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奔馳車展展台。 陳文 攝
“預計最快到明年年底,最晚不超過2024年底,BBA國產後的中大型SUV的主力車型銷售價格將會低於50萬元人民幣。”理想汽車CEO李想此前在社交平台上公開表示,降價後,消費者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這番言論隨即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BBA已經肉眼可見地失去“神話地位”,競爭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價值。也有網友表示,很樂於看到國產品牌切傳統品牌的蛋糕,以及新能源車搶佔燃油車市場。
數年前,BBA的中大型SUV車型在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售價均在百萬元左右。而即使在國產後,根據以往車型的表現,降價幅度也不會這麼大。那麼李想的這番言論,底氣在哪呢?
搶佔市場!自主品牌份額近半
進入2022年以來,汽車行業一反常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已近半,曾經強勢的德系、日系品牌表現平淡。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銷量也節節攀升。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5月,自主品牌零售62萬輛,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29%。5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46.3%,同比增長9.8個百分點;1-5月累計份額46%,相對於2021年同期增長8.6個百分點。另有機構預計,6月新能源汽車零售近50萬輛,有可能創歷史新高。
自比亞迪在2022年4月首次超越合資品牌,登頂國內月度汽車銷量排行榜後,5月,銷量排行前十的車企中,自主品牌已超半數。比亞迪、吉利、長安、奇瑞、上汽乘用車成為自主品牌乘用車領跑車企,合資車企在一線陣營的優勢地位受到自主車企有力挑戰。
實際上,自主品牌持續發力已成為長期趨勢。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已達44.4%,同比提升6%,與合資品牌市場份額呈現“此消彼長”的局面。
合資品牌為何賣不動了?
“二十年前,基本上買車也就老三樣可選。捷達、富康、桑塔納就是那個時代的國民車了。”年過五十的資深車主老李告訴中新財經,“時間再往後一點,基本上就是10萬以下買自主、20萬以下看合資、30萬以上選進口了。”
不過現在,形勢變了。
自主品牌15萬元以上的車型越來越多。老李補充道:“這價位的自主車型,以前沒人買,現在還要排隊訂車,要等好幾個月才能提車。”
他還告訴中新財經,最近他在幫馬上結婚的孩子挑選一台車。“現在買車15萬元左右的預算,可選的(車型)可太多了,以前只能選擇一台合資品牌的中低配車型,很可能還不帶T(渦輪增壓),而現在可以選擇自主品牌的插電式混動車型,不但省油,動力還更強,保養也便宜。”
中新財經注意到,目前,比亞迪、長城、吉利和長安在內的多家自主品牌都推出了15萬元級別的插電式混動車型,這些車型百公里加速普遍在8秒內,強於同級別合資品牌的傳統燃油車型,油耗也要比同價位的燃油車低不少。而且這類車型普遍月銷在萬台左右,對同價位“走量”的合資車型的銷量產生了不小影響。
藉助新能源政策的春風,自主品牌在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等技術領域快速突破,無論是開創渦輪增壓技術路線的德系品牌,還是以混動技術見長的日系品牌,在同價位自主品牌插電式混動車型面前,技術優勢都已不復存在。
“經過多年的研發積累,自主混動系統百花齊放,技術和產品關鍵技術指標總體上都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徐向陽教授表示,“自主插電混動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突破卡脖子技術、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成功案例。”
自主品牌衝擊汽車高端市場
在新能源汽車製造領域,“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的出現,進一步證明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30萬元以上這一市場“中國製造”也能夠受到消費者認可。
2022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交付量方面,小鵬汽車為34561輛,同比增長159%;理想汽車31716輛,同比增長152.1%;蔚來為25768輛,同比增長37.6%。小鵬、理想月銷也跨入“萬輛俱樂部”。
造車新勢力的成功,也使得一部分自主品牌將目光投向高端市場。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雲飛表示,比亞迪高端品牌將於2022年三季度發佈品牌及標識,四季度發佈首款車型,產品售價區間預計在80萬-150萬元。
而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看來,自主品牌高端化不是一個新話題,但高端化是自主品牌的必然選擇。6月26日,長安汽車在重慶車展上發佈高端品牌阿維塔,據悉,該品牌旗下的阿維塔011車型售價或將達60萬元。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