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三世此行,意義重大

本文轉自【長安街知事】;

當地時間13日,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抵達貝爾法斯特,會見北愛爾蘭各黨派領導人,並出席已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追思儀式。

這是查爾斯三世訪問英國四個地區行程的一部分。按照計劃,他將分別主持12日在蘇格蘭、13日在北愛爾蘭、16日在威爾士舉行的悼念活動。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這也是查爾斯三世作為國王首次訪問北愛爾蘭。在北愛爾蘭問題敏感複雜的時刻,此行具有穩定人心的重要意義,受到外界高度關注。

查爾斯三世此行,意義重大

抵達北愛爾蘭後,查爾斯三世首先前往希爾斯堡城堡,在城堡外與大批等候多時的民眾握手。隨後,他接見了北愛爾蘭事務大臣及各政黨領袖,並接受北愛爾蘭議會議長致哀。

查爾斯三世在講話中表示,要追隨已故母親的腳步,為推動北愛爾蘭的和平而努力。

查爾斯三世説,“我的母親看到北愛爾蘭經歷了重大的歷史性變化,她從未停止過為這個地方及人民祈禱,對他們有着極大的感情和敬意。”

“在這個榜樣面前,我將擔負起我的新職責,決心為北愛爾蘭的所有民眾謀求福利。”查爾斯三世説。

查爾斯三世此行,意義重大

就在查爾斯三世發表講話之際,北愛爾蘭民眾對君主制的態度愈發兩極分化。

對“親英派”來説,君主是英國人的身份象徵,體現了王室的權威,是英國統一的力量。他們對女王的離去深感痛心,歡迎新國王登基。

主張“脱英”的民族主義者則呼籲擺脱君主制,連日來,他們向女王在推動北愛和平進程中的作用表達敬意,但並不歡迎新國王的到來。

當前,北愛爾蘭問題已成為英國最複雜敏感的問題之一,不僅牽涉英國曆史及主權,《北愛爾蘭議定書》修改一事還引發英美及英歐齟齬不斷。

查爾斯三世此行,意義重大

事實上,北愛爾蘭問題由來已久,核心是北愛爾蘭的歸屬問題。

英國曾統治愛爾蘭數百年。1949年,英國承認愛爾蘭南部26郡獨立,但仍對愛爾蘭北部6郡實施統治。這之後,由於政治、宗教、種族等各方面的矛盾,北愛爾蘭局勢長期動盪不安。

1998年,英國與愛爾蘭兩國政府以及北愛爾蘭三方經過長期艱苦談判,簽訂《貝爾法斯特協議》,規定現階段北愛主權仍屬英國,但承認北愛人民有權決定未來去留。

根據《貝爾法斯特協議》,愛爾蘭共和軍放棄以實現北愛與愛爾蘭統一為目標的武裝鬥爭,其政治組織新芬黨與民主統一黨分享北愛地方政府自治權,結束北愛數十年動盪局面。

但該協議仍不能根除北愛兩大勢力的矛盾和對立,主張“脱英”的新芬黨與民主統一黨的政策立場衝突,常導致自治政府運轉不暢。

隨着英國“脱歐”,北愛的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2016年脱歐公投時,近56%的北愛民眾反對脱歐。

《北愛爾蘭議定書》是英國“脱歐”協議中的重要一環。根據該協議,北愛地區保持與歐盟成員國愛爾蘭跨境人員和貨物往來暢通,不設邊檢設施,繼續遵循歐盟經貿規則,以維護1998年《貝爾法斯特協議》的成果。

但是,為了防止英國其他地區的貨物繞過歐盟監管、經北愛流入歐盟市場,議定書規定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地區貨物運入北愛地區時必須接受邊檢。反對者認為,這意味着在大不列顛島與愛爾蘭島之間的愛爾蘭海設立一道海關邊界。

英方簽署“脱歐”協議後不斷就北愛問題表達“反悔”之意,引發歐盟批評,英國新任首相特拉斯更是曾在議會提出撤銷《北愛爾蘭議定書》的立法。

查爾斯三世此行,意義重大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特拉斯上任後,關於北愛的問題不僅引發歐盟關注,還引起華盛頓的擔憂。

當地時間9月6日,拜登與特拉斯通話,討論了“與歐盟就《北愛爾蘭議定書》達成談判協議的重要性”。英國《金融時報》稱,這是拜登在提醒特拉斯不要單方面撕毀該協議。

一天後,白宮新聞秘書讓-皮埃爾表示,儘管美英貿易談判與《北愛爾蘭議定書》之間“沒有正式聯繫”,但撤銷議定書的行為不會為談判“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再次對特拉斯政府發出信號。

路透社指出,拜登有愛爾蘭血統,他經常稱,對自己的出身感到自豪,他一直堅持認為,英國不應做出任何可能危及北愛爾蘭和平的事情。

更讓英國輿論擔憂的是,今年5月,尋求“脱英”的新芬黨獲得了議會中最多的27席,取得歷史性勝利。這一結果隨即在英國政壇引發了連鎖反應,路透社稱之為“政治地震”。

當時新芬黨主席麥克唐納明確表示,“現在需要為統一愛爾蘭的公投做準備。”

伊麗莎白二世曾被視為英國的“穩定器”,維繫着英國和英聯邦的團結。如今“女王時代”落幕,英國新政府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對內,北愛爾蘭及蘇格蘭獨立聲勢愈演愈烈,能源價格飆升,通脹高企不下;對外,英歐關係緊張,英美關係仍存在不確定性。

隨着“查爾斯三世時代”開啓,如何帶領英國民眾平穩度過即將到來的寒冬,是新任國王和首相眼下最迫切的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42 字。

轉載請註明: 查爾斯三世此行,意義重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