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市場,大部分人都是第一代汽車消費者,對車子的瞭解僅限於品牌和配置,對車子上不容易看見的硬件往往知之甚少,而這正是廠商偷工減料的“重災區”。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車子上有哪些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卻能決定一款車核心價值的“乾貨”。
●發動機正/反置
▲一句話點評:沒錯!發動機也分“正面”和“背面”。
任何一個不對稱的東西都有正面和反面,例如人的正面是臉,背面是後腦勺,車子嘛,姑且認為車頭是正面,尾部是背面。車子的發動機其實也分正反面,而且不同車子的發動機,究竟正面朝前,還是反面朝前,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專業點説就是,發動機有正置式佈局和反置式佈局兩種。
正置式:增壓器/排氣口在正面
正置式佈局就是排氣在前,進氣在後。這種發動機排氣需要繞過油底殼與底盤的排氣管連接,這無疑會抬高整個發動機的重心,對提高整車操控性不太有利。優點嘛,排氣部分是發動機產熱大户,在機艙前面對乘員空間的隔熱、防火要求更低一些。
反置式:增壓器/排氣口位於背面
反置式佈局就是進氣在前,排氣在後。這種發動機的排氣直接從機艙後面連接三元催化器,發動機重心可以做到更低,再配合集成式缸蓋設計,排氣效率更高,有利於省油。不過,夏天開空調製冷沒那麼立竿見影,畢竟熱源近在咫尺。
未來新車必然以反置式為主
現在各大廠商都更青睞反置式佈局的發動機,例如本田思域、奇瑞瑞虎7/8等等,現款CS75PLUS 1.5T是正置式,而長安UNI-T 1.5T則是反置式,上一代凱美瑞2.0L是正置式,而新一代凱美瑞就改成了反置式佈局。核心原因是反置式佈局的缺點是可以彌補,例如增壓器、CVVT(緩解背壓)、高壓高頻噴射或雙噴射(緩解積碳),加強隔音隔熱,簡單説,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增壓系統
▲一句話點評:“帶T”很重要,“T”在哪更重要。
奧迪2.9T:頂置雙渦輪
現在基本所有廠商都有自己的“帶T”發動機,也就是增壓系統,但不同牌子的發動機,增壓器位置卻五花八門,對車子的影響也非常大。
渦輪增壓是兩個“甜甜圈”
渦輪增壓現在更主流一些,看機艙的話,增壓器就是靠近排氣歧管的兩個平行“甜甜圈”。所以,對橫置平台的車子而言,正置式發動機增壓器都在前面,而反置式發動機增壓器藏在後面。
夾角太小無奈只能放兩側
這裏重點説一説V6或V8發動機,如果是由之前自吸發動機升級而來,增壓器多半在發動機一側(單渦輪)或兩側(雙渦輪),例如大眾的2.5T VR6,十幾年的技術,可以看成是半個W12,夾角太小,沒法放中間。
奧迪2.9T V6:渦輪放在上面離排氣更近
而如果發動機在開發的時候就以“帶T”的標準做的,那麼增壓器會被放在V型夾角的中間,這樣更靠近排氣口,響應速度更快,且結構緊湊,有利於熱管理。例如奧迪的2.9T V6雙渦輪增壓、3.0T V6單渦輪增壓,都是頂置中置渦輪。
保時捷H6:增壓器放兩側離排氣更近
當然,如果你非要抬槓的話,保時捷的水平對置發動機,兩個渦輪增壓器是放在發動機兩側的,那是因為這種發動機是兩個完全獨立的進排氣,放在兩側反而離排氣歧管更近。
再多嘴聊一聊機械增壓,這玩意兒國內已經逐漸“絕種”,現役的也基本都是雙螺旋集成式,不佔啥空間。看外觀的話,你會發現它比自吸/渦輪增壓多了一個的皮帶輪,並直接跟曲軸輪相連。
魯式機械增壓
另外,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美系肌肉車的圖,機艙上開了個大口子,進氣口挺老高,那玩意兒算是“魔改”機械增壓,高轉嚴重稀釋發動機功率輸出,也就完全不在乎油錢的美國人能幹出這事兒。
●泄壓閥類型
▲一句話點評:不喜歡渦輪遲滯,你錢使夠了沒?
接着聊渦輪增壓,渦輪增壓器是通過高壓高速廢氣推動廢氣葉扇,然後帶動同軸的進氣葉扇,給進氣加壓。那麼問題來了,當你從高轉速突然收油門的時候,節氣門會快速減小,但增壓器不會立即減速,仍然會有源源不斷的空氣被壓入進氣口,如果不能及時排走,就會因進氣壓力過高導致節氣門損壞,甚至進氣管爆裂。所以泄壓旁通閥就出來了,這玩意兒是在高轉速時給進氣額外開一個口子,油門後高速進氣會直接排出來,降低進氣壓力。
傳統的泄壓閥都是真空罐泄壓,當檢測到進氣壓力超過預設值時會因為壓差自動開啓進氣旁通,從而達到釋壓的目的,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改裝車原地踩油門然後鬆油門後的“qiu、qiu、qiu...”的聲音。很顯然,用這種泄壓閥的渦輪增壓器,其進氣壓力的上限是個固定值。
改裝HKS泄壓閥
而現在更先進的是一種電控泄壓閥,通過電控系統監控進氣壓力,並選擇在合適的時機開啓泄壓閥,可以更精準地控制進氣壓力,達到低轉速扭力大,高轉速爆發力足的目的。例如現役的長安藍鯨1.5T、長城1.5T、奇瑞1.6T都使用的電控泄壓,價格也不貴,越來越普及,反倒是不少合資“帶T”發動機反而落後了。
奧迪SQ7 4.0T三增壓柴油發動機
而如果要進一步提高“帶T”發動機的增壓效果,就得在增壓器本身下功夫。例如奧迪的4.0L V8柴油發動機,使用了一個電動渦輪增壓器和兩個廢氣渦輪增壓器。其中的電動渦輪就是用電機驅動渦輪葉扇給進氣增壓,要多少進氣壓力完全由電機轉速(輸入功率)決定,零遲滯,增壓效果立竿見影。不過,電機是沒法達到動輒10萬轉的轉速的,因而在高轉速工況時,還是通過廢氣渦輪加壓。
電動渦輪增壓器
電動渦輪這玩意兒還屬於試水階段的“黑科技”,不僅成本極高,而且可靠性也存疑,短期內不太可能在20萬以下的家用車上出現,奧迪也只有強調高性能的柴油車才會用,知道有這種東西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