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望嶽談|將防控之弦化作“肌肉記憶”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綜合

□李嶽嶽

近期,全國疫情防控難度加大,防控形勢嚴峻複雜。

從山東情況來看,全省上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防控工作成效明顯。經過前期科學有效處置,全省多數地方疫情形勢已趨於穩定,社會傳播風險基本得到有效控制。青島萊西市已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威海、淄博、濰坊等地新增病例逐步下降。防控形勢的持續趨穩向好,充分説明了山東行動迅速有力,方向和舉措是正確的,防控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但也要看到,當前疫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3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部署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應該説,繃緊思想之弦,從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的第一天起,我們就開始強調。這輪疫情之前,有些人覺得疫情形勢整體好轉了,防控舉措也相對成熟穩定,思想似乎沒有必要再繃得那麼緊了,可以放鬆放鬆了。特別是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以來,因其隱匿性強、無症狀感染者多等特點,個別人有了“奧密克戎就是普通感冒”“得了新冠只是輕症”的錯誤觀點。

然而,這輪疫情以事實警醒我們,國內外疫情防控的複雜性、艱鉅性、反覆性不容低估,嚴格防疫仍是關鍵,思想之弦決不能松。當然,經過歷時兩年多的防控,我們對新冠病毒的認知不斷深化,已逐步從恐慌走向理性,從未知走向科學。當前我們再談繃緊思想之弦,無疑有了更深層面的含義,也有了更高層面的要求——關鍵要看快速應急反應、剛性制度執行以及良好行為習慣有沒有化作“肌肉記憶”。

對屬地來説,思想上的弦緊不緊,要看警惕性高不高、應急反應能力強不強。當疫情未出現時,能不能“立足於有”,主動把社會面可能存在的風險全部找出來並及時處置;當疫情出現苗頭時,能不能迅速行動,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只有始終把疫情防控作為“一穩皆穩、一失皆失”的大事要事,抓細抓實各項防疫工作,快速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才可以説思想這根弦繃緊了。

對部門和單位來説,思想上的弦緊不緊,要看制度剛性強不強、落實執行快不快。部門和單位是落實防疫措施的第一責任主體,面對疫情迅速反應,把各項制度落實落到位,才能織密扎牢疫情防控安全網。比如,流調溯源要堅持“兩條腿”走路,把感染者的活動軌跡和基因測序結合起來,才能儘快搞清楚路徑源頭;核酸檢測能力要增強,人手不夠的要強化挖潛,不斷充實工作力量;企業和工廠不僅要做好防護,也要加快生產,如此才能確保經濟穩定運行。

對個人來説,思想上的弦緊不緊,要看常識有沒有化作習慣、習慣有沒有得到保持。疫情之下,戴口罩、分餐制、勤洗手、快遞消毒……應對疫情基本常識的普及,為疫情防控築起了第一道防線。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要進一步把常識化作習慣,保持習慣、鞏固習慣,形成徹底的“肌肉記憶”。如此,當疫情來臨時,我們才能有最基本的信心和底氣。

説到底,安全問題的根源在思想,防控疫情的第一步也在思想。思想之弦緊之又緊,“四方責任”才能真正壓緊壓實,各方行動才能更加精準有效,我們才能早日奪取疫情防控最終勝利!

(大眾日報客户端記者 李嶽嶽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