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改擴建後,一張20世紀30年代廣州東山一帶的鳥瞰照片首次展出,引來參觀者紛紛駐足。這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張可以看到會址房屋的老照片。
照片中,低矮的民宅錯落分佈,與今日高樓林立的景緻對比鮮明。1923年4月,中共中央從上海移駐廣州。同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會場就在照片中的春園附近。會址房屋於1938年被侵華日軍炸燬後,經歷了49年的尋覓才得以確認。
中共三大召開距今已98年,會址周邊的面貌已滄海桑田。而中國共產黨也從三大時的420人,發展到如今約9200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
在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廣東省委黨校教授曾慶榴等專家看來,中共三大除了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創了黨史上統戰工作的先河,還制定了許多關於黨的建設的方針政策,有力推動黨和革命力量迅速壯大,成為黨建設羣眾性的無產階級政黨的新起點,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對中國革命的發展、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有着巨大的歷史功績。
●南方日報記者 謝慶裕 龔春輝
首次有女性代表參會具有廣泛代表性
在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的一樓展廳,一面長長的“中共三大代表縱覽”照片牆前,不少參觀者注目凝視。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一個個熟悉的名字與當年的黑白照片一一對應,形成中共三大集體智慧的真實記憶。
“這面代表縱覽牆,在紀念館改擴建前,只展示各個代表的照片,如今,我們把各個代表的生卒年份、籍貫、入黨時間、參加大會時的年齡都附在照片旁邊,讓人們可直觀地看到更多信息。”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黎淑瑩告訴記者,當年參會的40名代表中,最年長者46歲,最年輕的僅21歲,平均年齡不到30歲,有來自各地的工人、知識分子、軍人,且第一次有女性代表參會,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不過,這並非參會代表的完整名單。到目前為止,中共三大代表的完整名單尚未發現,根據馬林筆記、代表回憶等資料,可以確定與會代表至少有40名。
正是參會代表具有廣泛代表性,為大會期間各人充分表達各自的觀點,發揚黨內民主團結作風,最終制定對黨的建設意義深遠的決策奠定了基礎。
中共三大於1923年6月12日開幕。在紀念館展館二樓,一條精確到每天日期的時間軸將展板上的各種文物、史料串聯起來,大會在9天會程中的各項重要工作一目瞭然。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之一。中共三大開幕當天,陳獨秀代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作大會報告。作為中共當時最高領導人,陳獨秀坦承自己“由於對時局的看法不清楚”“犯了很多錯誤”。
這為大會充分發揚民主創造了有利條件。1923年6月15日至17日,在討論共產黨人加入國民黨的問題上,各位代表各抒己見,最終以21票贊成、16票反對,通過了《關於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共同開展國民革命運動。
在曾慶榴看來,陳獨秀在會上帶頭檢討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十分難得的。而在會議上,各代表充分發表各自看法,最後達成共識,開啓了黨內民主集中制的一派新風。
“可以説,中共三大開啓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在推動黨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走向規範化方面作出了重大歷史貢獻。”黎淑瑩表示。
進一步完善了黨的制度建設
中共三大通過了13個文件和決議。其中在1923年6月18日,就討論並通過了《農民問題決議案》《青年運動決議案》《婦女運動決議案》《關於黨員入政界的決議案》《中國共產黨黨綱草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組織法》等9個決議和文件。
“這些文件進一步完善了黨的制度建設,為黨的迅速發展壯大和擴大影響創造了條件,在黨的建設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曾慶榴説。如《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中,對入黨介紹人的條件更為嚴格,從一人增加為兩人,這項規定一直執行到現在,首次規定了黨員候補期制度。
在黨史專家們看來,這是中共三大依據中國共產黨自身狀況和形勢發展的要求,完善了黨員管理方面的制度保障,是在黨的組織建設上的創舉。
《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組織法》則是中共成立後第一部中央組織法,首次以法規條文的形式規定中共中央組織結構、職權分工和工作制度。
當中,“執行委員會之一切會議,須由委員長秘書召集之”“中央執行委員會及中央局之一切決定,以多數取決,但召集臨時全黨大會之議訣,須以三分之二的多數取決”。這些內容和規定鮮明地體現着黨的民集中制原則,在今天黨的重要會議仍堅持着這些制度,並日益顯示出其科學性。
1923年6月19日,大會的第8天。中共三大選舉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在此次新增的史料展品中,有一份最早詳細記錄中共三大選舉結果的德文報告與瞿秋白記錄的大會選舉結果並列擺放在一起。
其中,前者是共產國際派駐中國的代表馬林向共產國際執委會、工會國際和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東方部遠東局彙報了中共三大召開的報告。這也是一份最早詳細記錄中共三大選舉結果的德文報告。報告原件藏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社會史研究所。
後者是瞿秋白在《中國共產黨歷史概論》中記錄的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選舉結果。這兩份記錄互相印證,也為參加中共三大的代表人數考證提供了參考。根據馬林的報告,當時陳獨秀同志在選舉中得票最高,為40票,接着是蔡和森37票、李守常37票、王荷波(工人)34票、毛澤東34票。之後,中央執行委員會在春園二樓召開會議,研究中央局成員及分工,毛澤東為秘書,秘書主要協助委員長處理中央日常工作。這是毛澤東第一次進入中央領導核心層,也是中共三大踐行民主集中制原則,選舉出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結果。
6月20日,大會最後一天,全體代表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舉行悼念活動,由瞿秋白、張太雷教唱《國際歌》。現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式上唱《國際歌》的傳統,就是從中共三大開始的,這也是中共三大對規範黨的代表會議程序的一個體現。
“堅持民主集中制、積極發展黨內民主,是使黨永葆生機的重要條件,是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重要課題。這也是98年後,中共三大仍帶給我們的重要啓示。”曾慶榴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