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這句詩出自元代詩人王冕,描寫的對象是梅花。意思是,梅花不需要別人去讚美它的顏色,只希望把淡雅的芬芳留給人間。詩句意在讚揚梅花無私奉獻的精神。
就像山裏的清泉,把涼爽送給森林;就像春天的雨滴,將甘露送給大地;就像燃燒的蠟燭,將明亮送給人們……其實,有那麼多的人,通過自己的無私奉獻,將希望和關懷傳播到其他人的心中。
這讓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辭去阿里巴巴的職務,化身“鄉村教師”的馬雲;讓我想起了在疫情期間自發進行捐助工作而累垮的韓紅;讓我想起了每一個以一己之力幫助他人的人。
而近期,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的新聞,頻上熱搜,也牽動着許多人的心。這使得我們對虎門大橋和它的故事充滿了好奇。它的投資者是誰?這背後有怎樣曲折離奇的故事?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優越出身與後天努力
胡應湘於1935年出生於香港,他的家庭背景十分優越,父親是香港有名的“出租車大王”胡忠,在香港的灣仔有一座大樓,就是以他父親的名字來命名的,可見他父親在香港的影響力。優越的家庭環境帶給了胡應湘優越的教育背景。
胡應湘從小就受到了學習氛圍的薰陶,再加上他天資聰穎,於上世紀50年代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進修,主修土木工程專業。而在獲得學士學位後,胡應湘仍然堅持着自己專業的學習,在2010年,75歲高齡的胡應湘榮獲澳門科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1963年,他參與設計了香港的代表性建築物“合和建築”。1965年,胡應湘在父親的幫助之下成立了合和實業,進軍房地產行業。
與其他的房地產商不同,胡應湘他不僅是老闆也是設計師,並在自己的設計之下使得公司有了許多的代表作品,比如位於港仔的合和中心等等。胡應湘對自己的工作始終一絲不苟,不論工作壓力有多大,事務有多麼繁忙,他都會親自去考察和分析公司所有項目的可行性和工程進度,每一個項目都由他自己監製完成,以保證項目的質量。 很快地,胡應湘便成為了“香港地產五虎”之一。
之後,他又將投資的目光轉向了其他行業。在1972年時,胡應湘的公司合和實業有限公司上市。新公司主營的業務,不僅僅是房地產,更有物業託管、酒店的運營管理、餐廳、運營和食品加工以及建築行業等等。隨着商業版圖的不斷擴張,代表合和企業文化的的合和中心也成為了香港在80年代最高的建築物。
在香港,我們説到富豪,似乎第一個想到的是李嘉誠。然而,你也許不知道的是,胡應湘在事業的頂峯期,其資產總值是李嘉誠的20倍。
心繫祖國
然而,跟李嘉誠只盤踞香港、發展香港的觀點完全不同的是,胡應湘一直積極地參與大陸的建設與投資,特別是在香港迴歸以來,他為廣東和香港之間建立起來了許多經濟發展的橋樑。
在胡應湘看來,自己揹負着很大的責任。他在一次會議當中發言到:“香港的發展是很多代人挨出來的,但我們這一代應該為下一代做一些事。”
於是,在短短几十年間,胡應湘就投資建設了四條高速公路,如廣深高速、廣珠高速,以及兩座發電廠,而他所投資的其他產業更是不勝枚舉。30年之間,胡應湘對大陸的投資額超過500億元。
也許,用“富豪”形容他並不貼切,“企業家”這個標籤似乎更為合適。
虎門大橋
虎門大橋是胡應湘參與投資,並親自進行設計的一座橋樑。它是我國廣東省境內的一座連接廣東省與東莞區的跨海大橋,位於珠江的獅子洋之上,全長15.76千米。其造型的設計有“長卧洪波,牽手兩岸”的意思。“虎門大橋”的題字也是由主席親自題寫。虎門大橋的修建項目於1992年的10月底動工,並且在1999年的4月20日正式竣工。而項目的總投資額高達30.2億人民幣。
虎門大橋連接了珠江的東西兩岸,也打通了廣東省東西的貫線,橫穿了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門等多個地區,促成了廣東的進一步連接與發展,更帶動了珠江三角洲的騰飛,可以説,虎門大橋極具經濟價值。
據統計,在2019年,在減少了38%的收入之後,虎門大橋的過橋費還能收入10個億。算下來每天的過橋費多達300萬元。這不僅從側面説明了虎門大橋無可比擬的修建意義,更説明了,它對於我國經濟的帶動能力之強。
然而,作為大橋幕後的修建者,胡應湘卻不希望這份盈利成為自己公司的利益。胡應湘説:我收回成本之後,就把大橋無償捐贈給國家。
之後很快,虎門大橋便收回了成本。於是胡應湘兑現承諾,將虎門大橋捐給了國家。而現在大橋的管理者是廣東交通運輸集團,不再屬於香港合和集團。。
雖然虎門大橋已經不屬於胡應湘的企業了,但是虎門大橋的歷史和故事當中,始終有着胡應湘的身影。
這是因為他高瞻遠矚的目光,才使得虎門大橋在上個世紀以驚人的速度建設起來,並且急速地帶動了廣州和珠三角的整體發展。我想,對於每一個受益於發展的百姓而言,胡應湘都應該是他們需要去重點感謝的人。
胡應湘目光長遠,在國家進行南方初期建設的時候,他便進行廣泛的投資,為廣東發展奉獻力量;胡應湘無私奉獻,始終堅守着自己的理念,將盈利的產業捐給內地;胡應湘熱愛祖國,從不忘本,堅持對大陸的投資,促進廣東、香港的騰飛,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