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70年風雨兼程!《我們的腳步》是如何出爐的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綜合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

9月26日至30日,本報連續五天推出120個版的特刊《我們的腳步》,以慶祝《北京日報》創刊70週年。這既是重温初心,更是激勵未來!與首都發展同行,見證國家的盛世華章,解決市民的急難愁盼,特刊彰顯了黨報的紅色基因,展示了我們從未停下變革和創新的腳步,也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從特刊策劃啓動至今,歷時112個日夜,這期間的故事多多——

從《初心》中領悟黨報初心

經濟新聞部

《北京日報》創刊70週年是報社的一件大事,經濟新聞部孫杰、趙語涵、陳雪檸、馬婧、楊天悦、潘福達、袁璐7名年輕記者有幸參與其中,在深入學習社史的過程中,提升了對黨報職責使命的認識。

本次特刊,我們部門承擔《初心》8個版的內容製作。6月中旬啓動策劃以來,查找資料、梳理提綱、稿件採寫、版面製作都在繁忙的採訪間隙穿插進行。期間,重聚煙火氣消費復甦觀察系列報道和視頻製作、機器人大會、HICOOL創業大賽、服貿會等重頭報道任務密集,記者們見縫插針詳細梳理歷史報道和相關社史資料、理論文章,三位部門主任也幫助記者反覆調整、優化稿件思路,趕在服貿會舉辦前完成了版面初步製作,服貿會結束後又進一步精細打磨,從照片篩選、版面優化,到標題、文字、標點符號、圖説的反覆推敲,程序之複雜、任務之繁重超出我們預想。

第一遍彩樣提交學梅總後,以為應該沒啥可改的了,反饋回來的版樣卻成了“大花臉”,夜班檢校也發現了不少疏漏,從中可見北京日報採編團隊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記者多次在晚上10點左右到報社6層修改版面,看到版工、編輯、檢校忙得熱火朝天的場景,內心非常震撼。清樣當晚,8個版面的清樣任務主要交給楊天悦承擔,實習記者夏驊配合。又經過好幾輪修改調整,直到深夜11點半終於完成。兩位姑娘特別開心地表示,不僅完整體驗了夜班編輯的工作流程,還吃到了傳説中的夜宵。

特刊的採寫和製作過程,讓年輕記者收穫滿滿。“翻開不同年代的報紙版面,北京日報的一篇篇報道,見證了國家的發展歷程,記錄了首都北京的深刻變化,我也深刻認識到記者作為時代記錄者的使命和責任。在未來的日子裏,我也會繼續認真對待這份事業,帶着不變的初心,跟隨北京日報的發展步伐不斷成長。”馬婧表示。

“這次撰寫特刊稿件的過程中,我通過閲讀過去70年來各個重大時間節點的重點理論文章,對黨的思想政治綱領進行了一次系統性的學習,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禮。”通過特刊版面製作,楊天悦對黨報工作性質有了更深刻了解。她表示,一直以來都覺得寫完稿子就大功告成,這次才直觀體會到,一篇報道從完稿到順利刊發,中間還需要美編、版工、校對、檢查等多個工種的深度協同配合。黨報的特殊地位,決定着記者的日常報道要盡最大可能避免差錯,以後在寫稿過程中會更加註意從源頭把好關,為後續編輯環節減輕工作量。

與北京日報《同行》做時代潮流的引領者

城市新聞部

由城市新聞部承擔的《北京日報》創刊70週年特刊之《同行》,從策劃到採訪、拼版,特刊的製作過程,也是我們對社史的學習過程。

城市部記者都是“80後”“90後”,少有人瞭解北京日報社早年的歷史。在此次對社史素材的翻閲、梳理過程中,大家無數次驚訝,無數次感嘆。

用三五百字寫人物,記者代麗麗的第一反應是“開什麼玩笑?300字還不夠開個頭呢”。可在90年代初期,我們的前輩只用300至500字的篇幅,就能生動寫出一位科學家的偉大成就和高尚情操。拜讀30年前《北京日報》“科技之星”欄目的作品,可謂是大開眼界,筆墨精練,語言生動,既無泛泛之談,又沒有陳詞老調;不求高大全,只抓住人物最亮的那個點,深厚的功力和高超的技法值得我們學習。

張楠、王天淇、任珊、李博、王琪鵬等記者在查閲老報紙後瞭解到,早在1955年,《北京日報》就刊發了“垃圾分類”的報道,於60多年前掀起垃圾分類熱潮;1984年,《北京日報》發起“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活動,短短8天就收到了全國20多個單位、40多位個人的贊助款40萬元,要知道,這在上世紀80年代絕對算得上一筆鉅款;1994年,《北京日報》又舉辦公廁設計大賽,讓北京市民首次接觸到“公廁革命”這個新鮮詞。所以説,《北京日報》不止是時代的記錄者,他始終帶着思考去觀察,做城市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甚至是時代潮流的引領者。

梳理到近年來的報紙,不管是發起認領斑馬線活動,還是組織我家街巷最美麗的評選,孫宏陽、駱倩雯等記者都曾經親身參與。此次製作特刊過程中,重温當時組織這些活動的背後故事,大家也深感欣慰,我們將北京日報的使命與責任繼續傳承。

歷時幾個月的特刊製作終於結束,所有部門一共40個版,感謝美術部付老師、大表哥焦劍在我們一遍遍調換照片的折磨下,精彩創意仍不斷;感謝檢校部門耐心配合我們這種不懂清版流程的“小白”;也感謝一起奮戰的其他部門小夥伴的互相扶持。

過程很折磨,但收穫很多。70年,風雨兼程,70年,波瀾壯闊。北京日報社經歷過輝煌,也經歷過磨難,留下了一批經得起時代檢驗的作品。身為其中的一份子,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在這新時代的偉大變革中,我輩願為之努力,不令“北京日報”失色。

提前祝北京日報社70歲生日快樂!祝報社越來越好!

《見證》“報人精神” 我們將繼續傳遞下去

政法新聞部

北京日報創刊70年紀念特刊《見證》版組由政法部負責策劃及採寫工作。我們對70年間最有代表性,且“日報人”參與度較高的歷史事件進行了梳理篩選。政法部的小夥伴絕大多數曾是“晚報人”,查閲老報紙,也是對《北京日報》歷史增進了解的過程。而在尋人採訪中,採訪對象都是報社的領導、同事,溝通起來格外順暢。

安然採訪到了老報人範三成,提及當年,範三成彷彿又重回青年時光。他在採訪臨近結束時説:“新聞記者也是改革開放大潮裏的一朵浪花,我們沒有辜負火紅的八十年代。”在對1998年赴哈爾濱抗洪一線的特派記者劉連樞及三次參與地震救災報道的王東亮的採訪中,讓孫瑩感觸最深的是,兩位記者對曾經的採訪見聞記憶猶新,並從中獲得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受益終身。記者冒着危險深入災區,記錄下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給社會留下一份可貴的精神財富,特別能彰顯這個職業的使命與榮耀。

張宇在採寫中感受到,《北京日報》在一次次大典中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不管媒介技術如何發展,《北京日報》初心不變。林靖梳理了當年迎接香港、澳門迴歸報道的一幕幕場景,字裏行間抒發了中國人民萬眾歡騰的喜悦心情。無論是報紙上堪稱重量級的報道,還是世界典藏級別的“雙奧”會刊的創辦,《北京日報》都為“雙奧之城”的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張蕾為自己能以記者的身份親身參與、親眼見證“雙奧之城”感到榮光。

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對徐慧瑤來説,是一段並不熟悉的歷史。但從一篇篇“豆腐塊”裏,可以讀到為迎接第一次在中國舉辦的世界性大會,人們全力以赴、全情投入,社會各界熱忱探討婦女議題,前所未有地關心婦女權益。我們在見證重大歷史事件的同時,也見證了不同時代人民的思想觀念與精神風貌。而讓高健感受最深的是“抗疫精神”與“報人精神”的交相輝映,從非典到新冠,一代代日報人義無反顧走入重症病房、投身一線,記錄下白衣天使的無私奉獻與獻身精神,呈現出全民聚力、無畏瘟疫的偉大品格。

翻看過去,書寫報紙的人,70年風雨兼程,70年薪火相傳。我們也堅信,這份“報人精神”將繼續傳遞下去,創造一個又一個的“日報輝煌”。

《同心》裏的數據是一篇篇數出來的

羣工內參部

長達三個多月的《北京日報》創刊70週年特刊採寫編輯過程,對我們而言既是一次難得的業務鍛鍊機會,更是非常珍貴的深入學習日報歷史傳統的機會。

今年6月,羣工內參部接到《同心》的採訪編輯任務,其中幫問、關情兩個版面的內容組織由陳聖禹承擔,雖然他已經入職多年,在此之前曾參與過多次特刊以及冬奧會、冬殘奧會會刊的採編工作,但是要將北京日報70年為民答疑解惑、枝葉關情的內容濃縮在兩塊版上,歷史資料梳理量之大,讓人着實有些犯難。

我們“啃”下所有能找到的文獻資料,《北京日報60年大事記》《北京日報60年紀念文集》《京報華章》《改革開放中的北京日報社》《創刊60年特刊》《創刊65年特刊》……部門為此開了多輪頭腦風暴會,同事們集思廣益,互相啓發。對於日報70年曆史來説,我們還“太嫩”,對於前輩的事蹟知道得太少。學梅總帶着我們一一回憶日報歷史上值得稱頌的姓名、報道、事件,甚至還找出從沒見過報的珍貴照片,讓我們大開眼界。

三個月裏,只要一有工夫,大家就會登錄京報集團報刊文獻數據庫,翻遍了日報的民生欄目和相關報道,不僅統計各欄目的時間跨度、報道數量,還篩選出要重點挖掘的報道,再聯絡當時的記者編輯進一步採訪。《同心》裏那一句“70年來,北京日報共刊發民生服務監督報道2萬餘篇”的數據,可以説就是一篇篇數出來的。

最令人震撼的是,1997年《每天幫您辦好事》欄目共收到7000餘封讀者來信,且每篇報道都附有後續的追蹤。對每個問題都要一追到底,前輩們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北京日報為民服務的好傳統,我們這一代日報人要繼續傳承發揚!

《鼎新》聚焦我們走過的日子

文化新聞部

“8月22日12點前是最後截稿時限!”為完成計劃於國慶前推出的《北京日報》創刊70週年特刊,文化部承擔報道任務的小夥伴們從三個多月前就開始積極準備,於清樣前一個月已經完成稿件,給後續拼版精打細磨留足了時間。

在文化部工作羣裏,第一條關於特刊的消息是賈主任發出的,6月中旬她開始學習社史,驚訝發現,原來從1957年北京日報就首創了評選最受歡迎國產影片和演員的活動,當年獲獎的五部電影分別是《董存瑞》《春》《秋》《為了和平》《平原游擊隊》和《祝福》。這條消息讓小夥伴一下燃起了熱情,想要探究報社過往70年的足跡。

從《北京日報》1952年在設備簡陋,勉強維持日印3萬多份報紙的艱難條件下創刊;到1990年實現報紙的激光照排、膠版印刷,建成亞洲最大印務中心、報紙文獻資料數字化、在互聯網上發行電子版;再到2014年起,京報集團進入了新媒體領域多樣化探索階段,一大批有影響力的微博、微信公眾號相繼問世,隨着北京日報客户端上線,京報集團新媒體矩陣在網絡輿論場的整體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日益增強出新。

“鉛與火”“光與電”“數與網”,北京日報帶動京報集團開啓了一個變革時代。2019年,京報集團着手生產關係變革,確立全天候融媒體採編流程,中央廚房建成並投入使用。未來已來,我們的新媒體矩陣還在不斷壯大,新一代年輕記者正在以嶄新的方式經歷、記錄、見證北京這座偉大的城市,而老一代記者回首自身的深刻轉型,在那些過去的歲月裏,有很多很多讓人熱淚盈眶、備受鼓舞、榮耀欣喜的親身經歷。

説來有趣,我們的採訪是交叉進行的。部門最年輕的兩位“90後”記者高倩、王廣燕負責採寫歷史部分,邱偉、李洋兩位資深記者負責採訪變革成就的最前沿,韓軒、李夏至兩位中生代記者則採訪他們親歷的近十年來報社在新媒體領域的發展成就。每個記者在採訪過程中,都有他們似乎熟悉卻又非常陌生的部分。

金力維第一次負責拼版,就接下八個版的任務,她最深刻的感觸無疑是《北京日報》出版前各部門毫無懈怠的緊密配合。當鮮活的文字落在紙面,即將被印刷成報紙前,嚴格的流程與精益求精的態度都是必須的,這與今天爭分奪秒的新媒體速度不可同日而語,但正是這套嚴格的流程保證了報紙能夠經歷時間檢驗,具有記錄歷史的特殊價值。

這份特刊是報社70年曆史的梳理,文化的傳承,是我們的財富!祝願北京日報基業長青!

來源:北京日報嘚吧嘚

流程編輯:tf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