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全過程數據貫通 三大科技首次運用於電氣化工程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中老鐵路即將開通。11月26日,中老鐵路國內段面向媒體開放試乘。記者從昆明站出發,途經昆明、玉溪、普洱、西雙版納4個州市,最後抵達磨憨站,全程運行平穩。中鐵武漢電氣化局玉磨項目總工程師賴鵬介紹,中老鐵路運用了許多高科技建造手段,其中,三大科技首次運用於電氣化工程。

中老鐵路全過程數據貫通  三大科技首次運用於電氣化工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攝


    在中老鐵路四電工程智能建造工作站,記者看到,這裏展示的高科技建造手段,讓人瞭解到中老鐵路技術的更加成熟和可靠。“電氣化工程就是給電力機車提供用電的專業工程,是整個動車運行的動力來源,它從地方電力電網接引電源,由鐵路的變電站向鐵路鋼軌上方的接觸網供電,再向動車供電。”賴鵬説,電氣化工程對火車運行至關重要,它的設備穩定性直接影響着旅客的乘坐安全。

中老鐵路全過程數據貫通  三大科技首次運用於電氣化工程

徐章位/攝


中老鐵路是“一帶一路”、中老友誼的標誌性工程。中鐵武漢電氣化局承建中老鐵路新國內、國外段全線930公里的電氣化工程。從2019年8月開工以來,運用了許多高科技建造手段,其中,數字化貫通管理,基於北斗系統的CPⅡ施工參數一體化測量裝置,適用於鐵路隧道內高空作業的SZP-Ⅰ隧道綜合作業平台機械,這三大科技首次運用於電氣化工程。

賴鵬介紹,中老鐵路所經路段海拔高、地震多,沿途有深切峽谷、熱帶雨林等、橋樑和隧道佔比大,交通不便、施工難度大。為此,中鐵武漢電氣化局升級了數字化調度指揮平台和BIM技術應用平台,採用了所亭無人化值守、接觸網數據6C檢測等系統,用無人機對山區鐵路電力巡檢維護;研發了居國內領先水平的接觸網4C檢測車、便攜式接觸網智能檢測小車鄧;SZP-Ⅰ型隧道綜合智能作業平台、接觸網施工參數一體化測量裝置等智能裝備填補了國內空白;涵蓋測量定測、工廠裝配、施工安裝、工後檢測的6大四電建設專用工裝設備的研發,以及熱帶雨林地區所亭排水、高海拔山區供電線施工等15大項技術的創新,使供電工程結構更穩定、供電更可靠。

中老鐵路全過程數據貫通  三大科技首次運用於電氣化工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攝


“通過運用這樣的數字化管理平台、智能化施工裝備技術,兩年半就將中老全線新建的電氣化工程全部完成,並將火車供電的導線設備參數控制在毫米級精度,打造了中國製式電氣化工程建設的新標杆。”賴鵬説。


中老鐵路全過程數據貫通  三大科技首次運用於電氣化工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攝

  

中老鐵路全過程數據貫通  三大科技首次運用於電氣化工程

徐章位/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50 字。

轉載請註明: 中老鐵路全過程數據貫通 三大科技首次運用於電氣化工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