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強硬回擊,禁止澳大利亞反華學者入境,澳洲自食其果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矛盾已經愈演愈烈,作為美國的盟友,澳大利亞在這次中美對抗中選擇站邊美國,這也導致他的對華策略有所轉變,從之前與中國友好貿易往來變成如今的敵對狀態。
澳大利亞政府為了迎合美國,還以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不僅隨意吊銷多名中國學者簽證,還多次在國際社會上跟着美國一起污衊詆譭中國,大刷“存在感”。
前段時間,我國也依據相關法律,禁止兩名澳大利亞反華學者入境。這兩名澳大利亞學者分別是漢密爾頓和周安瀾,他們多次在公開場合詆譭中國,大力炒作“中國威脅論”,還多次發表污衊中國言論的文章,中國自然不會允許這樣的學者進入。
除了禁止澳大利亞反華學者入境之外,我國在多個方面都減少了與澳大利亞的合作。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作出承諾,要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這就説明我國有必要減少化學燃料的使用,所以減少化學燃料進口就是重中之重。而澳大利亞又是我國進口化學燃料的主要國家,如果我國拿出措施減少對外進口煤炭的化學能源,那麼對澳大利亞肯定會有所影響。
而且與此同時,我國與蒙古已簽訂了新的合作條約,在煤炭進口方面更多的從蒙古國採購,而不是從遙遠的澳大利亞。這項措施讓澳大利亞本土企業倍感惶恐,甚至呼籲中國一視同仁,不要削減從進口量。澳大利亞在呼籲我們一視同仁的時候,似乎已經忘記他之前是如何顛倒黑白抹黑中國的了。
歷史證明,貿易制裁遠比武力威懾要有用的多,之前2010年我國同挪威之間出現危機的時候,降低了70?挪威進口的海鮮數量,挪威的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到2016年,挪威政府不得不放下臉面,同中國簽訂新的協議,重新拾起與中國的外交關係。
現在澳大利亞很有可能步挪威後塵,而且從政府的強硬表現來看,澳大利亞似乎認為美國會在身後為其撐腰,所以他們不懼怕中國,總是挑釁中國。
中方對世界上各個國家一直秉持着和平友好的態度,但是如果有的國家為了獲得利益詆譭、損害中國,中方也不會畏懼。善惡到頭終有報,像澳大利亞這種兩面三刀的國家,最終也會自食其果,失去更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