在血和塵土的獻祭中誕生了
不佔羣眾一分田,戈壁灘上建花園!
新疆形勢穩定後
更嚴重的問題出現了
進疆大軍10萬人
起義部隊10萬人
公職人員4萬人
24萬張嘴
每天吃什麼?
在王震的賬簿上
24萬人一年需要
糧食10萬噸
而當時
整個新疆的糧食產量
才8萬噸
從關內運糧
運價是糧價的7倍
從蘇聯進口
價格會更高
新中國百廢待興
他們不想向國家開口
這支建設過南泥灣的隊伍
有自己的打算:
“來都來了,不如自己種地?”
新疆是個好地方
這裏光照時間長
晝夜温差大
只要有水
新疆就是農作物的天堂
再經驗豐富的農人
也種不出新疆瓜果的甜
359旅的士兵們説了:
“不佔羣眾一分田,戈壁灘上建花園!”
這幫人要在荒漠裏開墾!
面對戈壁荒原
王震當即下令
人人拿起鋤頭
個個扶起犁耙
不能有一人站在生產戰線之外
他們要建設第二個南泥灣
沒地方住
就在地上挖坑砌石
上面搭上蘆葦
做成一個地窩子
就是他們的“家”
當時的地窩子
吃東西沒有碗
就衝一衝鐵鍬拿去用
沒筷子就掰兩根蘆葦
吃完了飯
“筷子”一扔
“碗”就地一放
馬上幹活
在荒漠鹽鹼坡上開荒造田
就這樣全軍上下、從官到兵
挑糞犁地、拉石運土
從早幹到晚
3個月就吃上了蔬菜
半年就吃到了瓜
秋收之後
糧食都夠大夥兒吃半年了
餓肚子的問題解決了
接下來要解決的是窮
實在是太窮了
全團上下
只發一套冬裝
一到夏天
經常能看到
光膀子的和穿棉襖的
站在一起幹活
即使冬裝也“偷工減料”
當時部隊的軍裝領子
都改成了單層
口袋也比正常的軍裝
要少那麼一兩個
就是為了省那麼一點布料
閒着也是閒着,不如搞搞生產?
為了搞生產
全團上下集體
從津貼和牙縫裏摳出錢來
買羊羔、買機器、買設備、買材料
1950年底
王震兵團飼養
耕牛1550餘頭,羊2.3萬多隻
並先後建立了
紡織、造紙、鐵、木加工等
各種工業作坊189處
到第二年
煤礦、水電站、水泥廠、棉紡廠、鋼鐵廠、麪粉廠等
10多個工礦企業
興建完成
新疆軍區八一鋼鐵總廠
在這年剛剛建立
那時所有的工作
都是為鍊鋼做準備
挖礦石需要埋雷管炸山
一處爆破點由於雷管引爆後
長時間沒響
一位兵團人便去查看
快到跟前一聲巨響
一塊石頭炸到頭上
開了個一公分長的口子
被送到醫務所簡單包紮
休息了沒幾個小時
又回去繼續工作了
現在頭上還留有一道疤痕
1952年4月
鋼鐵廠煉出第一爐鋼水
是西北地區的第一爐
也結束了新疆不產鋼的歷史
不光是新疆八鋼
所有這些最早的廠
都奠定了新疆工業的基礎
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
1952年7月1日,七一棉紡織廠投產時的情景
值得一提的是
在那時的生產建設中
由於整個新疆都很缺水
生產建設發展受限
這羣人決定開溝造渠
將天山之水引下來
砌渠需要水泥和石頭
沒有石頭
採石者就爬到山上
一錘一錘敲出來
再一塊一塊背下來
捨不得弄破衣服
就墊一塊羊皮
來來回回奔走
沒有水泥
就用燒熱的石灰和紅磚碾成粉
攪拌起來做水泥
到處粉塵飛揚
即使戴着三層口罩
咳出來的痰都是紅色的
因為長期營養缺乏
部隊的人大部分
患有夜盲症
一到晚上
就無法行動
大家就把所有的蔬菜
都留給隊裏
最年輕的那個人
只為留一雙能走夜路的眼睛
當休工的號聲響起
前面的人帶路
後面的人排成
長長短短的隊伍
手拉手回地窩子
眼前雖然灰濛濛的
但每個人都知道
自己今天干完了
了不起的活計
前途是光明的
1952年8月1日
32公里長的
紅星一渠開閘放水
當天山之水
順渠而下時
整個哈密都沸騰了
雖然雪水徹骨冰涼
眾人卻紛紛撲入水中
互相抱着在水裏打滾
這一刻,一切都值了
提及那段歲月
大部分人的共同記憶
只有兩個詞
一個是累,一個是高興
怎麼會不累呢?
他們遇水修橋
冰峯開路
在風沙口栽樹
逼退沙漠60公里
在荒漠裏種地
當年就能開荒50多萬畝
從天山引水
下游百姓從此不用再為乾旱缺水發愁……
怎麼會不高興呢?
曾經這裏一窮二白
渺無人煙
只有天地茫茫
而如今這裏
紅的棗子、白的棉花、綠的莊稼
遠處清水流過,豬羊歡騰
一切的一切
都是靠一雙雙手建起來的
可以説
沒有那時的軍人
就沒有今天新疆的蓬勃發展
憶苦思甜,繼往開來
1954年10月
中央命令這一批駐疆戰士
集體就地轉業
脱離國防部隊序列
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
至此
他們有了
一個共同的名字:
兵團人
他們的任務只有四個字:
屯墾戍邊
也許今天
我們很難理解
這四個字的重量
我們中的大部分人
都趕上了好時候
沒有戰火硝煙
沒有一窮二白
沒有餓殍遍地
我們有幸享受到
完整的基建設施
富足的成長條件
穩定的社會環境
即使在疫情肆虐全球的今天
我們依然有底氣
保證一切正常運轉
我們強大了
強大到有時候
甚至會忘了
這一切的基礎
是穩定,是和平
邊疆的和平穩定
對於一個國家
發展成長的意義
不言而喻
新疆166萬平方公里
陸地邊境線綿延5600多公里
與八國接壤
多民族人羣和文化
聚集在這裏
豐富的石油礦藏資源
埋在地下
特殊的地緣政治和社會背景
使得新疆的治理
充滿了複雜性和重要性
既要保證民族團結
又要維護邊疆穩定
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就像是介於“文”和“武”之間的
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存在
60多年來
兵團造林近百萬畝
興修大中小型水庫上百個
建起一個個
縱橫交錯的戈壁綠洲
60多年來
兵團搞工業、辦工廠、開荒地
到今天
兵團貧困人口全部脱貧摘帽
新疆每三畝半耕地中
就有一畝是兵團人開墾的
60多年來
兵團建設新疆
沙窩變樓房
牛車馬車變成火車汽車
新城市拔地而起
大新疆日新月異
新疆不但是他們的新家
更是他們打下來的基業
所以很多兵團二代、三代的名字裏
都有一個“新”字
新疆的新
他們出生在這裏
這裏是他們的“根”
他們建設新疆
是為自己的家奮鬥
他們保衞新疆
就是保衞自己的家
今天,當我們在新聞裏
看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時候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這是個什麼地方
但其實正是這羣人
默默守護了邊疆的穩定與和平
才有今天全國各地安逸的生活
這些白髮蒼蒼的老兵
終其一生去保衞的
是他們的家,也是我們的家
大量的兵團軍墾戰士
離開內地而紮根邊疆
在屯墾戍邊實踐中
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
繼承了歷代屯田精神、兵團精神
王震將軍和那些已經離世的老兵們
選擇把忠魂埋在天山腳下
繼續守望着
自己奉獻了一生的地方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