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茨中教堂:見證瀾滄江峽谷脱貧鉅變

  中新社雲南迪慶10月25日電 題:百年茨中教堂:見證瀾滄江峽谷脱貧鉅變

  作者 繆超

  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的瀾滄江,向南流淌至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茨中村,被褶皺的橫斷山脈擠壓,河谷深邃、水流湍急……

  在茨中,繁衍生息的藏、傈僳、納西、漢等民族,受限於瀾滄江峽谷地形,長期與世隔絕、貧困落後。150多年前,法國傳教士來到茨中,修建一座天主教堂,百年間教堂身旁的茨中變化緩慢,直至百年後,中國開啓脱貧攻堅。

  近日,記者走進茨中村,這個有上千人的多民族聚居村莊掛在瀾滄江邊一處緩坡上,一座西式建築風格與中國漢、藏、白等民族建築風格相結合的教堂坐落村中。

  “教堂始建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1909年重建,2006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茨中教堂神父姚飛告訴記者。2008年,家鄉在內蒙古烏蘭察布的姚飛,從北京啓程前往茨中教堂。

  他從北京搭乘飛機至雲南昆明,2000多公里僅僅用了3個小時,但從昆明到迪慶茨中,800多公里卻花了4天時間。“汽車翻山越嶺,越走山越高,越走人越少。”

  4天后,汽車駛入瀾滄江峽谷,水泥路變成土路,顛簸數小時幾乎暈厥之際,茨中村浮現在姚飛眼前,“藏族、傈僳族的民房散佈在峽谷兩岸,水稻和葡萄包圍着村莊,江水清澈、空氣清新,各民族熱情好客。”

  置身茨中的田園風光不久,姚飛就發現了這裏的另一面。“有人問我,吃飽是一種什麼感覺?”他回憶,當時的茨中,耕地極少,人們温飽成問題;地理封閉,患上重病只能等死;貧困落後,不少孩子輟學在家。

  在茨中周邊,還有四個小教堂,姚飛時常要去拜訪,這幾座教堂都掛在峽谷上,由崎嶇的羊腸小道相連接,“我是從平原過來的,來到茨中,出門就是山,爬山兩三個小時,腿直髮抖啊。”

  2010年雨季,他在泥濘的羊腸小道上腳一滑,把手給摔斷了,縫了20多針,至今留有一道長長的傷疤。“就這樣危險的路,村民們還常常揹着重物穿行。”

  在茨中,千百年來如同日出日落一樣恆定的貧困,在2015年被打破。當年,中國開啓脱貧攻堅,精準識別貧困人口,精準幫扶貧困户脱貧。

  姚飛回憶,2015年前後,政府派出脱貧工作隊和扶貧幹部進駐茨中村,挨家挨户調查村民生活狀況,據此建立詳細檔案,“他們記錄下村民們住什麼樣的房子、吃的是什麼、家裏有幾口人、年收入是多少、有什麼產業、有沒有在外上學和生重病的……”

  因為姚飛熟悉茨中村民,扶貧幹部也向姚飛諮問一些貧困家庭的情況。掌握情況後,當地政府將貧困户區分為因缺產業、因災、因病、因學致貧等情況,因人施策,精準幫扶。

  近年來,姚飛明顯感覺基礎設施變化巨大,瀾滄江岸邊的土路變為了水泥路,連接各村莊的羊腸小道也變成硬化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基礎設施改善的同時,在政府幫扶資金和政策的支持下,茨中村發展起核桃、葡萄、藥材、花椒、土雞養殖、生豬養殖等產業。姚飛説,“我知道的一户人家就在政府幫助下養了800只雞,在山上辦了一個很大的散養廠。”

  2019年,茨中村全村出欄豬490頭、牛116 頭;收穫小麥62800公斤、青稞35875公斤、稻穀61200公斤、玉米152860公斤;種植中藥材530畝……全村農業所得總額達15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年人均收入達1.26萬元,全部41户貧困户實現脱貧。

  “村民富不富,看看他們家門前停着的汽車。”姚飛對記者説,“2008年,全村只有4輛小麪包車和幾輛拖拉機,現在家家户户至少有一輛汽車。”(完) 【編輯:孫靜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3 字。

轉載請註明: 百年茨中教堂:見證瀾滄江峽谷脱貧鉅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