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0年6月,在吉爾吉斯斯坦奧什國際機場,楊彩平(前排中)和等候撤僑包機的僑胞手持中國國旗的合影。 受訪者供圖
“有困難,找楊姐”是所有旅居吉爾吉斯斯坦(以下簡稱“吉國”)僑胞的共識。“楊姐”名叫楊彩平,是一名浙江籍僑商。1998年,遠赴吉國討債的楊彩平,意外發現商機,就在當地安了家。
2010年6月,吉國南部城市奧什州和賈拉拉巴德州發生大規模武裝騷亂,一度陷入全面癱瘓狀態。身處奧什州,楊彩平為幾千名散居當地僑胞的安危殫精竭慮。僱傭武裝力量保護當地中國市場、挨家挨户接送受困的僑胞、協助駐吉大使館組織大撤僑……在連續多日不眠不休的撤僑“戰鬥”中,楊彩平曾多次經歷九死一生,但一直無怨無悔。至今,她仍記得,當目送一架架撤僑飛機從奧什國際機場安全起飛時,當得知“大撤僑”行動中無一名僑胞“落單”和受傷時,心中湧動着無盡的温暖和幸福。“祖國把我們帶回家”,談及往事,她言語裏滿是感激和自豪。
以下是她的自述。
“挨家挨户接送中國同胞”
2010年6月10日凌晨,在奧什州卡拉蘇紅太陽市場,熟睡的我被保安急促的敲門聲驚醒。嘈雜的叫喊聲、淒厲的啼哭聲、密集的槍聲和爆炸聲從遠處傳來,我馬上預感到:奧什可能又開始騷亂了。
因有2005年吉爾吉斯斯坦“鬱金香革命”的前車之鑑,我第一時間安排保安和商户拿上武器保護中國商場——紅太陽商品批發市場。與此同時,我開始四處打電話瞭解情況。這一夜,我和所有在奧什的中國人一樣,在驚慌失措中捱到天明。
在那一晚之後的幾天,我好像被拽入風暴中心,經歷了我人生中從未想過,也從未經歷過的驚心動魄。
經過一晚的激戰,第二天,奧什幾乎全面停電、停水、停氣,電話也很難打通。由於騷亂太大太突然,事態迅速蔓延,傷亡數字快速攀升,整個奧什陷入恐慌之中。
作為吉爾吉斯斯坦南方華商商會會長,當弄清騷亂的真實情況後,我馬上憂心起散居在奧什城內的幾千名僑胞的安危:此刻他們都好嗎?有沒有傷亡?正面臨怎樣的危險?需要什麼幫助?一連串的問題,促使我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不管花多大代價,也要想盡一切辦法,將奧什和周邊地區處於險境的中國同胞轉移到紅太陽商品批發市場。畢竟,我們這裏有保安、有槍,大家在一起會更安全。
在得到幾個商會副會長的贊成後,我們制定了救援方案,分頭開始行動。我們找當地有影響的朋友幫忙,花錢僱傭當地武裝力量,組織救援車隊,挨家挨户接送中國人。
由於電話和互聯網中斷,很多中國人失去聯繫。我們面臨一個棘手的選擇:放棄還是繼續?如果繼續,該怎麼辦?
聽着身邊時斷時續的槍聲,看着街邊燃燒的建築物和不斷升騰的濃煙,有人提出,情況太複雜、太危險,還是放棄吧。但我沒有絲毫猶豫:“現在我們是和時間在賽跑,能接多少是多少。”於是,我們堅持一家家敲門打聽和接人,先後將600多名被困的中國人接到紅太陽商品批發市場。
“投入‘大撤僑’‘戰鬥’”
2010年6月13日,整個奧什地區處於無政府狀態,奧什至卡拉蘇一線的所有交通都已癱瘓,道路被武裝人員封鎖,到處都有槍戰。有人告訴我,奧什市區還有不少中國人躲在房子裏不敢出門,已面臨斷水斷糧、忍渴捱餓的困境。
我馬上發動大家,幫助兩個飯店的全體工作人員,一起包好1000多個包子,繼續花高價請當地武裝,給被困的中國同胞送食物。不曾想,儘管做了很多努力,我們還是無法進入奧什市區,最終無功而返。
危急時刻,我再次想到祖國,第一時間把情況彙報給中國駐吉大使館。不久,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傳來,中國政府將派出工作組赴吉爾吉斯斯坦組織撤僑。大使館也通知我們商會協助撤僑工作。聽到消息,大家都非常激動,心中充滿了對祖國的感激。
很快,國內包機和撤僑工作組人員到達奧什國際機場。但由於交通癱瘓,而且奧什市區到達機場的道路必須經過武裝衝突的核心區,工作組人員嘗試多次也無法進入奧什市區。更難的問題是,如何將大批僑胞從奧什市內安全送往機場?城內城外的人都很着急。
最終,在使館工作人員的積極協調下,我使出渾身解數,調動當地人脈資源,獲得了吉國軍方的幫助。軍方同意派出部隊和坦克、裝甲車,護送中國撤僑行動。
“大撤僑”行動正式開始後,我和商會的同事們投入到幾天幾夜不眠不休的撤僑“戰鬥”中。我們一批一批地組織、接送中國同胞去機場,期間,幾次遭遇險境,猶如在死神指尖跳舞。
所幸,在使館、各僑團組織和當地僑胞的共同努力下,“大撤僑”行動順利完成,沒有把任何一個要求撤離的中國同胞落下,也沒有一個人受傷。截至2010年6月16日,中國政府共派出9趟包機,成功撤走1300餘名中國同胞。當得知9趟航班全部平安返回中國後,我心中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後來我才知道,“大撤僑”前後,中國駐吉大使館默默地做了大量組織協調工作。使館向國內彙報奧什騷亂的情況後,外交部立即啓動應急機制,召開部際協調會,牽頭派出兩個工作組,趕赴吉國奧什地區和中國新疆烏魯木齊開展相關工作,並報國務院批准開始實施包機撤僑行動。無數中國外交工作人員為“大撤僑”行動的成功實施付出了巨大努力,是撤僑工作真正的“幕後英雄”。
在“大撤僑”中,我對大家説,讓少數民族同胞先上車,漢族同胞後上。有人因為我格外“優待”少數民族同胞而“耿耿於懷”。但我堅持認為,越是在這種關鍵時刻,越要關心少數民族同胞,更要注重民族大團結。因為大家都是中國人,都是祖國大家庭的一分子。
“用心經營華助中心”
親愛的楊姐:
我們是您冒着生命危險營救出來的中國人。大家都已經安全回到了美麗親愛的祖國。和您現在還堅守的奧什騷亂地區相比,我們真的好像剛剛經歷了地獄和天堂……楊姐,您受苦了……您把9趟航班全部送回中國後,一下子心寬了,卻像帳篷卸去支柱一樣支持不住了,病倒了……
看到這封由數百名僑胞聯合署名的感謝信,當時正在忍受肺出血病痛的我,忍不住潸然淚下。那一刻,之前為在吉僑胞維權所遭受的全部委屈和在撤僑行動中所經歷的艱險困苦,都煙消雲散了,心中只有寬慰和温暖。
“大撤僑”行動結束後,我選擇堅守在奧什。因為我知道,還有很多僑胞並沒有撤離,他們要守護身處險境的親人和辛苦打拼多年積攢的事業。而我有責任和他們在一起抵禦隨時可能襲來的危險。此外,許多僑商走得匆忙,留下了價值不菲的貨物。我要留下來,看好這些貨物,等他們在騷亂平息後回來。
從“大撤僑”中走來,我越發感到僑團組織對維護僑胞權益和抵禦重大風險的重要性。2015年,國務院僑辦計劃在中亞國家建立“華助中心”項目。在中國駐吉大使館、中資企業和廣大在吉僑胞的支持和參與下,歷經兩年的緊張籌備,比什凱克華助中心2017年8月12日正式揭牌。我被大家推選為華助中心主任。
這幾年,我和在吉僑胞一起用心經營華助中心,用一件件為僑服務的實事,在僑胞中積累下良好口碑。工作雖然很辛苦,但也很充實。在吉國,“有困難,找華助”在僑胞中廣為傳播。這讓我收穫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記者 賈平凡)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6月21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