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堅守責任意識,激發土地活力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根基。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的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這個《意見》,既是一種居安思危和前瞻思考,也是一個明確信號,任何時候,都要始終守住耕地保護這根紅線,牢牢把握住糧食生產這條主線。
糧安天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之下,世界糧食出現較大波動,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國雖然有充實的糧食儲備,也在世界糧食價格處於波動時刻有效穩定了國內糧食市場,給全國人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但畢竟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保障十四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是大事情。對於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來説,必須始終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裏。從這個意義而言,國務院出台這個《意見》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要不折不扣抓緊抓實抓到位。
強化安全意識。近年來,我國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區域佈局趨於合理,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是,部分地區出現耕地“非糧化”傾向,如一些地方把農業結構調整簡單理解為壓減糧食生產,一些經營主體違規在永久基本農田上種樹挖塘,一些工商資本大規模流轉耕地改種非糧作物等。這是不好的傾向,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思想意識問題。對於地方黨委政府而言,不能因為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就放鬆了糧食安全的警惕。我們不僅要嚴守耕地紅線,更要全力激發現有耕地的潛力與活力,要科學合理用好現有耕地資源,堅決剎住耕地“非糧化”傾向,始終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着力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穩定糧食生產。我們要守住耕地紅線,更要做到地盡其用,最大限度激活土地資源效益。針對不同耕地情況,採取相應的耕作措施。對於永久基本農田,要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谷物的種植面積,決不能出現“非糧化”現象;一旦出現,必須重拳出擊,堅決打壓。對於一般耕地,可以安排用於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需要。在優先滿足糧食和食用農產品生產基礎上,可以適度用於非食用農產品生產,但要把握尺度與分寸,要結合地方糧食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進行統籌安排。對市場明顯過剩的非食用農產品,要加以引導,防止無序發展。
激發動力活力。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量的社會資本逐漸進入農業農村,這對“三農”發展和鄉村振興是一個巨大推動力。激發社會力量對“三農”工作的參與度,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到糧食安全生產上來,需要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要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開展土地流轉經營,鼓勵他們從事良種繁育、糧食加工流通和糧食生產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等適合企業化經營、效益高、不與農民爭利的領域,支持其與農户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利益共同體,參與糧食全產業鏈發展。要從政策支持上對種糧主體進行激勵,從效益提升上打通糧食生產流通上下游產業鏈,從降低成本上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從風險防控上推進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