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在失去左腿的日子裏仍然愛美,鞋櫃裏有幾十雙高跟鞋
“那時候還不到4歲,和同齡的幾個小朋友在路邊追逐,然後不小心被推倒在路邊,迎面駛來的大貨車軋斷了左腿,現在過去了二十多年,已經慢慢適應了拄拐出行的生活。”貴州姑娘劉文燕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截肢後,枴杖儼然成了自己另一條腿。
12月3日,是第三十個“國際殘疾人日”。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數據,中國有8500萬殘疾人。
劉文燕在貴州梵淨山。受訪者供圖
劉文燕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可能是由於太小的緣故,並沒有太多的感受就已經適應了拄拐的生活。“在學校裏還會跟其他小朋友追逐打鬧,就是打架的時候追不上人,容易摔倒,腿會磕破,破了又結痂,結痂後又磕破。”劉文燕笑着説。
在失去左腿的日子裏,劉文燕收穫的更多是樂觀的心態。她尤其喜歡穿搭,最愛穿的是高跟鞋,在她的鞋櫃裏面,有幾十雙高跟鞋,用她的話來説,“女孩子嘛,都比較愛美。”
與劉文燕相似,80後廣西姑娘歸玉娜在七歲那年失去了右腿,但是在後來的日子裏並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積極心態,慢慢成長為一名在世界級大賽多次獲獎的職業運動員。
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的歸玉娜從小性格就十分要強。“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能堅持到今天,成為一個職業運動員,因為全靠我的媽媽一直支持着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歸玉娜説。
歸玉娜。受訪者供圖
歸玉娜十分熱愛體育運動,從小就有運動天賦。“我們80年代那個時候,女孩子都比較喜歡跳繩,跳皮筋,那時就覺得自己跳得蠻高的,覺得自己的彈跳還可以。”
17歲那年,正上初三,歸玉娜被殘聯選拔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正式開啓了自己的運動員生涯。歸玉娜回憶,“當時正在教室上課,教導主任突然把我叫了出去,心裏還咯噔一下,以為做錯了什麼,然後讓我填一張表,才知道是殘聯在選拔運動員。”歸玉娜説,“我當時馬上就答應了,因為跳高,跳遠,乒乓球,羽毛球這些運動就是自己的興趣所在。”
在20年的運動員生涯中,歸玉娜一直在不斷進步。從拿下第一塊中國殘運會金牌,到走上雅典殘奧會,再到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手,歸玉娜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心酸和淚水。2015年,歸玉娜獲評“全國勞模”稱號,這個80後姑娘的傳奇故事一直在續寫。
相比之下,另外一位殘疾人士的故事更顯艱難。黃文林(化名)是一位盲人按摩師,從小就失明的他一度很迷茫,“瞭解到同齡的其他人都慢慢上學,工作,結婚,我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
比起先天失明,後天失明讓黃文林猝不及防。黃文林回憶,“上小學的時候,眼睛開始不舒服,病情一點點加重,行走困難,看不清楚東西,到後來完全失明,那時候覺得天都塌了。”
幾經輾轉,黃文林進入到特殊教育學校學習按摩和針推專業。畢業後的他自己開了一家盲人按摩店,每天接待二十多位顧客。“現在按摩店每天的生意都不錯,有很多熟客經常來,口口相傳顧客也越來越多。”
現在的黃文林,還會熟練地利用讀屏軟件使用手機,刷短視頻,微信聊天,發朋友圈,在每一個稀鬆平常的日子裏,黃文林的線上社交與普通人並無二致。
與劉文燕、歸玉娜、黃文林一樣,全國8500萬殘疾人士每天都在過着普通平常的日子,經歷過掙扎沉浮後的歲月,成為他們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然後一點一點沉澱,平靜地生活。
(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