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產汽車到底是隻會吹噓,還是真有料?一汽、北汽是“榜樣”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綜合

前陣子,大虎悠轉載了一篇文章,提到“一汽紅旗品牌確認國車第一高端地位”這件事。沒想到就第二天下午,全網一則重大新聞刷新了所有汽車人的認知:一汽集團下屬的一汽出行闖禍了!

扔幾十億購買一汽生產的車,盤活購銷一條路,創造效益。車子購銷流程走完了,然後組車隊,招募司機。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車輛莫名其妙失蹤了。一汽出行幾乎天天都在“丟車”,天天都在報案。

一直到幾天前,800台“贓車”在緬甸邊境被查獲,驚天大案這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原來這家隸屬於一汽集團的企業,居然每年都有成千上萬台車“失蹤”。問題是,公司高層居然毫無反應?

北京BJ40突然全網發文
各種“國內唯一”、“國內第一”
隨着記者的不斷深挖,我們知道了更多的“秘密”:耿直員工們被逼離開似乎已經能説明一切了。畢竟我們只是吃瓜羣眾,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圖樣圖森破”。昨天晚上搜索越野車的信息,無意間發現全網滿屏幕都是“BJ40”……

我還以為這款車發生什麼大事了,於是點進去一看發現自己再次被“刷新認知”:一篇名為《揭秘你不瞭解的北京越野BJ40 十項核心技術首度公開》的文章在網上瘋傳。裏面主要提到了BJ40越野車的一些“令北汽感到自豪滿滿”的“獨門技術”。

這款車整整開發了8年
每年扔進去8千萬研發經費
比如:大梁底盤能承受一頭大象奔跑的衝擊,比如:防滾架和車身結合構造出來的“環狀安全籠”理念,“北汽領先世界10年”,比如:賽車級防滾架的採用是國內第一,比如:車頭結構的“液壓漲形管狀前指梁”號稱國內唯一……總而言之BJ40的技術是厲害的不行。那麼這款車是否真的像是文章裏所稱的那樣夠先進,夠超前,夠厲害呢?不妨從一個問題開始:

開發一款硬派越野車需要多久呢?2年?3年?還是5年?全都不是!這家企業前後整整用了8年時間!你沒聽錯,一款車8年。這就是到目前為止,我國自主品牌裏設計出來的外觀最帥的越野車,沒有之一:北京BJ40家族。

據知情人士透露,為了這款車,北汽在8年時間裏,每年投入8000萬研發經費。那麼8年後問世的BJ40到底是一款怎樣的車?從技術角度本身來説又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我們一項一項接着往下説。

大梁底盤結構原始
卻能頂住奔跑大象的衝擊?
從底盤部分開始,因為這台車的結構是非承載結構,所以是用獨立大梁車架的。理論上説設計開發難度低,時間快。根據國內某知名汽車類名人“宋楠”的説法,BJ40的大梁源自於北汽研究“三菱73式”軍車而來。

但事實上北汽開發這款車,大梁的真正參照物是鄭州日產基於經典名車“帕拉丁”改進而來的“奧丁”(這一點也得到了原北汽工程師的確認)。從原參照物,到改進成自己需要的大梁底盤,又能耗時多久,需要耗費財力多少呢?

8年時間,最終我們等來的是一套“前扭杆彈簧 循環球方向機,縱梁無加強板,無橫向加寬,甚至縱梁頭部連吸能摺疊盒都沒有”的“遠古底盤”。138*60的大梁截面放在今天似乎只能用“苗細”來形容,連斜撐結構都沒有。就這樣的一個底盤,你説能撐住一頭大象奔跑而來的衝擊?

防滾架嵌入車身是原創?
讓我們看看老款牧馬人吧!
離開了底盤,我們看看車身部分:號稱“國內唯一的液壓漲形管狀前指梁”結構是否那麼先進呢?所謂“液壓漲形管狀前指梁”簡單來説就是用鋼管結構,代替了傳統汽車的翼子板採用的“鈑金拼焊結構”。重量輕、強度高是它的優點。

那麼這種設計是北汽原創的結構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牧馬人的車頭拆解後露出來的啥樣的結構吧!是不是很驚訝?我只想説,如果我是整車廠家,我“借鑑”了人家的設計,我一定藏着掖着,心裏知道就好,絕對不會拿出來大説特説。

那麼至於他們重點宣傳的“內嵌封閉截面鋼管構成的雙重B柱”是否是他們自己研發出來的產物?顯然不是。不如讓我們再次看一下拆開的老款牧馬人的B柱結構,鐵一般的事實會再一次讓我們清醒。

距離修成正果遠着呢!
國內車企尚需“真正的努力”
剩下的發動機、變速箱……不會有任何意外。第一代BJ40發動機源自豐田,現款則是採用瑞典薩博發動機,最新款直接拿來了長城的發動機……8年6.4億換來的就是這樣的一款車——抄牧馬人結構的車身 古老日產底盤 古老豐田發動機 外觀設計打扮了一番,那麼試問其他型號的車型又如何呢?

奔馳和北汽“分了家”,因為奔馳不願意繼續“無償提供技術指導”。而北汽至今依然習慣於撰寫“八股文”。再不從技術本身努力,再不尊重技術,再“重文輕武”,那麼一汽出行天天丟車這樣的烏七八糟的事情就會在所有企業重現!如今都2020年了!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