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專訪世界氣象組織官員:氣候變化增加了極端天氣的頻次和強度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綜合

新京報訊(記者 欒若曦)中國北方遭遇暴雨、歐洲中西部發生洪災、北美地區被熱浪裹挾。

今年以來,全球範圍內極端天氣事件多發。

除頻次上升外,值得注意的是極端天氣事件的劇烈程度。

河南鄭州發生了其有記錄以來的最強降雨;德國總理默克爾稱德國洪災的破壞“超現實”,“在德語中找不到一個可以描述此次災難的詞”;北美多地更是連續幾天打破其歷史高温紀錄。

7月22日,新京報記者專訪世界氣象組織(WMO)亞洲和西南太平洋區域辦公室主任本·丘吉爾(Ben Churchill),解讀全球極端天氣事件之間的聯繫。

世界氣象組織亞洲和西南太平洋區域辦公室主任本·丘吉爾(Ben Churchill)。世界氣象組織是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是負責研究天氣、氣候以及水資源的權威機構。圖/領英網站

本·丘吉爾指出,近期,北半球天氣受到“急流”影響,整個北半球的天氣模式都出現了不尋常的“行星波模式”。在應對災害方面,本·丘吉爾認為,中國在減少和管理災害風險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政府的努力挽救了許多生命。由於氣候變化仍將持續,人們需要做更多工作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近期北半球天氣受到“急流”影響

新京報:近期全球發生的極端天氣事件,例如中國北方暴雨、歐洲洪災以及北美熱浪,它們背後有着怎樣的聯繫?

本·丘吉爾:從大氣環流的角度來看,近期北半球的天氣受到所謂“急流”(Jet Stream)的影響。“急流”就是指在高空快速移動的氣流,自西向東吹,當大氣中的暖空氣團和冷空氣團相遇時就會形成“急流”。

“急流”會將天氣系統輸送到整個半球。當“急流”變弱時,它會變成波浪狀,暖空氣被帶到北方,冷空氣被帶到南方,它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形成“阻斷模式”(blocking weather patterns),由此導致熱浪或者洪水的發生。

今年,整個北半球的天氣模式都顯示出了不尋常的“行星波模式”(planetary wavy patterns),這就給多地創造了形成“前所未有”的熱浪、乾旱、寒冷及潮濕的條件。

極端天氣事件因為全球變暖而變得更加糟糕

新京報:在全球極端天氣事件背後,氣候變化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本·丘吉爾:其實,極端天氣事件總會發生。不過,全球研究表明,正是由於氣候變化,世界各地發生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越來越高,劇烈程度也越來越強。所謂“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事件正在變得越來越頻繁,尤其明顯的是,熱浪和強降雨事件頻發。

許多單一極端天氣事件也被證明,它們因為全球變暖而變得更加糟糕。例如,困擾北美地區的熱浪,一個由頂尖氣候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完成了快速歸因分析,研究指出,如果沒有氣候變化的影響,美國西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區幾乎不可能出現破紀錄的高温。

再以強降雨事件為例,隨着大氣變暖,大氣也會保持更多水分,這就意味着,暴風雨期間會下更多的雨,增加洪水的風險。

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人類對強降雨事件的影響,有時也與其他主要氣候影響如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現象(ENSO)共同作用。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其第五次評估報告中指出,從長期來看,隨着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上升,全球降水的增加幾乎是肯定的。全球平均降水量每攝氏度的增長速度將小於大氣水汽的增長速度。

除氣候變化外,人類居住區域導致陸地表面改變是影響極端降雨事件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導致極端降雨可能會引發嚴重的洪水。

新京報:未來極端天氣事件會越來越多嗎?

本·丘吉爾:根據大氣中創紀錄的温室氣體濃度,氣候變化將在未來幾十年一直持續下去。過去5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5年。我們預計這一趨勢仍將持續下去。我們將看到更多的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由此也將造成更多的經濟損失。

中國在減少和管理災害風險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新京報:面對逐漸增多的極端天氣事件,政府與民眾應該如何應對?

本·丘吉爾:事實上,中國在減少和管理災害風險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氣象局是全世界最早建立多災害預警的機構之一,正是由於中國政府的這些努力,許多生命才得以挽救。

目前,世界氣象組織正在推廣基於天氣影響的預測,即不僅預測天氣將是什麼樣子,而且預測天氣將帶來哪些影響。

對於民眾來説,最重要的是人們需要關注所有的天氣預警和警告,並在應急響應時遵循正確的程序。

面對氣候變化,不僅要應對,也要適應

新京報:針對持續的氣候變化,人們又該採取何種措施加以應對?

本·丘吉爾: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反覆強調的,我們需要做更多工作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加強氣候行動的決心,落實《2015—2020年仙台減輕災害風險框架》,減少災害風險。

在新冠疫情之後,我們強調要比之前更加綠色環保(Grow Back Greener)。我們需要通過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來應對氣候變化,我們還必須適應氣候變化,其中改進多災害早期預警系統是非常重要的適應工具。

新京報記者 欒若曦

編輯 張磊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