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他是河北支援湖北的防疫“良將”;在定州,他是堅守一線的抗疫戰士;在單位,他是技術精湛的流調精英;在藁城,他是坐鎮指揮的工作隊長……身為疾控人,無論在哪一個戰場,他都能發揮出十二分的熱情,幹出一百分的成績,工作中時刻透着開朗、自信、果斷、幹練,他就是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支援藁城疫情防控工作隊隊長回延良。
“到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去,因為那裏需要我”
2020年年初,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一名黨齡超過二十年的老黨員、防疫老兵,回延良第一時間向組織遞交請戰書,主動請纓馳援武漢。在武漢市江岸區,他同隊友們連續作戰60天,無論深夜還是清晨,哪裏有疫情哪裏就有他忙碌的身影,被隊友們稱為戰鬥在武漢的河北防疫“良將”。
2020年6月,北京新發地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回延良又一次義無反顧地前往支援定州市疫情防控工作,他和隊友們並肩作戰,整整15個日日夜夜,連續奮戰在抗疫一線,成為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又一次刻骨銘心的記憶和經歷。
2021年1月,河北省石家莊市報告首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的當天,回延良作為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疫情處置組值守人員,接到命令後,第一時間帶隊前往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開展疫情處置工作。為了精準確定密切接觸者,回延良會同省、市、區三級專家,一直討論至凌晨3點,返回單位後,僅僅休息了兩三個小時後,便又起身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中。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應急隊員,河北省報告首診病例後,他已經隱約預感到了本次疫情的複雜性,這位有着多年疫情處置經驗的老共產黨員,第一時間請戰:“請把我派到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去,因為那裏需要我。”
繃緊弦、鉚足勁,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疫情就是命令,1月4日晚23點,接到單位的緊急通知後,一支由29人組成的流調隊伍迅速在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場集結,這是一支由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年輕應急隊員組成的一支精英流調隊,主要由流行病學和公共衞生專業人員組成,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30歲,而領導這支隊伍的,就是回延良。
在他的帶領下,這支29人的流調隊星夜兼程地趕往了石家莊市藁城區。工作隊到達的時間是2021年1月5日凌晨2點,那一夜,也是華北地區有史以來最寒冷的一夜。工作隊抵達增村鎮後,顧不上舟車勞頓,第一時間與當地工作人員對接,冒着零下十幾度的低温,組織隊員們領取生活物資,一切安頓完畢,簡單地休整過後,他立即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作為隊長,從到達的那一刻起,他就告誡自己,要時刻繃緊弦、拉滿弓、鉚足勁,不僅要打贏這場戰鬥,更要做好隊員們的生活保障,保護好每個人的生命安全,把這支隊伍完完整整地帶回去,絕不辜負組織和領導的囑託和信任。
1月10日,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決定在疫情防控一線成立臨時黨總支和四個臨時黨支部,回延良臨危受命,駐藁城新冠疫情防控二隊臨時黨支部書記。當晚23時20分,在結束了一天繁忙的流調工作後,在鮮紅的黨旗下,他帶領二支部23名黨員重温入黨誓詞,堅定抗疫信心。
“為全體隊員服好務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作為隊長,他思維敏捷、指揮得當;作為黨員,他率先垂範、一馬當先;作為專家,他科學研判、精準分析……如果説在武漢時,回延良是衝鋒在第一線的戰士,那麼在藁城,他儼然歷練成了坐鎮中軍、獨當一面的大將。除了要以專家的身份參與疫情防控相關決策外,他還要隨時隨地解決處理30多名隊員生活起居中的各種問題。他説:“我是工作隊隊長,為全體隊員服好務是我的責任和義務,河北省疾控中心是工作隊的後盾,我就是隊員們的後盾,只有讓隊員們吃的飽、穿的暖,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
當隊員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返回駐地休息後,回延良同志還要持續“在線”,繼續承擔疫情分析研判的工作。在每天的流調報告統一上報之後,拖着疲憊的身軀,他還要會同疫情分析組專家,結合大數據,共同分析研判疫情形勢和走向,常常連續工作到凌晨三四點。到了第二天早上8點,他又像個鬧鐘一樣,吹響集結號,安排隊員們領取早飯、利用吃飯的時間佈置當天的工作,既而又投入到新一輪的忙碌之中。連日來,平均每天只能休息4個來小時,已經成為他工作的常態。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時刻不忘黨員初心、分秒牢記疾控使命,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新冠肺炎的抗疫戰場上,回延良正在以實際行動,履行着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踐行着一名疾控戰士的責任擔當。此時此刻,在偉大的抗疫精神激勵下,河北疾控系統的抗疫勇士們在燕趙大地上乘風破浪,一往無前,他們必將戰勝困難,迎接勝利曙光。
(燕都融媒體記者 檀亞楠 通訊員 郭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