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黃河口的“四筆賬”

  央廣網東營12月20日消息(記者柴安東 山東台記者趙國偉 東營台記者趙新生)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位於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精心算好“四筆帳”,給工農業生產做減法,為濕地生態做加法,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車半個多小時,採油工人耿國瑞帶記者來到一塊深入海水的平台。14年前這裏打了三口優質的油井,他一畢業就在這裏採油,可如今,伴隨這個平台的只有海風、蘆葦和海鳥。撫摸着僅剩石墩的油井,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地上生態和地下效益的經濟賬。

  耿國瑞:這上面的採油井口已經切割掉了,也是非常不捨得。為了環保,為了腳下這片濕地,我們如壯士斷腕般堅決封井!

  勝利油田安全環保質量管理部李增強告訴記者,他們從2018年開始封閉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內的油井,幾周前全部完工,一共封閉300多處採油區。他説,雖然是先有油田後有保護區,但現在更要算一筆企業責任的生態賬。

  李增強:我們感覺到現在平台周邊的生態環境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像老168的採油平台周圍,還出現了非常可愛的斑海豹。

  保護區黃河口管理站站長嶽修鵬説,眼下正是候鳥遷徙的關鍵時候,鳥來了,怎麼留得住?他們痛下決心,收回了10萬畝稻田,還申請到上億元的政府項目補貼進行濕地治理,他們算的是“還地於鳥”的生態補償賬。

  嶽修鵬:鳥類的保護是在咱們當前的第一要務,以後也要保這一方藍天綠水,讓這個地方的環境更美,鳥類來得更多。

  如今的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為鳥類的獨有家園,鳥類品種已經從建區時的187個增加到370個,是全球最大的東方白鸛繁殖地。

  山東省東營市市委書記李寬端説,東營因為黃河而生,它的定位是濕地城市,濕地保護就是他們要算的政績賬。

  李寬端:生態的文章做好了,將來東營這個地方的文化旅遊產業就會發展起來。文化旅遊產業就是一個沒有消耗、沒有排放,又能帶來就業和民生福祉提升的很好的產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17 字。

轉載請註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黃河口的“四筆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