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新奮鬥 繪就壯美畫卷

截至2020年底,四川省共有脱貧不穩定户和邊緣易致貧户7.77萬户25.59萬人,全部落實了幫扶措施。四川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降初代表介紹,接下來,將持續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對此,需要做到“三個早”——

早發現。合理確定監測標準,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健全防止返貧大數據監測平台,強化各行業部門信息共享和數據比對,拓寬農户線上自主申報功能,多層次、多維度、多渠道,及早篩查、預警、發現易返貧致貧人口和風險點。

早干預。嚴格動態監測,把脱貧縣、脱貧村、脱貧人口作為主要監測對象,對脱貧不穩定户、邊緣易致貧户及因病因災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户等人口,定期監測其“兩不愁三保障”等狀況,及時採取預防性措施。

早幫扶。精準分析返貧致貧風險點,開展分層分類精準幫扶,始終把穩定增加收入作為防止返貧的根本性措施,完善就業幫扶、產業幫扶、社會保障等政策體系,確保易返貧致貧人口享受同等政策,及時消除風險;強化定期走訪,對已消除風險的對象,做好跟蹤回訪。

“從脱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做到扶上馬送一程,過渡期內保持現有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對於少數民族地區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十分必要。”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黃炳峯代表認為,目前少數民族地區羣眾收入來源還不穩定,產業發展在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方面比較薄弱。要堅持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幫扶政策不會“急剎車”。

黃炳峯介紹,在線上,縣裏整合人社、醫療、保險等部門大數據資源,及時掌握脱貧情況;在線下,繼續發揮好當地鄉鎮幹部的幫扶作用,加強入户,一旦發現有返貧跡象,即通過防返貧基金、提供公益崗位等方式進行幫扶。

此外,環江縣在易地扶貧安置區探索實行後續扶持服務機制,黨建聯抓、產業聯扶、就業聯創、文化聯辦、服務聯動、自治聯建,全力帶動搬遷羣眾安居樂業。

黃炳峯建議,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人才的引進力度和本土人才的培養力度,同時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

對脱貧地區產業要長期培育和支持,促進內生可持續發展。“辣椒、大蒜、冬棗、蓮藕……為滿足村裏企業對原材料的需求,西辛莊村帶動周邊村莊一起流轉土地,種植了多種經濟作物。”河南省濮陽縣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代表説,除此之外,村裏還發展了千畝油菜花觀光園、千畝芍藥觀光園、600畝林業生態公園等高效觀光農業項目。

李連成認為,農村產業發展需立足縣域特色農產品,緊跟市場做好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同時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如今,西辛莊村已有各類規模以上企業20餘家,農民人均純收入3萬多元。談及村裏下一步發展,李連成表示,“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資等力度,繼續引進現代農業和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另一方面,將通過龍冠休閒食品專業園等孵化平台,培育壯大本土農業龍頭企業、支持特色產業發展。”

“鄉村振興離不開專業人才。”李連成介紹,目前全村技術人才六七十人。接下來,村裏打算吸納更多電商、企業管理、農業技術等領域的專業人才。

脱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

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陳萌山委員認為,對脱貧地區要扶上馬送一程,堅持和完善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社會幫扶等制度,並根據形勢和任務變化進行完善。

“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的有效銜接、平穩過渡很重要,要做到靶心不轉、頻道不換。”陳萌山表示,既要大力推廣成熟的經驗舉措,又要不斷創新完善體制機制,組織開展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和東西部協作,創新幫扶方式,加強鼓勵和支持,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支持脱貧地區鄉村振興。要根據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要求,建立完善面向相對貧困羣體的常態化支持和幫扶機制。

社會力量參與幫扶方面,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代表在履職期間曾幫助貧困地區建立村衞生室,補上醫療短板。他認為,作為民營企業,要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找到主攻方向。“在健康扶貧、產業扶貧等基礎上,培育和鍛造長板,圍繞綠色農業、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和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等方面發力。”

欄目主編:顧萬全 張武 文字編輯:楊蓉

來源:作者: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4 字。

轉載請註明: 新生活新奮鬥 繪就壯美畫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