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溪騎行愛好者在環長江生態綜合治理綠廊騎行。羅 平攝(人民視覺)
浙江安吉縣景色宜人,雨後常常是雲霧繚繞,美不勝收。周建強攝(人民視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轉化’,本質是如何使生態產品轉化為生態資產,如何評估生態資產的生態價值,如何使生態價值體現為經濟價值。
“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實現“轉化”的關鍵路徑有五:一是自然資源的權屬界定。從“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要經過生態產品交易,交易的前提是產權明晰,因此首先要確定自然資源權的屬定。二是科學核算生態產品所藴含的生態價值。可以採用生態產品總值(GEP)的核算方法,計算一定區域範圍內生態系統提供的所有生態產品的貨幣價值總量,綜合核算生態產品的使用價值(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生態系統最終產品、生態產品的功能量。三是搭建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之間的轉化通道。在生態價值核算的基礎上,構建生態產品交易市場,通過找到中間委託品(如生態農產品、生態旅遊等),實現其從公共品向市場品的轉化,從而轉化為經濟價值;四是對不能直接體現經濟價值的生態產品和生態服務進行補償。有些生態產品和服務難以找到委託品或市場交易載體,難以直接進行市場交易,需要發揮政府作用進行生態補償,進而彌補生態產品提供的正外部性,降低區域、企業或個人的生態環境保護成本,提高保護意願;五是通過科技創新、機制保障、共同參與來實現生態價值的提升,從而提高社會整體福祉。人類社會的發展實踐證明,制度創新、技術進步和需求變化可以使“污水荒山”變成“綠水青山”,進而成為“金山銀山”,因此創新機制可以實現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雙重提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現機制的核心是市場交易機制、政府規制機制、生態補償機制和社會參與機制。市場交易機制關鍵在於建立生態經濟體系,實現生態產業化與產業生態化的結合。探索生態價值核算機制,解決定價方法和定價機制問題,為產權制度和價值轉化奠定基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培育資源環境市場交易體系,推動環境信用市場的完善,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生態資產保值增值。着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政府規制機制關鍵在於既遏制環境污染的負外部性,又彰顯優質生態環境的正外部性。綜合利用命令控制型、經濟激勵型兩類環境規制政策,實現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的一致。加大監管執法力度,遏制污染存量,倒逼綠色轉型。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推動部門齊抓共管、發揮合力。特別注重將綠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態經濟的重要支撐,促進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的耦合;生態補償機制要推動縱向補償和橫向補償的結合。對具有顯著公共物品屬性的部分,要加大政府財政轉移支付的生態補償力度;對於可能進行生態產權界定的部分,要着重探索建立跨區域、跨流域的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社會參與機制的核心特徵是在全社會自願參與的基礎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社會生態文明理念的提升和生態文明建設參與程度的提高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長期基礎,是保住“綠水青山”存量、加大“綠水青山”增量、倒逼經濟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高“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化率的根本保證。
(作者李宏偉系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8月11日 第 08 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