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房屋中介犯罪套路:零中介費背後黑中介、中介賣家唱雙簧
本文轉自【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3月28日報道,隨着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房產中介行業不斷髮展壯大,在房屋交易過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關係着人民羣眾“安居夢”的順利實現。然而,不法分子也開始將視線瞄向這一領域,近年來,涉房屋中介人員犯罪案件逐步進入刑事審判視野。
在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的審理涉房屋中介人員刑事案件新聞通報會上,副院長辛尚民表示,通過對相關刑事案件進行調研,發現該類案件案由較為豐富,涉房屋中介人員刑事犯罪案件對居民正常辦理房屋租賃、買賣業務造成威脅,同時也對房產中介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造成重大沖擊,亟須引起重視。
零中介費背後當心黑中介
“對我院及轄區法院近5年來審結的相關一審案件進行分析後,發現涉及敲詐勒索的案件佔40%,涉及合同詐騙的佔28%。”辛尚民介紹,房屋交易領域包括房屋買賣領域及房屋租賃領域,從涉案金額分析,房屋買賣領域的涉案金額巨大,在40萬元至1200萬元之間,人均損失高達138萬元,對被害人的家庭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房屋租賃領域的涉案金額相對較低,人均損失為1.18萬元,但被害人的間接損失,特別是精神方面的損失巨大。
涉及敲詐勒索的案件多發於房屋租賃領域,行為人常通過發佈低價房源信息或承諾零中介費等手段誘惑被害人簽訂租賃合同,後以言語威脅、辱罵、騷擾等方式強迫被害人繳納額外費用,若租户不繳納則製造違約假象,並僱傭打手強迫被害人搬離房屋,拒不退還房租;也有部分“黑中介”通過威脅正規中介公司,壟斷特定小區的二手房買賣、租賃等中介業務,向租户或買賣雙方索要合作費、好處費。
在劉某等人敲詐勒索案中,被告人劉某出資購得某中介公司營業執照後,將多套房源對外出租,並承諾零中介費。待被害人入住房屋後,該團伙成員便以語言威脅、辱罵、騷擾等方式強迫被害人交納物業費、供暖費、中介費等額外費用,並以多種方式認定被害人“違約”,強迫被害人搬離所居住的房屋,且拒不退還剩餘租金。最終,被告人劉某被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了刑罰。
對此,法官建議,監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房屋中介公司的規範化管理,設立黑名單制度,並向社會大眾公示;承租人儘量選擇正規的中介公司或線上租賃平台,不要貪圖低中介費,面對黑中介的敲詐勒索行為,應當及時報警。
提防戲精中介與黑心賣家唱雙簧
北京市三中院調研後發現,房屋買賣領域犯罪案件多以合同詐騙罪為主,二手房買賣領域是犯罪的重災區。一方面,受國家政策影響,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房屋交易市場以二手房為主,新房存量較少;另一方面,二手房交易程序繁瑣,產權狀況複雜,風險較高,存在作案的空間。例如,有的購房人交付首付款後才發現房屋已被房主出售給他人或房屋存在限制或禁止轉讓的情形,因此承受巨大損失。
在宛某、喬某詐騙罪一案中,房主宛某夥同中介人員喬某以出售北京市朝陽區某套房產為名,在與被害人王某簽訂、履行房屋買賣合同過程中,隱瞞該房產已先後出售給朱某、陳某的事實,使用偽造的民事裁定書、虛假監管賬户等手段騙取被害人王某購房款510萬元。經法院審理,以合同詐騙罪對被告人宛某、喬某判處了刑罰。
北京市三中院發現,在司法實踐中,中介人員夥同賣方共同損害買方利益的案件較多。有的行為人隱瞞了其已從房屋中介公司離職的事實,利用老客户對其身份的信賴實施詐騙行為;有的行為人收取好處費後幫助賣方隱瞞房屋產權瑕疵,串通賣方騙取買方錢款;有的行為人雖是正規中介公司的從業人員,但其利用被害人渴望低中介費的心理,夥同“黑中介”實施犯罪行為。
對此,該院刑二庭法官張媛提示,房屋中介公司應當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嚴懲違規中介人員,審慎核實房源,避免交易房屋存在產權瑕疵。購房者應當保持警惕,及時核實房屋中介人員的身份及房屋產權狀況,儘早進行網籤,鎖定房屋狀態,有效避免一房多賣。
轉賬應匯入資金託管賬户
除了上述高發風險點,北京市三中院還發現,部分中介人員以資金託管為名讓被害人將錢款打到其個人賬户,或虛構具有代理銷售房屋的資質或者購買回遷房等資格,通過偽造虛假文件甚至法院文書的方式騙取錢款。
在被告人黃某詐騙罪一案中,仵某、茹某在黃某居間介紹下,購買了一套程某名下的房屋,總價款348萬元。因仵某、茹某無購房資格,約定房產由茹某之母李某代持。然而,黃某在代理李某辦理尾款支付業務時產生犯罪故意,為挪用購房尾款進行網絡賭博,在李某已辦理專門的資金託管賬户的情況下,謊稱為了轉賬方便,讓李某把購房款200餘萬元先後分多筆轉入自己名下的銀行賬户,後黃某將該錢款用於賭博。經法院審理,認定黃某犯詐騙罪,對其判處了刑罰。
張媛提示,房屋中介公司應當嚴守企業信譽,將優質的業內口碑作為企業生命線;中介人員亦應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平等對待買賣雙方當事人。購房者務必將購房資金通過第三方資金託管賬户等資金監管方式匯入,謹慎核實資金監管賬户的真實性,切忌將錢款直接轉入個人賬户,以防上當受騙。
(原題為《起底房屋中介犯罪常見套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