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社會,老年人出門辦事如何不發憷?

近日,65歲的白大娘

到哈爾濱市某三甲醫院就診

到現場才發現需要手機預約

搜索小程序、添加電子健康卡、線上預約

……

一道道看似智能簡便的流程

卻成了白大娘眼中不可逾越的“溝壑”

10月23日,中國民政部舉辦以“養老服務”為主題的新聞發佈會,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民政部將本着“以老年人為中心”的原則,推動解決老年人在民政服務中遇到的智能技術困難。

加強培訓指導,鼓勵村(居)委會社區工作者、志願者、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家屬等,引導、教會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信息平台等新技術,幫助他們克服不會用、不敢用、不能用智能技術的困難。同時,要聯合相關部門,深入研究老年人在智能技術中遇到的困難,提高涉老智能產品的適老性,滿足老年人在出行、就醫、預約服務、線上消費等方面的需求。

數字社會,老年人出門辦事如何不發憷?

“數字時代”為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公共場所對此是否有人性化管理?專家又有哪些建議?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掛號買藥 智能操作成負擔

近日,哈爾濱市雙城區65歲的白大娘來到哈爾濱市某三甲醫院就診,但來後她卻傻了眼,不能現場掛號,看病需要手機預約。

搜索小程序、添加電子健康卡、線上預約……一道道看似智能簡便的流程,卻成了白大娘眼中不可逾越的“溝壑”。她説:“我也不會用啊,沒辦法,只能給親戚打電話求助。”最後為了節約時間和費用,她只能借宿在親戚家,讓親戚幫忙完成預約,教她到醫院怎樣出示就診憑證……

白大娘的遭遇幾乎是大部分老年人面臨的難題。哈爾濱市民、71歲的董阿姨告訴記者:“現在看病太麻煩了,前陣子我去省醫院看病,要手機預約掛號,先找小程序,然後登錄個人中心……真是複雜啊!孩子不在身邊,怕他們擔心,我不敢和他們講。”最後,董阿姨只能求助工作人員,總算完成了預約。

哈爾濱市的曲阿姨到南崗區某藥房買藥,根據規定需要掃碼填寫“沃·填報”,掃碼後一長串的信息讓她望而卻步,必填信息多達10項,由於字跡太小,又需要打字,曲阿姨説:“我眼神不好,打字也費勁,真着急!”最終,她只能讓售貨員代勞。

點餐購票 被線上服務難倒

老年人“觸網困難”問題表現在方方面面。哈爾濱市72歲的魏大爺很少出門,不僅因為疫情原因,更主要的是他不會用智能手機。他説:“兒子教了一遍又一遍,可每次出去乘車掃碼時都非常緊張,怎麼掃都掃不上,後面乘客越催越着急,越掃不上!”無奈之下,魏大爺只能將活動範圍縮小至小區半徑內。

今年4月,哈爾濱市的李阿姨帶着孫子乘坐地鐵出行,但因為不會綁定同行人,她只能帶着孫子改乘出租車。

採訪中,記者發現,生活中不少老年人會發語音、會搶紅包、會在朋友圈點贊,但共享單車、移動支付等互聯網深度交互領域,對於他們來講是一片無法逾越的“數字深水區”。

原本,老人們習慣了現金購物、排隊掛號、在窗口購票等生活方式,但疫情出現後,服務業窗口作用削弱,為減少接觸,點餐、掛號、政務等線下服務全部轉移到線上。不少老年人蒙了,他們跟不上社會變遷的節奏,在數字化生活中被“代溝式”淘汰。

數字社會,老年人出門辦事如何不發憷?

請為老人留一扇人工窗口

社會在向數字化、智能化過渡的時期,應兼顧各類羣體,尤其要為“銀髮族”保留一些人工服務。採訪中,記者也看到了一些人性化的舉措。

近日,記者來到哈三供熱公司熱費收繳營業廳,發現在這裏既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進行繳費,還有專門的現金繳費窗口。採訪期間,記者注意到來此窗口辦理業務的多是老年人。李大爺説:“保留這樣的人工窗口對我們來講非常有必要,因為擔心詐騙,我的銀行卡都不敢綁定在手機上,更不會用手機去繳費。這要是手機繳費,我上哪去拿收據啊?對於我們來講,還是人工方便些。”

哈三供熱公司副總工程師劉守平説,無論時代怎樣進步,還是要考慮一部分老年人能夠與時俱進,所以我們專門為他們保留了人工收費服務窗口。

10月30日,在黑龍江老年開放大學招生專業宣傳板上,記者看到課程中還包括智能手機(安卓)使用和數碼攝影,黑龍江廣播電視大學社區教育管理學院(黑龍江老年開放大學)院長宋力巖説,我們根據需求開設了此類課程,教授手機應用、網站使用、防止手機詐騙等內容。

主動學習融入數字生活

黑龍江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社會學教授曲文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日常生活繳費到線上辦理各項業務,網絡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作為老年人,要活到老學到老,主動適應社會變化並融入其中。”

曲文勇説,首先,子女可以幫助老年人“入門”,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其次,機場、火車站等窗口單位,應有專門的志願者幫助老人辦理相關事宜。“通過家庭和社會,一起讓老人們融入到‘數字時代’當中。”

他建議:“互聯網公司應該從老年人角度出發,開發一些易上手的‘傻瓜程序’,讓老人們感受到這份關愛,這也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

宋力巖建議,相應的教育機構應針對老年人開展數字化、信息化課程的公益培訓,同時外界要加大宣傳,讓老年人關注數字社會,借外部環境促進老年人不斷學習。

他説:“科技數字社會的趨勢不可逆,但數字社會也應該是一個充滿關愛的社會,老人不應該被甩在身後。老人羣體在出行、就醫、旅遊、交通等方面都會或多或少面臨一些障礙,需要特別地關注和關懷。包括醫院、景區、公共交通等公共場所,都應該強制性設立老人無障礙通道,並保留線下人工窗口。”

來   源:龍頭新聞記者 李天池/文 記者蘇強/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生活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52 字。

轉載請註明: 數字社會,老年人出門辦事如何不發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