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樟樹(二十):樊城堆遺址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張宣 王丹

編者按:樟樹,因樹而得名,因酒而立市,因藥而揚名,因鹽而聞世,總面積1291平方公里,總人口62.8萬,常住人口48萬。這裏歷史悠久,公元前221年建新淦縣,公元938年建清江縣,1988年撤清江縣設樟樹市;這裏文化厚重,新石器文化、青銅文化、道教文化和藥文化在這裏孕育成長。如今的樟樹更以其鮮明的經濟特色和雄厚的經濟實力雄踞贛江之濱,2013年被授予中國藥都稱號,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先後獲得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百強縣市、全國幸福百城、中國縣域產業集羣競爭力百強縣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級市等國家級榮譽稱號。我們特開設《你所不知道的樟樹》專欄。本專欄由中共樟樹市委宣傳部和人民日報客户端江西頻道共同主辦,有關內容已由樟樹市史志辦、市博物館等單位審核。

今天請看第二十篇:樊城堆遺址

樊城堆遺址是江西贛江——鄱陽湖水系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位於樟樹市區西南約24公里,劉公廟鎮廟下村東側,雌溪上游,與地處肖江上游的吳城商代遺址,相距僅六、七公里。據清同治九年《清江縣誌》記載:“樊城樊將軍舊宅”,是以得名。

你所不知道的樟樹(二十):樊城堆遺址
樊城堆遺址是1975年距該遺址幾華里的橫塘村,出土了著名的商代龍足虎耳青銅鼎後,清江縣(現樟樹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在擴大調查範圍時發現的。1977年、1978年和1980年,縣博物館、省文物工作隊、中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先後三次考古發掘,出土文物豐富。堆積層次自上而下有七個文化層,第三層至第七層,是早期堆積的下文化層,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一至二層,是晚期堆積的上文化層,屬於商周時期青銅文化堆積。

樊城堆遺址下文化層的文化內涵與築衞城遺址下文化層屬同一類型,是贛江中下游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80年代初,江西省開展大規模文物普查,在贛江中下游—鄱陽湖水系地帶,有目的地開展考古工作,新發現併發掘了一批同類型古文化遺址。通過對大量發掘資料的整理,以及多方面分析排比和研究,考古專家們認定,樊城堆類型文化遺存,是江西新石器時代晚期,廣泛分佈於贛江—鄱陽湖水系的一支土著文化,其南限已達贛州于都,北界已到長江邊緣,與新餘的拾年山、九江的神墩、永豐的尹家坪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也屬同一類型,因此考古界將這類古文化遺存正式命名為樊城堆文化。它與周邊湖南東部的岱子坪、廣東北部的石峽等新石器時代遺址關係密切。

樊城堆遺址高出周圍稻田1至3米,南北長124米,東西寬101米,周長380米,面積1.2萬餘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2至4米,是一處典型的土墩遺址。出土的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錛、石鏟、石刀、石鏃、網墜、陶紡輪、石鑽、礪石等;生活用具有杯、盤、碗、缽、豆(即高圈足盤)、罐、壺、水缸等;陶炊器有盤形鼎、罐形鼎、釜形鼎、壺形鼎等;製陶窯址和陶拍、陶墊均有發現,製陶方法有手製、輪制、泥條盤築;陶器紋飾的裝飾工藝,多系刻劃、壓印、剔刺,其紋樣達40多種;還有彩繪、鏤孔等裝飾藝術;遺蹟有房屋、灰坑、陶窯、墓葬等。

你所不知道的樟樹(二十):樊城堆遺址

從出土的文物來看,樊城堆遺址的社會經濟形態是以農業為主,捕魚狩獵為輔的生產形式,同時也發展了製陶和紡織手工業,過着“男耕女織”的生活。

樊城堆遺址的發掘對探討江西古文化遺址的分期、分類、分區,研究江西古代史和周邊古文化的關係以及江西考古學文化的編年序列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價值。1987年,樊城堆遺址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審籤:鄭少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3 字。

轉載請註明: 你所不知道的樟樹(二十):樊城堆遺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