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林下種出野山珍成了脱貧新保障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綜合

人民網

這些天,在貴州省普安縣裏的各大農貿市場上,一種紅色小蘑菇很受歡迎,一上市就遭到“哄搶”,至於被“搶”的原因,不少市民説這蘑菇味道好口感好,比大棚中種的要香很多。

“每天要賣兩三百斤,拿到攤位上,都是搶着買,許多老顧客是打電話預定。”賣蘑菇的徐剛説,他生意這兩個月來都好得很。

據記者瞭解,遭“搶購”的紅色小蘑菇學名大球蓋菇,是普安縣依託豐富的林地資源和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優勢,在大力發展林下菌藥產業中新引進的,提高林下資源利用率,助推鞏固脱貧成效,助農增收提效。

貴州的食用菌資源很多,普安縣的野生食用菌也不少,為何還要引進大球蓋菇呢?記者來到普安縣盤水街道白石村大坪林場食用菌種植基地一探究竟。

大坪林場海拔1300多米,氣温不到攝氏20度,穿梭林間涼氣襲人。樹下,是一朵朵圓潤飽滿的大球蓋菇,散發着陣陣菇香,三五成羣的工人正忙着採收,林子中一派忙碌的景象。

“一個人一天能採六七十斤。”工人王禮芬頭也不抬的説道,他們一天要採幾個坡,累並快樂着。

“貴州種植大球蓋菇的地方很多,但一般5月前就罷市了,而普安特殊的生長環境,要到6月才開始採收,這是市場的空窗期。”從貴州農科院來普安掛職任縣委常委、副縣長的代文東説,普安種植大球蓋菇,有獨特的優勢,普安海拔高、緯度低、晝夜温差大,有錯季發展大球蓋菇的條件。

“預計今年產量在20萬斤左右,產值200多萬元,我們正準備擴種,爭取將種植規模擴展到1000畝以上。”大坪林場林下菌藥基地負責人孔武説,他們正在做做大規模的規劃。

大坪林場林下菌藥基地的發展是普安大力發展菌藥種植產業的一個縮影。今年,縣裏按照“集中打造一個核心區、兩個拓展區”的思路,普安縣又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打造,將菌藥種植發展到了1萬畝。短時間內,林下菌藥見成效,背後其實有高人指點,來自貴州省農業科學院的陳之林、李裕榮、林茂3位專家,一位負責品種選育,一位負責種植技術指導,一位負責精深加工指導,按照全產業鏈條模式全環節打造。

“目前,普安正在申請大球蓋菇加工菌油的專利,所有指標都表現優異。”代文東説,精深加工後,普安大球蓋菇的市場潛力和附加值將更加凸顯。

“普安發展林下菌藥產業有環境優勢、有技術保障、有消費基礎、有經濟效益、有市場前景。”代文東表示,下一步,普安縣將對照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按照“五步工作法”,加大培訓和技術服務力度,培養新型技術農民;強化優勢互補,創新利益聯結,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注重提質增效,完善產銷對接機制,確保增產增收。

普安除了林下發展大球蓋菇以外,還發展了姬松茸、紅託竹蓀等名貴菌種,目前均已上市,受到市場歡迎,成為當地老百姓增收的又一投資少見效快的產業,成了鞏固脱貧成效的利器。(左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