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第二人口大國, 國土面積排名第七, 因何成不了世界強國!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綜合

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現在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有望超過中國成為第一,國土面積在全球排第七。作為南亞大國,獨立68年來,我們看到印度雄心勃勃,經濟發展也很快,還經常與我國一爭高低。但印度自獨立到現在,既沒有成為經濟強國,也沒有成為工業強國,而且在西方人眼裏是民主大國,但國家依然有許多不民主的現象,至今還是三流國家,那麼作為一個南亞大國來説,印度為何成為不了一個世界強國呢?

作為世界文明古國,印度總以為傲,還時常笑我國的歷史不悠久。印度的確很悠久,這個國家悠久歷史,恐怕誰也找不到他們的來源。因為印度並沒有像我國一樣有詳細的史料記載,他們的歷史來源的傳説較多。甚至把傳説當成歷史,連歷史學家都研究不了神話故事,何談歷史呢?我們國人對歷朝歷代的皇帝大都能叫出名字來,而印度人能叫出幾個?即使能叫出來的人物,還是傳説中人物。

不可否認印度也有着悠久的文明,但文明的傳承需要國家統一後的擴張與融合。像我國、古羅馬、阿拉伯、奧斯曼等以強大帝國形式,延續文明。而印度始終處於邦國分裂狀態,即使有一部分統一,也只是一時,致使印度文明沒有一個統一的形態。
印度位於南亞大陸,雖然也受到來自中亞的遊牧部落的侵襲,因為北部高山逾越困難,印度的小邦國很難越過向北擴張。所以印度大部地區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一種相對封閉環境中生活。即使北方遊牧部落佔領後,面對這種分散的邦國,他們也沒立足之地,因為再向南就跑到印度洋了。

印度種姓制度雖然名義上取消,但在印度人日常生活中或者心中,依然有這種固化的種姓之分,婆羅門、剎帝利、犬舍、首陀羅四大階級的人就比“賤民”地位高,這些“賤民”無論多努力,永遠擺脱不了身份。而我國也有最底層,這些人通過起義、讀書、經商等成名,被人們所認可,能打破階級之分。這也是文明的不同之處。
從印度人組成來看,印度的人種大概分三種,一是最早由中亞遷入的雅利安人,也就是現在印度白人。還有土著的達羅毗茶也就是印度黑人以及蒙古人種,我們稱之黃種人。但由於種姓的存在,人數最少的白人則屬於婆羅門、剎帝利高種姓,土著人與黃種人則屬於賤民。而印度各種資源都由白人控制,黑人與黃種人處於被統治地位。
按常理看,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但古代印度這種不平等社會結構居然很少發生衝突,讓人不解。這要歸功於印度教的宣傳,使處於低階層的“賤民”認為這是天經地義。
但隨着工業化的發展,必然要激發這些潛在的矛盾。雖然印度教佔有多數,但印度教也不是萬能的,在對工業化,本來就已經有了宗教、民族、種姓之間的不平等矛盾,如果再次深入工業化,恐怕矛盾將使印度面臨存亡的危險。與其變中有險,不如守中保險。

印度有工業體系,作為一個從殖民地一下過渡到工業化的國家,印度表現出很多“消化不良”問題,而直到現在印度都沒有建立起完備的工業體系。
我們都知道,工業革命始於歐洲,最先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是英國,隨後又慢慢影響到德國、法國,然後再到美國、日本以及俄國。以至於形成了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歐美強國。

工業革命最後引發的兩次世界大戰,英國和法國衰弱了,而作為戰敗國的德日兩國雖然保有工業體系,但要受制於人。而我國在二戰後特別新中國建立以後,開始了大規模的工業化,靠全民的艱苦奮鬥,建立了完備的重工業體系。改革開放後又迅速進行完善,應該説趕上了工業化的末班車。
實踐證明,工業化需要大量的時間成本以及人力成本,並不是説你想成為工業國家就能完成的事。而印度要完成工業化,國內重工業體系太弱,英國殖民時只帶着印度人種鴉片了,僅有資源也弄走了。如果再想打基礎完成工業化,印度已經沒有機會了。
都説印度武器裝備是“萬國博覽會”,連生產飛機、艦船的零件都要從外國進口,可見這就是工業體系不完整的一個縮影。

我們都知道印度軟件業、金融業發達,但軟件業、金融業沒有核心競爭力。不過機會也有,除非來一場工業革命,印度恐怕不敢,國民的“心”整齊劃一了嗎?嫉妒的防範心理。
印度自建國以來,始終以大國自居。與巴基斯坦打打停停,也沒看出大國的模樣。即使1962年軍事受挫後,大國心理未消,反增添了盲目嫉妒防範心理。特別是對待周邊小國上,以為控制了這些國就是“強國”、“大國”了。
近日印度又不淡定了,這件不淡定的事緣於鄰國斯里蘭卡突然“換相”,親印度的總理維克勒馬辛哈突然被總統西里塞解除職務,親中的前統拉賈帕克薩取而代之。斯里蘭卡很淡定,新總理也接受總統的任命,印度反而不淡定了,認為斯里蘭卡要“變天”,會損害印度利益。雖然總理近日又被撤換,背後是否有印度影響?

印度這種“大國小民”思想真的該醒醒了,80年代印度用金錢、武器資助的“猛虎組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本來印度想借助猛虎組織進一步控制斯里蘭卡,卻沒想到印度南部泰米爾也要鬧獨立,派出維和部隊被猛虎組織重創,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其實要想成為大國或者強國,心態要“大”,要有包容心態,不能有小肚雞腸,把仇記深了,連鄰國的“家事”都放在心上,何談發展自己。所以印度還要放下那種不必要恐懼和戒心,以包容心態實現共贏,才能發展自己。
歡迎看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