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了!拜登將以總統身份首次出訪,結果…

拜登訪歐前夕被曝監聽醜聞,美歐還能互信嗎?


綜合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即將踏上訪歐之旅,近日卻爆出美國利用丹麥情報部門監控歐洲盟友的醜聞,令美歐關係陷入尷尬境地。這一消息引發德法領導人同聲批評,要求美國給出解釋,並強調監控盟友的行為“不可接受”。

尷尬了!拜登將以總統身份首次出訪,結果…
資料圖:美國總統拜登。  拜登將於6月11日至13日出席在英國舉行的七國集團峯會,隨後將赴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峯會。這將是他今年1月就任總統後首次出訪。  拜登上任後,力圖修復遭到前總統特朗普政策破壞的美歐關係。然而就在他的訪歐之旅即將展開時,卻遭遇尷尬爆料。  丹麥廣播公司日前報道,根據丹麥國防情報局的內部調查,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曾通過與其合作,在2012年至2014年期間監聽及監視德國、法國、瑞典、挪威等國的政府高層,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  5月31日,默克爾與馬克龍通過視頻方式出席第22次德法部長理事會,並在會後的記者會上組團向美國“討説法”。馬克龍強調,盟友之間互相監控“不可接受”,在歐洲夥伴之間更是如此,歐美關係必須建立在互信基礎上。他要求美國和丹麥提供所有相關信息,並以“完全誠實”的態度澄清此事。  默克爾表示完全同意馬克龍的表態,並指出德國早已就監聽問題與NSA進行溝通,“我們的立場從未改變。我們希望維繫可信賴的(歐美)關係。”  事實上,美國監聽盟友“早有前科”。自2007年起,美國國安局就開始實施“稜鏡計劃”,廣泛監聽國內外電話及互聯網通信,其中默克爾的手機遭監聽長達十多年。  2013年6月,美國前防務承包商僱員斯諾登披露了該計劃。當時默克爾給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打電話,指責此舉“嚴重背棄信任”,美方隨後稱將停止對默克爾的間諜活動。但最新竊聽事件表明,美國對歐洲的間諜活動從未停止。  有鑑於此,歐盟對美國的不信任感與日俱增。去年7月,歐洲法院裁定美歐之間的“私隱護盾”數據傳輸協議無效,並要求華府採取包括立法在內的措施,保護歐盟的數據不被濫用。此後近一年時間,美歐就新協議展開長期談判,拜登上任後將此事列入優先處理事項。  然而,新的監聽醜聞傳出,無疑令談判更為艱難。連日來,德國、法國、挪威、瑞典等多個歐洲國家共同向“親密盟友”美國討説法,但華盛頓卻一直在裝聾作啞。  香港《大公報》稱,華盛頓希望利用歐洲鞏固美國霸權,歐洲卻希望不斷增強戰略自主性,這種結構性矛盾決定了美國不可能信任歐洲,採取長期監控監聽措施並不令人感到驚訝。最新的間諜事件,應該讓歐洲擦亮眼睛了。  對於這一醜聞,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丹麥和美國監視歐洲領導人只是冰山一角。扎哈羅娃稱,“我認為,事實上,相比現在大家都讀到的……情況對於北約成員國本身來説要糟糕得多。”

責任編輯:曹義_0776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32 字。

轉載請註明: 尷尬了!拜登將以總統身份首次出訪,結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