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北京,國產客機C919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進行取證試飛,圖為測試飛機起飛前往桂林。圖/IC photo
文 | 查志遠
C919一飛沖天。
8月9日,民航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針對中國商飛C919型飛機專用條件和豁免徵求意見,意見徵集期為15個工作日。
這意味着C919大飛機“取證”又有新進展,正式商業運營即將拉開帷幕。
作為資金密集、技術密集、資源密集的產業,大飛機項目被譽為“現代製造業的明珠”。
以C919為代表的大飛機成功投入運營,除了將推動我國整體工業能力和水平實現升級外,還將帶動整個大飛機產業上下游製造業產業升級、促進經濟增長。
一些城市也將抓住大飛機產業帶來的風口,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1 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我國高鐵通過彎道超車,掌握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成功獲得海外市場的青睞。但大飛機市場卻被波音、空客兩大巨頭壟斷,C919的橫空出世是繼高鐵之後中國製造的又一張名片。
除了戰略價值之外,大型商用飛機產業不同於其他一般產業,因為產業鏈長、輻射面寬、聯帶效應強,具備顯著的規模經濟性特徵。
飛機制造業對國家經濟增長的貢獻更是巨大。
美國商會在去年2月份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美國若跟中國搞全面“脱鈎”,在民用航空領域,完全切斷對華銷售將使美國飛機制造和民航服務領域每年損失380億至510億美元,16.7萬至22.5萬個就業崗位將流失。
正是因為相關產業的經濟價值巨大,大型商用飛機工業也一直是世界一流航空大國爭相發展的重點,但目前僅有少數幾個國傢俱備這一能力。
另一方面,全球民用航空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雖然新冠疫情對民航業產生了較大影響,但根據相關機構的預測,民航市場預計在疫後將會迎來強勁反彈,產生巨大的市場需求。
中國商飛公司此前發佈《中國商飛公司市場預測年報(2021-2040)》曾預測,全球航空市場2023年將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未來20年,旅客週轉量每年增長3.9%,2040年達到19.1萬億客公里。
Fortune Bussiness Insights(財富商業洞察)在今年也預測到,未來五年全球商用航空裝備市場規模增速將達到3.7%,到2027年,全球航空裝備市場規模將達到11769億美元。
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8月8日報道,航空運輸正在爬升。從全球角度來看,以客公里收益計算,今年6月與2021年6月相比增長了76.2%。這一數字是由國際交通的強勁復甦推動的。在全球層面,航空客運量目前已經恢復到疫情造成危機前水平的70.8%。
以中國市場為例,上半年,國內民航市場恢復勢頭明顯。相關數據顯示,全行業共完成旅客運輸量1.18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36.7%。
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市場,從長遠來看,對民用航空的需求量都將迎來強勁反彈。
中國商飛在預測年報(2021-2040)中也指出,未來二十年,中國航空旅客週轉量將以平均每年5.7%的速度增長;預計將有約41429架新飛機交付,價值約6.1萬億美元(以2020年目錄價格為基礎)。
同時預測,到2040年,我國佔全球客機機隊比例將從現在的20%增長到22%,未來20年中國將接收民航客機9084架,市場總價值超9萬億人民幣,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航空市場。
根據《“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到2035年,中國民航將實現從單一航空運輸強國向多領域民航強國跨越的戰略目標。
可以預見的是,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市場對飛機的需求量將持續增長。
5月27日,河南省安陽航空航天科普館展廳的C919飛機駕駛艙體驗模型。圖/IC photo
2 產業鏈迎來風口
大飛機一般是指起飛總重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包括民用運輸類飛機和軍用運輸類飛機。
目前,我國最新國產大型客機C919、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和水陸兩棲飛機AG-600共同組成了中國大飛機“三劍客”。
其中,對於民用航空市場來説,以C919為代表的大型客機是主力機型。
根據航空工業發展中心發佈的《民用飛機中國市場預測年報(2021-2040)》,預計從2021年至2040年間,C919對應的窄體客機年平均需求量為300架。
也有相關機構推算,假設未來C919在國內能夠達到三分之一的市佔率,則C919飛機年平均交付量有望達到100架,對我國航空工業帶來約68%的增量。
作為“工業之花”,航空製造業向來以產業鏈長,附加值高著稱。大飛機產業鏈更是高端裝備業的代表。
一般來講,大飛機產業鏈可主要分為設計研發、先進製造、運營維修等環節。其中相關環節還包括系統研發、新材料、零部件、機體制造等若干個子系統,上下游串起來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條。
拿C919項目來説,該機型的研製直接推動建立航空電子、飛控、電源、燃油、起落架等16家機載系統合資企業,極大提升中國民用飛機產業的配套能力。
按照美國蘭德公司的研究,大飛機研製及其核心技術衍射到相關產業,可以達到1∶15的帶動效應。
這對產業鏈來説,無疑是重大利好。
相關報道顯示,目前有上海、陝西、四川、江西、遼寧、江蘇等22個省份,200多家企業,近20萬人參與了C919大型客機項目的研發與生產,形成了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
這些地區也是當前我國重要的航空產業集聚區,目前圍繞航空工業產業,我國已經形成京津冀、珠三角、西南、東北和西北等產業集羣。
傳統上,我國的航空航天產業鏈企業集中在東北、西北、西南等地。根據《瞭望東方週刊》的統計,從航空航天產業鏈上市企業各省地理分佈數量來看,近些年出現了一些新趨勢:排名第一的是江蘇,其次是北京、廣東、陝西、四川、浙江,均有十家及以上的航空航天產業鏈上市公司。
有分析也指出,江蘇和廣東在相關企業數方面排名第一和第三,與其發達的裝備製造業基礎和眾多上市公司密不可分。
安徽蕪湖,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制造公司員工進行飛機儀表板相關測試工作。圖/IC photo
3 長三角城市趁勢而起
隨着C919大飛機由研發轉生產,相關產業鏈將持續釋放巨大經濟價值。
從城市來看,在目前的國產大飛機制造供應體系中,西安、瀋陽、成都、南昌、景德鎮等城市作為傳統航空工業基地是主要參與者。
例如,C919首架機的機頭、前機身、中機身、中央翼、中後機身等九大部段,主要由中航工業旗下的西飛、成飛、沈飛等國內企業製造。
除此之外,位於哈爾濱的哈飛也承擔了機身複合材料部件的製造,包括主起落架艙門、前起落架艙門、翼身整流罩和垂直尾翼等4個大部件製造工作。
作為C919的核心研發基地,長三角地區的一些城市藉着大飛機的東風趁勢而起。
新京智庫注意到,從2008年中國商飛落户上海開始,長三角一些製造業發達城市便開始圍繞大飛機等項目佈局,像鎮江、常州、鹽城、合肥等城市紛紛將航空製造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招商引資,與海外產業鏈展開對話。
隨着C919的研製逐步推進,據相關媒體的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江蘇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浙江杭州、嘉興、紹興、台州,安徽蕪湖等城市積極進行相關產業園佈局和建設。
例如,2019年,杭州錢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平台被列入浙江首批“萬畝千億”新產業平台培育名單。今年為承接航空製造業,又整合相關資源首期規劃了5平方公里的航空航天產業園。
值得關注的是,在長三角地區有着“最牛地級市”之稱的蘇州也在積極搶抓大飛機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
今年6月,世界領先的航空航天企業之一空中客車公司與蘇州工業園區簽署框架協議,選擇蘇州作為空客中國研發中心所在地。
據報道,空客此次與蘇州簽署的是一份長達5至10年的合作協議,主要看中了長三角地區航空和氫能源相關供應鏈資源集中的這一優勢。
對蘇州來説,從長遠來看,通過與空客的合作,一方面可以為全球航空產業提供先進製造、電氣化、未來客艙及新科技的研究創新服務。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動自身航空航天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同時培養和聚集高端人才,實現航空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
其實,這已經不是蘇州第一次發力航空製造業,早在2019年下轄的太倉市就發佈了《太倉市航空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參與共建長三角航空產業創新鏈。
以太倉為重要基地,蘇州在全市佈局航空航天產業。
2021年4月,蘇州發佈《蘇州市發展航空航天產業三年行動計劃》和《蘇州市促進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為重大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提供項目資助和安家補貼。
根據蘇州規劃的目標,到2023年,蘇州市航空航天產業鏈營業收入將達到600億元,全市集聚航空航天產業鏈相關企業超過500家。
藉着中國商飛的落户之機,長三角地區的龍頭城市上海也在全力打造自己的航空產業。
去年12月,上海公佈的《上海民用航空產業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同樣是雄心勃勃。
按照該計劃,到2035年上海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民用航空產業中心,同時協同長三角建設形成世界級民用航空產業集羣。
屆時,將形成以上海為核心、延伸長三角,重點沿G2高速公路打造航空產業鏈走廊,沿G60高速公路打造航空科創走廊,共同建設世界級民用航空產業集羣。
歷經數十年的研發,我國在大飛機方面的實力已經實現新的飛躍,作為“工業之花”的大飛機產業,也將會成為更多城市爭奪的重點。
撰稿|新京智庫研究員 查志遠
編 輯|李瀟瀟
校 對|吳興發
實習生|吳葉凡
聯繫我們:
微信 jimi906
新京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