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地過年”不能全國“一刀切”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綜合

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婭

元旦、春節臨近,兩節期間能否返鄉?冬春季如何精準防控疫情?在1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發佈會上,有關專家對此進行了回應。國家衞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要基於風險研判,全國不能“一刀切”。

  我國對疫情傳播具備一定的抵抗能力

“雙節臨近,如果人口流動的話,肯定會存在風險。聚集容易導致病毒傳播,加之冬季本身就是傳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梁萬年指出,從防控原理上來看,我們要分析制約這種風險的三個要素。簡單來説,一是看這種疾病和病毒的感染率、嚴重度和致死率,二是看我國的衞生健康體系對它的抵抗力,三是要看我國的社會公共衞生的措施到底採取到什麼地步。

那麼,我國對疫情傳播有一定的抵抗力嗎?對此,梁萬年分析,中國具備了很多有利的要素,比如我國疫苗累計接種已超過26億多劑次,人羣有了一定的免疫力;現在發生的病例基本都和境外有關,本土基本沒有傳染源存在,只要把“外防輸入”進一步做實做好,總體上是安全的;公眾的健康素養,通過這兩年的疫情防控,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已經逐漸養成。同時,相關部門採取了嚴格防範措施,所以我國對疫情傳播具備了一定的抵抗能力。

  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的縣(市、區、旗)人員嚴格限制出行

元旦和春節假期即將來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等重大活動即將舉辦。“目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很多國家疫情仍在高位流行,奧密克戎變異株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國家衞健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介紹。

那麼,百姓在返鄉和外出時應該注重哪些防控需求呢?

“節日期間,必須高度重視疫情防控,不能有絲毫的麻痹。”賀青華指出,各項措施要更加突出科學精準,強化人員安全有序流動,確保羣眾度過健康平安的節日。

他指出,個人外出和返鄉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聚集,保持良好的衞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接種新冠疫苗,做到應接盡接。

“對於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的縣(市、區、旗)人員,要嚴格限制出行,遵守當地流行病學調查、風險人員排查、核酸檢測、健康監測和社區防控等要求。堅持非必要不出行,確需出行的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賀青華強調,執行特定公務、保障生產生活運輸等人員確需出行的,經當地聯防聯控機制批准,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做好旅途個人防護,落實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賀青華還強調,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旗)。此外,有發熱、乾咳等症狀者、健康碼“黃碼”等人員要履行個人防護責任,在未排除感染風險前不出行。

  高風險崗位人員應儘量避免出行

在工作期間,高風險崗位人員接觸可能的感染人員、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環境的可能性大。“如果防護不到位,感染的風險較高。”賀青華指出。

他表示,對陸路、航空、水運口岸接觸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的高風險崗位人員,以及在集中隔離場所、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口冷鏈食品加工企業的高風險崗位人員,要嚴格落實底數清晰、人員固定、規範防護、全程閉環、高頻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防控要求,做好崗前培訓和崗後觀察。

賀青華強調,“兩節”期間,高風險崗位人員應儘量避免出行,確有需要出行的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脱離高風險崗位14天以上;二是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三是在所在單位報備。同時,相關單位也要對他們做好關愛工作。

目前,全國疫情形勢總體保持比較平穩,局部地區發生由境外輸入疫情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有的已經得到控制,有的正在控制之中。國家衞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指出,冬春季疫情防控要始終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着力在科學精準上下功夫。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同時,保障人員安全、有序流動,堅決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最大限度減少對羣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光明日報北京12月18日電)

《光明日報》( 2021年12月19日 0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