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藍天保衞戰三年行動計劃”成績單日前揭曉:本市去年PM2.5年均濃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首次實現“30+”,藍天“含金量”明顯提升。同時,最新一輪PM2.5源解析結果顯示,本地排放中各類源絕對量均實現“瘦身”,但仍佔比六成,其中移動源佔比最大,生活源次之。
亮眼成績單廣受點贊,源解析結果更值得關注。找準病根方能對症下藥,清除“心肺之患”,得先給來源複雜的PM2.5號準脈。猶記這一概念初入公眾視野之時,污染來源成因一度眾説紛紜:從“烹飪貢獻不小”到“燃煤是罪魁禍首”再到“機動車只佔4%”,各方説法似是而非,缺少科學認識,便難以精準地制定方案。2014年,本市首次公佈PM2.5源解析結果,以科學之聲一錘定音,凝聚了共識。這些年來,我們始終重視開展顆粒物監測、研究和來源解析等工作。也正是循着一次次源解析指出的方向,北京瞄準痛點、精準施策,讓治理行動迅速見效。如今,第三份源解析公佈,為精準治理提供科學支撐,更隱藏着下一階段治理的發力點。
隨着藍天保衞戰不斷深入,北京“氣質”日漸提升,但也要看到,隨着治理持續推進、方案持續完善,越往後的骨頭越難啃,PM2.5濃度每降低一微克都需要更精準的施策、更艱鉅的付出。比如,從本輪源解析看,移動源仍是本地來源中的重頭,可在實施“國六”標準、完善區域限行、推廣新能源車等舉措之後,如何才能在確保出行需求的前提下繼續降低燃油車排放?再如,在佔比10%的工業源中,石油化工、水泥建材等行業佔比較大,可經過持續的“疏整促”,全市一般製造業等集中疏解退出任務基本完成,怎樣進一步壓縮相關企業的污染能耗?種種難題無法迴避又糾結膠着,必須想方設法,繼續攻堅。
大氣治理“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到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科技迭代更新、生活方式變遷等多方面因素,其系統施治的過程,也是城市本身更新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的過程。產業變革交織治理升級,決定了打贏大氣治理之戰,既要在治理末端上想招使勁,更要在騰籠換鳥中激發動能。從城市發展的大邏輯中審視,節能減排、綠色低碳,本身就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強“白菜心”的動力。近年來,北京藍天常駐、“顏值”提升,與此同向的,就是疏解整治的“減法”換來了創新發展的“加法”。2020年,本市全員勞動生產率超過28.2萬元/人,新經濟增加值總量超1.3萬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約1/3。持續向大氣治理要成績,倒逼北京在新發展思路中厚植優勢、探尋路徑,這也是回答好“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時代課題的應有之義。
良好生態日益成為全民的剛性需求,這也決定了,大家應當自覺成為環境的守護者。從源解析結果看,開車、燒烤、餐飲油煙、建築塗裝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環節,都可能成為PM2.5的來源,某種意義上,簡約適度的生活方式成為每個人可以做出的最大生態貢獻:外出少開車,儘量選乘綠色交通;有機會多種樹,儘量不用一次性用品,乃至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微不足道,但每一微克的進步,恰恰藴含在千千萬萬人這樣一點一滴的改變中。不斷強化“人努力”這個關鍵變量,就是在鞏固北京“氣質”提升的贏面。
大氣治理沒有捷徑可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放眼世界,那些曾受霧霾困擾的國家,治理歷程皆長達數十年。這提醒我們,必須對治理的曲折性、長期性有充分預估:不能一見到藍天接續,便喜不自禁;一見到霧霾不散,便愁上心頭。“敢啃硬骨頭”的執着,就是戰勝霧霾的法寶。咬定目標、持續用力,一天一天去爭取,一微克一微克去摳,湛湛藍天就會越來越多,北京高質量發展的成色也會越來越足。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户端 |評論員 胡宇齊
編輯 張砥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