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協換來“團結”:歐盟對俄“部分禁油”,誰會先撐不住?
6月3日,歐盟第六輪對俄製裁方案的制裁措施正式生效。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5月30日深夜就在社交網絡推特發文稱歐盟27國已就第六輪對俄製裁達成了一致,立即禁止進口75%的俄羅斯石油,到了今年年底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將削減90%。
此外,制裁方案還包括將俄最大銀行俄羅斯儲蓄銀行排除出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系統(SWIFT),禁止3家俄國營媒體在歐盟落地與傳播,以及對部分俄公民施加更多禁令與限制。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推特“官宣”禁油令
一、姍姍來遲且部分禁油:一致對俄之難處
這一共識的達成,發生於5月30日至31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成員國峯會期間。深夜出爐的結果,出現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呼籲歐盟各國“團結”之後,也被部分歐洲領導人和西方媒體視為歐盟展現了難得的“團結”。事實上,這一“團結對外”,不僅難得,而且實屬姍姍來遲、來之不易。
自今年2月底俄烏衝突全面爆發至5月初,歐盟共對俄羅斯發起了五輪制裁,持續加碼,涉及能源、金融、進出口、科技等多個領域,但始終未能通過針對俄羅斯經濟命脈的戰略能源——石油與天然氣的禁運制裁決議。5月4日,歐盟委員會終於提交了第六輪對俄製裁措施提案,旨在今年年底前徹底淘汰俄成品油,實現對俄羅斯石油的完全禁運。
然而,第六輪制裁的通過並不順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保加利亞等中東歐國家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度偏高,從一開始便對於俄能源領域的加碼制裁存在異議。據泛歐新聞媒體“歐洲動態”(Euractiv)5月初報道,除了部分中東歐國家,希臘和塞浦路斯也反對歐盟禁止海運供應的俄羅斯石油。對此,該媒體認為第六輪對俄製裁方案“打開了歐盟的潘多拉魔盒”。
正因為如此,在5月16日的歐盟外長會議上,各成員國未能就第六輪制裁提案達成一致,“禁油令”的實施未能如期實現。儘管當時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親臨布魯塞爾會場,也無法阻止以匈牙利為典型代表的國家堅持強烈反對意見。
到了5月30日,會議上升到成員國領導人峯會的高度。再談“禁油令”時,歐盟委員會也做出了讓步,將“全面禁油”改為“部分禁油”,即暫不禁止通過管道供應至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的俄羅斯石油。這也應和了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彼得之前的表態,被視為歐盟為了安撫匈牙利而做出的妥協。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閹割版的海運禁油令限制了目前三分之二的俄羅斯石油供應。然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指出,實際上俄對歐盟出口石油的禁止範圍可達到九成,因為德國和波蘭已經表態將在今年年底削減、擺脱管道供應的俄羅斯石油。剩下約10%的俄羅斯石油,仍在通過“德魯日巴”(意為“友誼”)輸油管道南線輸送,供應至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
“德魯日巴”管線建於1960年,如今涵蓋了匈牙利65%的石油供應,該國85%的天然氣也需從俄羅斯進口。5月30日達成閹割版“禁油令”協議後,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難掩喜悦之情,聲稱這是匈牙利的“勝利”,標誌着該國“挫敗了歐洲理事會禁止匈牙利使用俄羅斯石油的提議”。
由此可見,沒有此番大打折扣,歐盟27國連姍姍來遲的“一致對俄”也難以實現。即便達成了閹割版的禁油共識,也難掩共識之下不同成員國在制裁問題上的異議與矛盾。
雖然匈牙利政府認同油氣來源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也致力於實現這一目標,但在匈方看來,妥協方案顯然沒有滿足其全部訴求。歐爾班抱怨道,妥協方案只是概述了歐盟該如何擺脱對俄化石燃料的依賴,並沒有就歐盟“如何為中歐內陸國家提供資金、確保能源供應”給出足夠的細節。近期,匈牙利提出當前需要7.5億歐元,以投資延伸至克羅地亞的輸油管線,並升級兩家煉油廠,由市場價格較低的烏拉爾原油轉向更貴的布倫特原油。
但歐盟在支持克羅地亞輸油管線延長的同時,對於匈牙利要求的大額資金猶豫不決,因為貿然給匈牙利的煉油廠提供補助,可能違反歐盟的競爭規則。除了匈牙利,隨着對俄“禁油令”逐漸落實,勢必更加高企的布倫特原油價格,也將引發部分其他歐盟國家的連鎖反應。屆時,“一致制俄”的持續性將面臨現實的挑戰。
二、禁油令之後的歐洲:制俄成功還是難以為繼?
對於歐盟而言,通過第六輪制裁決議可謂痛下決心。顯然,這是一個既能進一步增加俄羅斯經濟壓力,又會對歐盟自身構成陣痛的決定。對於歐盟來説,這一制裁的持續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禁油令”的經濟壓力對俄作用幾何,以及歐盟能在多大程度上承受與俄能源脱鈎的代價。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俄羅斯第一大出口行業,油氣出口是俄羅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在對外出口中,高達一半的俄羅斯石油輸送至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而歐盟國家便佔據了這個“富國俱樂部”半壁以上江山。除了前文提到的幾個中東歐國家,德國、荷蘭和波蘭更是OECD國家中最主要的俄原油進口國。換言之,一旦以歐盟為代表的西方世界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俄羅斯幾乎不可避免收入鋭減,經濟下行壓力劇增。
就在歐盟峯會通過“禁油令”的同時,據BBC報道,在國際制裁、經濟壓力和戰場消耗多重因素疊加作用下,俄羅斯經濟狀況甚至難以支撐其軍事產能需求,俄軍前線所需的軍事裝備更新與供應面臨嚴重缺口。
巧合的是,在此次歐盟特別峯會召開之前,英國路透社剛剛援引了18位經濟分析人士在5月底做出的預測,調低了俄羅斯經濟縮水的預期,預估今年俄羅斯經濟將縮水7.6%,全年通脹率達到16.4%。相比於俄經濟發展部和國際組織先前的預測,俄經濟惡化情況顯得不那麼嚴重,但也屬於近30年來最糟糕的單一年度經濟表現。
市場預測動態波動頻繁,“禁油令”之後,國際市場更難看好俄羅斯經濟。儘管部分俄政府人員已經揚言俄羅斯將找到新的替代客户,但就能源消費需求而言,其他國家很難替代、彌補歐洲老牌發達工業國家的石油進口體量。可以預見的是,“禁油令”對俄羅斯的經濟殺傷力不久將初現成效。
與此同時,石油禁運開始實施後,就自己要付出的代價而言,歐盟各國能承受多久,能否如期找到俄羅斯石油的替代方案,也將決定其制俄效果。
按照目前的計劃,在資金到位的情況下,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要到2024年才能完成煉油設施升級,徹底擺脱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其他歐盟國家將在未來六個月內停止進口俄羅斯原油,在今年年底前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產品。考慮到希臘、馬耳他和塞浦路斯三國提出的顧慮,在歐盟對俄石油船運禁令落地之前,歐盟將禁運過渡期從一個月延長至三個月。
歐盟稱其“禁油令”的目的在於迫使俄羅斯無力繼續其“特別軍事行動”,從而不得不從烏克蘭撤軍。無論俄羅斯未來數月內是否會撤軍,對俄石油進口一定程度的減量,足以讓歐盟各成員國感受到顯著壓力。
歐盟統計局(Eurostat)數據顯示,2021年歐盟約四分之一的石油自俄羅斯進口,數量與第二、三、四大進口國(挪威、美國、利比亞)的總和相當。具體到歐洲各國,最近申請加入北約的芬蘭及波羅的海國家拉脱維亞超過九成的石油從俄羅斯進口,德國、意大利、波蘭有近半石油依賴俄羅斯進口。近期,俄羅斯正以能源“盧布結算令”、提升關鍵利率等手段穩定盧布並緩解通脹,而歐洲國家正在面臨着能源價格高企和通貨膨脹壓力。
2021年歐盟石油進口來源國及各自佔比
歐盟達成對俄部分石油禁運令的當日,本就持續上升的布倫特原油市場價格於5月31日達到每桶123美元,創下兩個月以來新高。與此同時,汽油價格在歐盟和英國也分別超過了每升2歐元和1.8英鎊。在能源價格飆升的影響下,歐元區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在今年5月進一步提高至8.1%。
此前,由於油價高企、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影響基本民生,歐洲各國的不滿甚至成為了法國大選和英國地方選舉的重要議題,各國政府竭力採取多種手段仍難以緩解問題。
一旦“禁油令”持續一定時間,給歐盟各國造成的能源價格上漲與通脹壓力令社會和民眾難以忍受,而民間更加強烈的不滿傳導至各國政府,這些國家的領導人能有多強的定力繼續堅持對俄石油禁令,可能會打一個問號。進一步説,徹底與俄羅斯這個主要能源出口國脱鈎,而寄希望於其他國家擴大出口作為替代,是促進還是削減了能源供應多元化,也有待時間的檢驗。
除此之外,油氣供應是否為事關歐盟制裁俄羅斯的唯一阻礙,也很難一概而論。且不説仍未放棄在俄烏之間居中協調、期待與俄和平解決爭端的法德兩國,歐盟近期最大“刺頭”匈牙利在處理對俄問題上的“特立獨行”,也不只是因為油氣供應。
由於烏克蘭外喀爾巴阡州15萬匈牙利族人的現實問題,匈牙利與烏克蘭的歷史領土糾葛,以及匈牙利國內(尤其是執政黨青民盟支持者)的“親俄反烏”基本盤,歐爾班不僅在歐盟制俄援烏問題上表現不甚積極,甚至還是戰火點燃後唯一一個公開批評澤連斯基的歐盟國家領導人。
而他在近期宣佈實施“戰時緊急狀態”和多次阻撓對俄“禁油令”,也被青民盟的前黨員伊斯特凡·海格杜斯解讀為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傳遞的信號,即在歐爾班眼中,俄烏衝突“僅僅發生在兩個主權國家之間”,匈牙利與此無關,普京在歐盟陣營內部“還有朋友”。
閹割版的第六輪制裁,究竟是在落實之後難以為繼,抑或是真能達到制俄援烏的效果,與其説考驗的是俄羅斯當下的實力與定力,不如説更考驗歐盟自身的定力和凝聚力。
(胡毓堃,中國翻譯協會會員、國際政治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