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駁虎:俄羅斯被逼攤牌,歐洲新冷戰開始
文/鳳凰新聞客户端榮譽主筆 唐駁虎
核心提要:
1.這次所謂的“烏克蘭危機”有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去年9月到今年2月15日,俄羅斯像往年一樣例行在邊境增兵,但美國反客為主,放開輿論瘋狂炒作,想讓普京進退失據。第二階段就是俄羅斯被逼攤牌。
2.七年來俄羅斯的內政外交,都受到頓巴斯局勢的重大影響和牽制。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對此忍無可忍,內部抱怨當局軟弱的聲音一直不小。這一次,俄國家杜馬通過更強硬的議案,贊成承認烏東兩地獨立。美國輿論戰玩過頭,普京攤牌想要改變不利局面,真正的出兵也就來了。
3.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剛進行聯合軍演,演習的針對性和假想敵,參考了美國的“大西洋決心”行動(增援東歐)。值得注意的是,軍演前雙方共同頒佈的一份文件中提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使用將不再有硬性限制。
4.歐洲新冷戰到來,但俄羅斯與北約對峙邊界不再是之前的西德與東德,而是立陶宛-波蘭-烏克蘭與白俄羅斯-俄羅斯-頓巴斯俄族,後退或者前進了1000~2000公里。美國逆全球軍改方向而動,陸軍重建師級大兵團,也是為了在東歐平原上和俄羅斯重建的幾個坦克師摩步師對峙,冷戰時代的歐洲重裝兵團對峙又迷你化重現。
大事已經發生,事實無需多言。
但需要指出,所謂的烏克蘭危機有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
從去年九月份開始炒到今年2月15日,是第一階段。實質在前兩篇文章中已經指出,那就是俄羅斯的例行增兵威懾,而美國反客為主,放開輿論狂噴俄羅斯。
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背景,烏克蘭7年來一直在以零敲碎打、敲牛皮糖的形式,打擊兩個俄族“獨立共和國”的“領土”。
在烏克蘭看來,我這是討逆叛賊,收復國土,非常正當。而在俄羅斯看來,這是侵害俄羅斯族人利益,威脅俄羅斯族人生命安全,不可容忍。
但除了在邊境“年度例行”的增兵威脅,俄羅斯也拿不出多少好辦法。畢竟大軍真的推過去,美歐更嚴厲的封鎖制裁立刻接踵而至。
從2015年至今7年間,俄羅斯在俄烏邊境集結8萬軍隊的就有好幾次。至於集結5萬軍隊,那都屬於“例行演習”。
近一年前2021年3月到5月,拜登剛上台不久,俄羅斯也在邊境集結了12萬軍隊,鬧了一陣。
這一次次調兵威脅,都無果而終。最多是烏克蘭見風使舵,稍微收斂一下進攻力度罷了,等俄羅斯撤軍了再打。
美國瞅準了俄羅斯在制裁威脅下不敢用兵,這一次便放開輿論,對俄羅斯狂噴。
美國這一輪不斷炒作“俄羅斯即將入侵烏克蘭”,即使“研究國際政治40年”的老人,也直言“沒看懂美國的操作”。
其實不光把眼睛盯着國際角鬥場,而是深入瞭解到各國的內政需求,就能明白美國的操作很簡單:
一方面在國際上把俄羅斯架起來噴,把事情炒火;一方面料定俄羅斯不敢出兵,因此普京在國內民族主義者那裏繼續嚴重失分。
一句話,想讓普京進退失據。
千萬記住一句話: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內政是外交的基礎。
俄羅斯被逼攤牌
只會在局外遠遠看戲的人自然不知道,7年來俄羅斯的內政外交,都受到頓巴斯局勢的重大影響和牽制。
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對此忍無可忍。在俄羅斯內部,積累下來的怨氣,抱怨當局對烏克蘭軟弱的聲音一直不小。
就連反對派納瓦爾尼都大打民族牌,指責普京還不夠“民族主義”,無法有效保護“俄羅斯族人利益”。
美國這次輿論戰玩過頭了,把普京逼到沒辦法,真正的出兵也就來了。
2月15日,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通過網絡宣佈,部署在白俄羅斯、俄烏邊境附近數週的俄羅斯部隊已經開始撤退。
很多人轉而以為,本輪危機即將結束。但是,他們都沒有注意到,另一件大事已經同時發生。
俄羅斯承認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兩個“共和國”獨立的決議草案,提交俄國家杜馬討論表決。
議案有兩份版本,一份由俄共提出,一份由普京所在的統一俄羅斯黨提出。
7年來,俄共多次提出同樣的議案,但是都被席位佔多數的“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否決。
而這一次,統一俄羅斯黨也提出了自己的議案,並且在投票中支持了更強硬的俄共版本。
最後,就在俄羅斯宣佈“撤軍”的同時,俄國家杜馬351名代表投票贊成,16名反對,1名棄權,獲得大票數通過。
在杜馬通過後,將正式提交給普京批准。意味着俄羅斯聯邦正式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獨立,以及承認它們的國家地位。
熟知俄羅斯內政的人就知道,有大事就要發生了。
俄羅斯的所謂“宣佈撤軍”,以及杜馬議案,都是結束上一階段“例行增兵”沒有效果,反而被美國狂噴的被動不利局面;改變節奏,轉進到下一個玩法、新階段的標誌。
因此,上一篇解析文章就明確指出,撤軍根本不是結束,更激烈的角力才剛開始!
俄羅斯真的出手了
從11月底到2月初,美國把俄羅斯架起來噴,反覆噴。結果炒作用力過猛,逼得普京在國內下不來台,這就必須要有所回應了。
畢竟,俄羅斯人民不允許他們的領導人妥協。
2月21日當地時間下午,普京在克里姆林宮主持召開了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討論頓巴斯問題。
名為會議,實際上就是表態大會。和以往的安全會議不同,本次會議全程通過電視進行了直播。
從電視畫面中可以看到,俄羅斯的所有實權高官集結在大廳裏,坐在椅子上,等着普京蒞臨。
而普京的坐席與高官們的椅子距離足有20米開外。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主席馬特維延科、國家杜馬(議會下院)主席沃洛金、聯邦安全會議秘書長帕特魯舍夫、外長拉夫羅夫、防長紹伊古、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俄方代表科扎克、聯邦安全局局長波爾特尼科夫、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等人輪流發言。
他們紛紛指出,烏克蘭在西方國家的縱容下拒不執行明斯克協議,還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接觸線附近集結包括坦克在內的重型武器以及6萬名士兵。
為“保護頓巴斯地區人民的生命安全”,參會人員支持立即承認烏東民間武裝控制地區為獨立國家。
到晚上,普京對全國發表了翻譯為中文長達1.2萬字、歷時一個多小時的長篇演説。最後正式簽署法令,承認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的獨立。
隨後,普京還下令俄軍開進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執行“維和任務”。
圖窮匕首見,俄羅斯終於被迫攤牌了,美國的輿論戰一定程度也玩脱了。
但是結果是一致的,沒錯,歐洲的新冷戰來了。
歐洲的新冷戰
既然俄羅斯與美國、歐洲、北約的對峙將長期持續下去,那麼就得來看看雙方對此究竟應當如何想定?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剛剛進行的“聯盟決心-2022”聯合軍演,就是一扇值得觀察的窗口。
按計劃,這次軍演為時10天,從2月10日持續到2月20日。俄羅斯向白俄羅斯轉移了12架蘇-35戰鬥機,2套S-400防空導彈系統。
演習的針對性和假想敵,參考了美國的“大西洋決心”行動(增援東歐)。
根據演習背景的設定,演習對抗雙方一方是“北方聯盟”,這一聯盟由兩個國家組成——“波利西亞共和國”(Polesia,這顯然是白俄羅斯)和“北方聯邦”(這顯然是俄羅斯聯邦);
另一方是“西方聯盟”(很明白了),包括尼利斯(Neris)、波莫瑞亞(Pomorie)和他們控制的“第聶伯羅維亞”恐怖組織。
根據設定,“西方聯盟”試圖破壞“波利西亞共和國”的局勢,以改變其政治領導層併力圖實現“北方聯盟”的解體。
“西方聯盟”利用恐怖組織和“波利西亞共和國”內部的反對派,挑起了“北方聯盟”和相鄰的“第聶伯羅維亞”組織的武裝衝突。
“西方聯盟”以維和行動為藉口,軍隊開始進駐“第聶伯羅維亞”組織,控制其西部多個地區,並要求“波利西亞共和國”政權更迭等。
在“波利西亞共和國”拒絕接受這些無理要求後,“西方聯盟”在短時間內組建了一個軍事集團,並迅速發動了對“北方聯盟”的侵略。
在演習背景設定中使用的“波利西亞”(Polesia)很明確,就是白俄羅斯自己。這是橫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邊界的歐洲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尼利斯”(Neris)顯然是指代立陶宛。因為Neris一方也正好位於白俄羅斯的西北部,就是立陶宛的位置。
Neris是立陶宛對維利亞河的稱呼,它起源於白俄羅斯北部,流經維爾紐斯,最終流入內曼河。
而白俄羅斯正西方的“波莫瑞亞”(Pomorie)顯然是指代波蘭。這是波蘭的波美拉尼亞地區Pomerania的變體,指德國和波蘭北部的波羅的海南岸地區。
至於位於白俄羅斯南部和西南部的“第聶伯羅維亞”恐怖組織,毋庸置疑就是烏克蘭,第聶伯河是烏克蘭的象徵。
把烏克蘭降格為“恐怖組織”,一是蔑視,二是針對烏克蘭內部納粹化的組織羣體。
在演習開始前,俄白雙方還共同頒佈了新的白俄羅斯和俄羅斯聯邦軍事理論文件。文件指出,過去20年,俄白兩國的所屬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由於世界主要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和個別國家的利益衝突”,烏克蘭局勢持續動盪、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日益軍事化、俄美地緣政治對抗加劇、北約東擴不斷加強、以及“不友好者”利用信息和技術進行滲透攻擊,試圖改變俄白的國家制度、價值取向和發展模式;這給俄白聯盟的安全帶來了新的威脅。
因此,這份文件提出的解決意見也很吸引眼球: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使用將不再有硬性限制。
波蘭-俄羅斯,300年的深仇大恨
但是,雙方對峙邊界將不再是之前的西德與東德,而是立陶宛-波蘭-烏克蘭與白俄羅斯-俄羅斯-頓巴斯俄族,後退或者前進了1000~2000公里。
另外,西方的一線對峙主力,也不再是英法德這幾個傳統大國,畢竟這幾個國家的陸軍都只剩5~8萬人,實際裝備乃至可用的坦克只有200輛甚至不足100輛。
西德聯邦國防軍在極盛時曾經達到60萬,現役坦克超過4000輛,並且佈置在北約華約在歐洲對峙的最前沿,無愧於北約中堅的稱號。
然而,在冷戰之後,防務開支不斷縮減,德國聯邦國防軍現在已經廢弛變成了一支北約旅遊團。
作為“離上帝太遠,離俄國太近”的這樣一個新北約國家,波蘭在冷戰後一下變成了北約面對俄羅斯的一線國家。
波蘭陸軍擁有第11裝甲騎兵、第12、第16、第18機械化師。還有第1航空旅、第6傘兵旅、第21山地火槍旅、第25空中騎兵旅,以及14個偵察團、炮兵團、防空團、工兵團、防化團,電子戰和通訊營等。
如今的波蘭陸軍擁有超過1000輛坦克,雖然不能跟冷戰時代的40萬波蘭人民軍相比,但現役坦克數量已經比英國(168)德國(228)法國(240)意大利(197)四個國家理論上保有的數量加起來還多。
其中包括584輛改進後的T-72、232輛用西方設備大換裝的PT-91(增強版T-72,還出口到馬來西亞一批),247輛從德國引進的豹-2A4和豹-2A5。
波蘭軍隊的訓練強度也遠高於諸如德國聯邦國防軍一類的“軍事體驗夏令營”,幾乎每週都在演習,這顯然是局勢造成的,“都是同行襯托得好”。
提起波蘭,可能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二戰中被第一個閃電滅國、馬刀砍坦克的印象,但波蘭軍隊目前已經成為北約在歐洲最重要的武裝力量。
另外,波蘭近幾年在軍費上的投入,一直在快速增長。2016年,波蘭軍費96億美元,2020年增長到120億,2021年仍將繼續增長,佔GDP比已經超過了2.5%並衝向3%。
現在,波蘭又要向美國購買250輛最新的M1A2坦克。
放眼整個地球,保持這種幅度增加軍費投入的並不多。畢竟俄羅斯也只有2800輛坦克、35萬陸軍了,前些年還一度裁減到28萬,是這幾年才擴軍補齊的。
時勢更迭,500年前曾經拳打俄羅斯腳踏普魯士,時不時就去莫斯科燒一圈的“平獨鎮露”波蘭,又變成了新時代的“基督之牆”“天主之矛”。
不過,北約僅僅依靠波蘭還是遠遠不夠的。而且波蘭在一線,但並不在最前線——烏克蘭和立陶宛才是。
所以,一還得看美國-俄羅斯雙重壓力下,德國願不願意恢復軍隊實力(還是不太可能)。二還得看美國陸軍自己提出的重建師級大兵團計劃。
美國陸軍2018年提出的2028規劃中,提出從過去20年全軍應對伊拉克阿富汗治安戰,重新轉移為應對同等大國對手——亞太地區只能打海上游擊戰,用不上陸軍,自然是針對俄羅斯。
根據這個規劃,美國陸軍將不再以旅級戰鬥隊為核心,而是重建以師為中心、更具威懾力的重型部隊。
這也是美國陸軍與擔負亞太威懾任務的海軍、空軍、陸戰隊爭奪軍費和話語權的辦法。
逆全球軍改方向而動,美國陸軍重建師級大兵團,也只有在東歐平原上和俄羅斯重建的幾個坦克師摩步師乃至集團軍對峙了。
好嘛,冷戰時代的歐洲重裝兵團對峙又迷你化重現了。
當然,誰都知道,打不起來,坦克的背後是核按鈕……
但核按鈕的背後,卻又是雙方經濟、政治、社會實力的全面角力,這才是一層一層的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