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國|一顆檸檬的旅行日記

“我現在正行駛在四川高速公路規劃網中23個通道之一——成安渝高速公路四川段。”稚嫩的聲音響起,畫面切換到沿着高速路行駛的車內,故事開始了。

坐在車內的,是一顆來自安嶽的“檸檬”,是今年最新上市的一批檸檬中的骨幹成員。通過成安渝高速公路,它將被帶到成都、重慶,乃至更遠的國外。

上述畫面出現在一部名為《一顆安嶽檸檬的旅行日記》的短片中,由來自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的研究生鄭秋、雷思遠合力完成,兩人於大學本科相識,成為好友後又雙雙保研。4月中下旬,看到紅星新聞正在開展的“少年中國行——沿着高速看中國”短視頻創作大賽,兩人決定藉此機會,講述少年視角中的高速路。

有數據統計,在中國,80%以上的檸檬產自安嶽。事實上,在高速路開通以前,這座有着“中國檸檬之都”之稱的城市,卻鮮有人知。安嶽也是鄭秋的家鄉,自小在檸檬園中長大,那一縷沁人心脾的檸檬清香,也是她對故鄉最原始的牽絆。

真正讓她下定決心以檸檬為載體講述高速路故事的,是她早前看到的一篇關於家鄉檸檬產業的新聞報道。“雖然比賽主題很宏大,但我們希望儘量從一個小切口小故事入手,來展現少年背後的家國情懷。”

主題定了,五一假期,兩人背上從學校借來的設備,去了趟安嶽。經由家人介紹, 成功採訪到了當地的檸檬園園主。

拍攝過程中讓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已經五十多歲的當地人的故事。對方曾是一個農民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常在成都安嶽兩地跑。那時候因交通不便,往返兩地要經一天一夜長途跋涉,到了成都往往已是半夜。那時因管理嚴格,到了成都還要歇一晚,天亮後再繼續趕路。而現在,高速路通了,安嶽到成都只需2個小時。

也有一些有意思的經歷。比如,前期策劃時,兩人決定做一個暖心的小故事,將檸檬擬人化處理,以一顆檸檬自述的形式來講故事,最終希望呈現一個小孩在高速路上旅行的可愛的感覺。

沿着高速看中國|一顆檸檬的旅行日記

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在配音時,兩人曾設法找學校播音系同學幫忙,“但他們的聲音都太‘正’了,少了古靈精怪的感覺。”後來就用了雷思遠的聲音配音。“她的聲音比較可愛,後期我們加了一些音效,就呈現出最後的童音效果。”

也有一些遺憾。比如,安嶽正在打造的一個重點項目—魅力檸海,原本她們希望以航拍的形式記錄,但到了安嶽,兩人才發現借來的無人機電池壞了無法使用。

視頻結尾,鄭秋提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她告訴記者,安嶽也在其中,“如果説連接成渝雙核的成安渝高速路讓家鄉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那麼,正在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安嶽,將有更廣闊的未來。”

鄭秋也一直關注着近期比賽中其他同學的展播作品,“對比下來,可以看到他們在運鏡、敍事上都很專業。”儘管對自己的作品抱有諸多遺憾,但她仍把這次經歷視為研究生生涯中難得的走出校園實踐的寶貴機會。

“我們非常珍惜這次機會,盡力把所學投入到作品中。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特別幸運的地方,不僅有機會見證、感受中國鉅變,還有機會表達所見所感。”她説。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12 字。

轉載請註明: 沿着高速看中國|一顆檸檬的旅行日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