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AED(體外除顫器)出現在北京地鐵站裏。這個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誰都能使用嗎?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介紹,在地鐵內遇到有人需要急救,大家首先還是撥打急救電話,並尋求地鐵工作人員的幫助,使用AED雖不需要相關證件,但由經過培訓者實施搶救,效率會更高。
地鐵乘客突發心臟病倒地,施救者卻因找不到自動體外除顫器無法有效施救,眼睜睜看着生命逝去……創造及時救治的條件,成為公眾期盼。基於此,2019年12月,我國通過立法明確,公共場所應當按照規定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設施,有助於用好“急救3分鐘”,提高入院前的急救效率。
此前有專家表示,救人心切的想法確實好,但院前急救也必須要講究方法,不能隨便亂救,否則會給患者帶來二次傷害。因此,面對有人突發疾病跌倒,也許不是路人冷漠無情、見死不救,而是因為許多人不懂急救知識,不敢貿然施救。換言之,面對有人突發疾病,救不救,不僅是道德選擇題,而且是技術選擇題。正因為人們普遍缺乏院前急救的技術,才不敢貿然去救人,“路人甲乙丙丁”才一次又一次揹負道德缺失的罵名。
可見,願不願意向患者伸出援手,是道德問題;知不知道怎樣向患者正確施救,則是技術問題:為了保障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你我他做出肯定又正確的回答。
一些傷害預防起步較早的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對預防老年人跌倒,從教育預防、環境改善、工程策略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的干預。同時,在公共場所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設施的同時,普及院前急救方法,也證明對減小傷害行之有效。在我國,院前急救,還是個鮮為人知的“科學難題”。
換言之,AED設備入地鐵,還須急救科普賦能。道德彰顯也要技術的支撐,兩者不可偏廢。因而,回頭想想,我們不應對某些路人“不敢救”的事件,亂施道德棍棒。這就要求,有關部門應針對院前急救,為公眾制訂更加通俗的科普讀本,大力宣傳正確的預防與救護措施;使人們在遇到有人跌倒或需要急救時,既能勇於伸出援手,又能科學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