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庫門裏“婆婆媽媽”的心事
誰來傾聽,
弄弄堂裏的“磕磕碰碰”
誰來調解?
在外灘街道北京居民區,有一支由“銀髮族”和青年社工組成的社區自治項目團隊——“弄堂調音師”。這支隊伍通過在社區開展文明創建主題活動,調解鄰里大小事,關注百姓精神需求,打造和諧美麗新外灘。
“弄堂調音師”們共同朗誦正能量詩歌
2017年起,北京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深入大調研。在調研過程中,社區工作者敏鋭發現問題:“銀髮族”需要什麼?如何讓“銀髮族”參與社區治理?其實,在社會創新治理工作中,中老年居民始終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他們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大部分人也願意發揮餘熱,通過自治項目,可以更好地引導“阿姨爺叔”在社區中發揮正能量。北京居委於去年8月21日正式發佈“弄堂調音師”項目,這支隊伍圍繞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工作思路,吸納了7名社區骨幹,立足北京東路,覆蓋由116幢二三十年代遺留下的石庫門老房子組成的舊裏小區,
“弄堂調音師”手冊發佈
“我們機務誒轄區內有居民4500餘人,其中老年人佔40%。”北京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理羣介紹道,“其中不乏有文化追求、文藝特長的老人。我們將他們彙集在‘弄堂調音師’項目下,通過組織討論、詩歌創作、情景劇表演等方式,在原創文藝作品中反映弄堂大小事,通過社區舞台為居民發聲,引導居民與社工共同為社區治理難點出謀劃策。”
動感雙人舞展現北京居民區青少年活力
通過組建社區核心團隊、搭建線上微信議事平台、確定自治工作會議制度以及作品展演四大板塊構架,這支自治團隊正吸引更多年齡層、更多原有興趣小組的居民加入其中。目前,該項目旗下擁有“律師講堂”“韻滿夕陽”“小鬼當家”三個小組,聚焦社區居民關注的生活糾紛、老年文體活動以及社區青少年兒童成長問題。北京居委青年社工告訴記者:“原本我們居委的居民興趣小組繁多,在器材、活動室使用方面也有一些摩擦。在‘弄堂調音師’宋美珍的調解下,不僅平緩了不同小組之間原有的齟齬,還發動多個團隊共同為文明創建定製相應活動主題。”
社區小主人以原創詩歌頌揚志願者精神
在“爺爺奶奶”的帶領下,北京居民區的“小主人翁”也不甘落後。來自自治項目旗下“小鬼當家”小組的廖奕翔同學耗時一個多月,寫出原創詩朗誦《友誼的宣告》,講述了小朋友和大朋友志願者之間擦出的火花。同濟黃浦設計創意中學學生代表自編自導雙人舞《我怎麼這麼好看》則反映了北京居民區青少年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記者 /嚴佳婧
編輯 /孫超慧
圖片/ 外灘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