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外媒:沒理由炒作孟加拉國陷入“中國債務陷阱”,它的外債只有6.81%來自中國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綜合

孟加拉國《每日星報》11月8日文章,原題:孟加拉國是否有陷入中國債務陷阱的風險? 在南亞,孟加拉國是僅次於巴基斯坦的中國投資第二大接受國,並從中國進口最多商品。但來自中國的鉅額資金也引發批評者質疑:孟加拉國正陷入“債務陷阱”外交嗎?

孟加拉國很多開發項目需要外部融資,卻未能得到全球貸款機構的援助,例如世行拒絕為帕德瑪大橋項目融資。由於該地區“大市場”的存在,中國向來與南亞國家保持密切關係。儘管孟中兩國政治和社會現狀不同,但協同合作使雙方走得更近。作為新興經濟體,孟加拉國急需大量投資來解決社會經濟問題,而中國能提供此類支持。中方不干涉合作伙伴內政的原則,吸引達卡越來越歡迎來自北京的投資。另一方面,孟加拉國在中國的戰略考量中至關重要。

所謂孟加拉國將成“債務陷阱”的受害者,這是一種錯誤看法。將矛頭指向中國投資,也沒反映出基本現實——孟加拉國2019-2020財年的外債中,38%來自世界銀行、24.5%來自亞洲開發銀行、17%來自日本國際協力機構、6.81%來自中國、6.14%來自俄羅斯、1.3%來自印度。按世行的説法,若一個國家的外債超過其GDP的40%就會越過危險線,這個標準恰恰説明孟加拉國仍處於“安全區”,因為外債還不到GDP的15%。

誠然,跨境貿易優勢使孟加拉國迅速向中國傾斜,這引發批評者聲稱對華過度依賴將使孟加拉國感恩戴德。但過去幾十年的事實證明,孟加拉國一直在各捐助國之間維持微妙平衡。通過資金注入,中國正努力嘗試將雙邊關係提升到新高度。有人稱孟加拉國將成“貸款外交”的犧牲品,但這反過來證明中國軟貸款正如何幫助該國,並緩解其因西方捐贈國要求政經改革而承受的壓力。孟加拉國認為中國投資是對現有資源的有益補充,同時創造出競爭性環境。重要的是,給中國投資貼上“債務陷阱”標籤之前,需謹記,孟加拉國的融資選項非常有限。此外,若貸款未得到最佳利用會成為負擔。但迄今,所有由中國出資的項目都被證明具有可行性,沒有任何項目的協議是蒙着眼睛簽署的。(作者侯賽因·沙扎德是戰略事務和外交政策分析師,丁玎譯)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