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塞納河畔出席了一場紀念儀式,悼念60年前在這裏喪生的阿爾及利亞人。他也成為第一個參加相關紀念儀式的法國總統。這牽出一段法國和阿爾及利亞之間痛苦血腥的歷史。
愛麗捨宮當天發表聲明稱,1961年法國警察對阿爾及利亞抗議者的血腥鎮壓是“不可原諒的罪行”。而這一巴黎慘案在過去數十年裏一直被法國當局有意掩蓋,死亡人數被隱瞞,相關調查被壓制。
近期法國和阿爾及利亞之間的外交關係緊張,分析人士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馬克龍此舉是為了緩和與阿爾及利亞的關係,同時也有針對明年法國總統大選的競選考量。法國和阿爾及利亞之間有着十分特殊的關係,因此法國領導人在考慮國內政治時需要重視這一非洲國家。
被掩蓋數十年的巴黎慘案
60年前的10月17日,超2.5萬名身處法國的阿爾及利亞人走上巴黎街頭開展和平遊行示威,但遭巴黎警察“血腥鎮壓”。
一張歷史照片捕捉了當時人們緊張和絕望的情緒:塞納河河堤上寫着一行塗鴉,“在這裏,我們淹死了阿爾及利亞人(Here we drown Algerians)。”
這場遊行抗議發生的時間點十分特殊,當時正處於阿爾及利亞為期八年的獨立戰爭的尾聲。
自1830年入侵阿爾及利亞,法國對其開展了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1954年,由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FLN)領導的獨立戰爭爆發。1961年這場發生在巴黎街頭的抗議遊行,是在抗議法國當時對阿爾及利亞人單獨實施的宵禁,同時也是對其國內獨立戰爭的聲援。
這場和平遊行活動遭到巴黎警察殘酷、血腥的鎮壓,不少喪生的阿爾及利亞人的屍體被扔進一旁的塞納河中,另一些人受傷後被投入河中,進而被淹死。
當地時間2021年10月16日,法國巴黎,法國舉行巴黎慘案60週年紀念活動。圖/IC photo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法國官方認定的死亡人數僅為3人。確切死亡人數至今未得到證實,但BBC報道指出,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當天有200到300名阿爾及利亞人死亡。
在巴黎慘案發生後的幾周內,共有110具屍體被衝上塞納河岸。其中最年輕的受害者是15歲的法蒂瑪·貝達(Fatima Beda),她的屍體於1961年10月31日在塞納河附近被發現。
《紐約時報》報道指出,直到上世紀90年代,得益於法國曆史學家讓-呂克·埃諾迪(Jean-Luc Einaudi)的一系列調查工作,當年這一慘案才逐漸被還原。愛麗捨宮10月16日發表的聲明也承認了法國政府此前對這一慘案的長期掩蓋,“這場悲劇長期以來被保持沉默、否認或隱瞞。”
法國曆史學家法布里斯·賴斯普蒂(Fabrice Riceputi)指出,巴黎慘案反映出法國毫無疑問存在國家民族主義和殖民主義。甚至在這一案件發生的前一個月裏,巴黎警察就開始突襲阿爾及利亞人所居住的巴黎貧民窟地區,一些房屋被毀,抗議事件發生前,塞納河內就有屍體出現。
馬克龍“説錯話”後嘗試修復關係?
馬克龍此次在巴黎慘案紀念活動中的表態,是在法國和阿爾及利亞外交關係緊張之際作出的。
10月初,阿爾及利亞被馬克龍大幅減少簽證政策和“不負責任的言論”激怒,決定召回駐法大使,同時禁止法國軍用飛機飛越其領空。
9月28日,法國政府決定大幅減少向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突尼斯公民發放的簽證數量。這三個國家都曾受法國殖民統治。有分析指出,移民問題正成為明年4月法國總統大選的關鍵競選議題,馬克龍的中間派移民政策在右翼政黨的挑戰下正變得越來越不受歡迎。
兩天後,馬克龍的一系列言論進一步點燃阿爾及利亞的怒火。
9月30日,馬克龍與18名阿爾及利亞年輕人見面。這些人的身份對於阿爾及利亞來説十分敏感和特殊,他們是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親歷者的後代,不過,作為他們祖輩的阿爾及利亞人當時站在法國一側,與本土的阿爾及利亞人作戰,因此被指責是殖民主義者的“合作者”。
馬克龍與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親歷者後代對話。/社交媒體截圖
法國《世界報》報道援引了馬克龍在這次會面中的一系列言論,他批評阿爾及利亞是由“政治軍事體系”統治,這個國家的“官方歷史”已被“完全改寫”,其內容“並不是基於事實,而是基於對法國的仇恨”。
據法國24電視台報道,馬克龍還在這場會面中問道:“在法國殖民之前有阿爾及利亞這個國家嗎?”
對此,阿爾及利亞總統特本發表聲明譴責,“馬克龍的言論是對超563萬烈士的記憶的侮辱,這是不可接受的,這些烈士在(1830年到1962年間)英勇抵抗法國殖民主義時犧牲。”
一段難以修復的“特殊關係”
也有分析認為,馬克龍此次對巴黎慘案的表態,有着吸引國內選民支持的政治目的。
“阿爾及利亞和法國的關係非常特殊。在殖民時期,法國人將其視為自己國家的一部分,而不是殖民地。”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彭姝禕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彭姝禕指出,很多法國人曾在阿爾及利亞定居,也有很多法國人出生在那裏,因此將其視為第一故鄉。法國境內也有很多阿爾及利亞人,這些僑民的後代獲得了法國國籍。兩國之間緊密的關係和交織的民族情緒,使得馬克龍等法國領導人在考慮國內政治時,必須重視這一非洲國家。
殖民時期,阿爾及利亞被歸為法國本土的“省份”,幾乎受法國的完全統治。當時,超100萬來自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人來到這裏定居,他們被稱為“黑腳(Pieds-Noirs)”——因為和阿爾及利亞本土穆斯林人口不同,他們穿着鞋子。這一稱謂也體現了從歐洲來的定居者和當地人之間的身份差異。
土耳其《每日晨報》報道指出,在阿爾及利亞被殖民統治的最後幾年,這些來自歐洲的定居者達到當地人口的約五分之一。在法國境內,也有大量的阿爾及利亞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約20萬阿爾及利亞人為法國作戰,超三分之一20歲到40歲的阿爾及利亞男性居住在法國。
和其他被法國殖民的國家不同,這種密切關係使得阿爾及利亞和法國之間產生一段痛苦交織的歷史。
阿爾及利亞總統特本表示,只有法國表現出“完全尊重”時,駐法大使才會返回。/社交媒體截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等殖民帝國陸續離開大部分殖民地,法國卻遲遲未意識到非洲、中東等地區高漲的反殖民情緒。1954年,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爆發。隨後,近100萬來自歐洲的定居者及其後代在數月內逃回歐洲本土。
對這些被稱為“黑腳”的法國人來説,離開是痛苦的,他們中很多人出生在阿爾及利亞,這裏對他們來説就是故鄉。法新社報道指出,很多法國人經歷被迫逃離和流亡後返回法國,之後成為法國反穆斯林極右翼的基石。
“馬克龍的這些舉動也有一定的大選競選目的,即希望在消除法國殖民者形象上做更多努力,哪怕是象徵性的。”彭姝禕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説。
各方對馬克龍的表態並不買賬
不少外媒報道指出,馬克龍是第一個參加巴黎慘案紀念儀式的法國總統,相較於法國前總統奧朗德,他在這一歷史問題上“取得進步”、“走得更遠”。
但法國國內不少聲音指出,馬克龍做得並不夠。
法國24電視台報道指出,一些社會活動家和歷史學家認為馬克龍沒有對阿爾及利亞人道歉,沒有提到賠償措施,也沒有提及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殖民歷史。
另外,愛麗捨宮針對紀念儀式發佈的聲明稱,“那晚在莫里斯·帕蓬(下達鎮壓命令的巴黎警察局長)領導下犯下的罪行對共和國來説是不可原諒的。”
對此,批評者指出,這是在將責任全部推給當時的巴黎警察,從而淡化法國國家層面在這場大屠殺中扮演的角色。研究法國殖民歷史的歷史學家吉爾斯·曼塞龍 (Gilles Manceron)在接受法國24電視台採訪時指出,“這是一項國家罪行。”
當地時間2021年10月16日,法國舉行巴黎慘案60週年紀念活動。圖/IC photo
彭姝禕指出,馬克龍上台後希望在對非洲政策上做一些改變,去掉原有的殖民色彩,增加平等合作色彩,此前他也有類似的舉措,如2018年宣佈向非洲國家歸還文物,之後將西非法郎這一帶有殖民色彩的西非國家貨幣名稱更改為“埃科”,這些象徵性舉措都是出於改善法國的“殖民主義者”形象的目的。
法國國內的右翼反對派則批評馬克龍在這一問題上的表態“走得太遠了”。
10月16日當天,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的總統候選人瑪麗娜·勒龐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在阿爾及利亞每天都侮辱我們時,馬克龍還在持續貶低我們的國家。”法國右翼人士認為,國家領導人應該激發國民的自豪感,而不是羞恥感。
新京報記者 向晨雨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