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潛力股”就是指在未來一段時期存在上漲潛力的股票,或具有潛在投資預期的股票。放在婚戀市場,“潛力股”一般指有發展前途的年輕男性。
這是對男人能力的一種肯定,也是女人在選擇男人時的一個考量。
被稱為“潛力股”的男人,往往在內心積蓄着一股能量,就像一匹千里馬,等真正遇到那個伯樂,就是一匹“黑馬”一般的存在。不少女性會冒着風險選擇潛力股,渴望在夫妻的共同努力之下,讓自己未來的生活錦上添花。
朋友錦華就是這樣想的。錦華家庭條件優異,但正因為家庭的原因,從小到大她也見過不少有錢人家的孩子。
見得多了也便明白了,人在順風順水的情況下很容易迷失自己,成為金絮其外,敗絮其中的“繡花枕頭”,所以從大學畢業開始考慮自己終身大事開始,她就沒想着要找一個家庭條件有多麼優異的男人,而是一直致力於選擇一個“潛力股”。
她可以接受對方沒有彩禮,買不起房子、車子,也可以接受對方出身於農村,但她選擇的這個男人,必須有能力。
她希望在自己和家庭的幫助下,能為這個男人助力。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雙方必須相互吸引。
對於錦華這樣的人來説,遇到喜歡她的人很容易。工作不到一年,她就遇到了跟自己同校並且對她頗有好意的一個學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和之前同學的幾次打聽,錦華大概瞭解了這個學哥,知道他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一直勤奮好學,成績一直拔尖。畢業後直接被一家大公司給簽了過去,收入雖然沒有那麼高,但在同齡人中也是佼佼者。
同時,錦華還了解到因為家庭和户口的原因,他交往過兩個女友感情都無疾而終。對於此,錦華只能歸咎於他的前女友們沒有眼光,放着這樣一個有能力,有前途,説話做事踏實、得體的好男人不要,非要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家庭條件等外在條件。
情投意合的兩個人很快就在一起了,相戀一年後,錦華帶他回家見父母。
錦華萬萬沒有想到,父母笑意滿滿送走男友後,劈頭蓋臉對她一頓訓斥,指責她為何找這樣一個“窮小子”,難道不知道他家裏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一對連養老保險都沒有的父母。
錦華懵了,整個晚飯期間,她一直在拼命跟父母講男友自身條件有多麼優秀,這樣的人有多麼難得,卻沒想到父母壓根沒有跟她想到一起去,父母的關注點都在他的外在條件。
她不明白媽媽為何會反對一個是“潛力股”的女婿,當她質問媽媽的時候,媽媽告訴她在他們看來,門當户對更重要。
生長環境差異太大,必然會給彼此的三觀產生影響,而不同的觀點越多,矛盾就會越多,不幸福的概率就會越大。
媽媽還拿錦華舉了一個例子,錦華從小雖不説錦衣玉食,但一直都是吃好的穿好的,對金錢更是沒有概念,去超市從來都是挑最貴的買。畢業後買的每一套化妝品,都比工資還要高出很多倍。
可錦華男友從小在農村長大,大學學費還是助學貸款,即便是現在能夠因為愛而包容錦華,在之後的日子裏,或許還要承擔養弟弟妹妹和贍養父母的重擔,又如何能忍受得了花錢大手大腳的錦華?
聽媽媽這一説,錦華也猶豫和徘徊了。不管她承不承認,其實她跟男友之間的確存在這些問題,只不過她覺得這些問題,只要兩個人共同努力,一定會相互包容和克服,這也是情感路上的一種磨合。可
當媽媽把這些問題單拎出來放大,錦華也沒有了底氣。
錦華向我投來求救的目光。看着眼裏泛着淚光的錦華,我給她的唯一一個辦法,就是讓她去找男友,坦白告訴男友她媽媽的擔憂,也直説她自己的思考,然後聽一聽男友的想法。
錦華採用了這個想法,也得到了男友肯定地回答,兩個人決定用實際行動告訴錦華媽媽,因為有愛,他們可以磨合,可以相互包容,可以獲得幸福。
其實,錦華這個經歷存在兩個現實問題。一個是女人能不能選擇“潛力股”,另一個是婚姻是不是必須要“門當户對”。
對於第一個現實問題來説,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女人可以選擇“潛力股”。“潛力股”其實是對有才華和能力的男人的一種機會。
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我們不能決定我們的出身,也不能選擇我們有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決定我們未來道路的走向。
當一個人不被家庭環境所累,不因為出身自卑和輕言放棄,反而奮發圖強通過學習去改變命運,這樣的人註定值得我們欣賞,更值得我們另眼相看。
如果你愛的這個“潛力股”也深深愛着你,為何不能在一起?通過兩個人的努力,未來的生活並不見得比別人差。
對於第二個現實問題,我認為答案是婚姻並不是非得要“門當户對”,比“門當户對”更重要的是相互傾慕和精神上的契合。
或許家庭條件相當的男人和女人,在很多事情上的認知會比較相似,但婚姻是非常複雜的,這種相似並不能保證婚姻就一定會幸福。
反而即便是門不當户不對,只要雙方有一致的三觀,有共同的目標,相互愛慕,那麼在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一刻一定是相愛的,也是幸福的。
這個世界上,總有屬於我們的那段姻緣,但沒有人去規定,你的姻緣必須是門當户對的。
女人們,當你決定選擇一個“潛力股”,那麼在渴望他擁有光明未來的同時,也要承擔他可能前途未必就能明朗的可能,更有接受圍繞他的一切屬性,盡人事,聽天命。
同時也想告訴媽媽們,想讓女兒獲得幸福,門當户對並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在門當户對之外,我們還有很多評判標準。試着去相信自己女兒的眼光,相信女兒能夠獲得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