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日,美國參議院將正式啓動對前總統特朗普的第二次彈劾審判。特朗普面臨的指控是涉嫌煽動1月6日發生在國會山的騷亂。美國輿論普遍認為,由於共和黨參議員大多反對彈劾特朗普,特朗普最終被定罪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有美國媒體不禁發問:對特朗普的審判究竟是要追究其“嚴重罪行”,還是説只是一場“政治大戲”?
倘若彈劾進程不出現戲劇性變化,按照目前的腳本走下去,更有可能是一場政治大戲。特朗普是美國曆史上唯一兩次受到彈劾審判的總統,而且是在卸任後仍然面臨審判。這幕大戲對特朗普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
然而,對美國及其民主制度來説,情況可能剛好相反。有美式民主的擁躉認為,對特朗普的第二次審判是必不可少的“民主宣泄”,希望藉此表明特朗普的此類行為“不會逃脱民主的控制”,進而向美國社會和全世界傳遞“美國製度依然牢固”的信號。這些人的願望固然美好,但恐抵不過殘酷的現實。
首先,對特朗普的彈劾審判將會加劇美國社會的撕裂。
特朗普輸掉了2020年美國大選,但他的得票數超過7380萬張,是美國曆史上獲得第二高普選票的候選人,僅次於這次當選的拜登。這同時意味着,特朗普創造了最高票落選總統的紀錄。在大選失敗後,特朗普為推翻大選結果成立的“拯救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在2020年的最後5周時間裏籌集到大約3100萬美元,與他本人在2020年早些時候的連任競選中的籌款能力相當,這表明其仍是重量級的政治玩家。
即便在1月6日國會山騷亂後,特朗普的聲譽受損,但是他依然有着不可忽視的民意基礎。就連向來與特朗普不睦的《紐約時報》也承認,對特朗普支持者而言,二次彈劾證明了他們堅信的一切,即“多年來一直對特朗普懷有敵意的華盛頓對他的不公平待遇到達了頂峯,現在他們試圖一勞永逸地終結他的政治生涯”。當初國會山騷亂的發生,實質上就是美國“怨恨政治”的一次發泄;如今對特朗普進行第二次彈劾審判,只會加深特朗普鐵桿支持者的怨恨情緒。
其次,對特朗普的彈劾審判將加劇美國“核心價值”的爭議。
首當其衝的是被視為美國國本的憲法。據報道,特朗普律師團隊將以此次審判違憲作為辯護策略的核心,論證特朗普並沒有煽動暴力,其反對大選結果的言論受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辯護律師還將着力論述,對已卸任總統進行彈劾審判本身就違憲。而對此舉是否合乎憲法,美國法學界也莫衷一是。
除了憲法制度外,此次彈劾審判還牽扯到民主選舉、反對暴力、言論自由等所謂的美國“核心價值”。不管最終結局如何,美國政界、乃至整個社會都會形成壁壘森嚴的兩大陣營,無法接受對方的主張。對於美國憲法的合理性、民主選舉的公正性、反對暴力的嚴肅性和言論自由的邊界性,對特朗普的彈劾審判不僅無法就此在美國社會形成最大公約數,反而會加劇美國民眾認知上的混亂與分歧。
第三,對特朗普的彈劾審判將凸顯美國兩黨政治的醜態。
儘管預計會有共和黨議員倒戈,但對特朗普的彈劾審判,依然會是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兩黨對決。民主黨人對卸任總統發起彈劾,更多的動機還是出於“政治追殺”,即便不能終結特朗普的政治生命,也希望將特朗普的政治名聲徹底搞臭,讓他難以東山再起。至於共和黨,也無意於維護正義。即便特朗普有煽動暴力之嫌,大多數共和黨人也對特朗普的政治影響力和羣眾基本盤心存忌憚,不願與其決裂。
政治是眾人之事,理應集合眾人之力量,從政者也應努力爭取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然而,在美國兩黨制的制度設計中,政治變成了維護政黨私利的工具,最終淪為兩黨惡鬥。出於一黨之利、甚至是一己之私,兩黨議員不問是非、不顧蒼生,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阻止而阻止,上演的無疑是活脱脱的政治鬧劇。
美國製度到底好不好,美國民眾最有發言權。美聯社與芝加哥大學全國民意研究中心最近進行的調查發現,只有16%的美國受訪者説,民主運作良好或非常好。即將登場的彈劾審判,看似是要對美式民主進行一次自我糾錯,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鑑於所謂的“民主燈塔”早已黯然熄滅,美國在世界的形象早已跌至新低,即將上演的彈劾審判大戲對美國侮辱性不大,但傷害性極強!
來源: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