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古道西風。經歷了千百年滄桑的古樹,自然也經歷了鄭州的那場特大暴雨。暴雨山洪沖刷之下,古樹能否屹立如初,還是遭受災難?
7月20日當天,暴雨之下,對這場強降雨預估不足的記者,冒雨前往鞏義、滎陽,擬對古樹名木的復壯施工進行採訪,完成“古樹看病記”的主題報道。但是,紅色預警下的特大暴雨,沖毀了道路,讓記者“無功而返”。
特大暴雨,致使鄭州西部山區遭到破壞,古樹自然也在其中。數百年的古樹,有的轟然倒伏,有的被連根拔起,從山崖跌落。大量的水土流失,導致根系裸露成為突出問題;樹幹空洞處的積水無法排出,導致枝幹腐朽問題的出現;枝葉折斷,枯枝掉落,也是常見問題之一。
9月2日至3日,大河報記者深入新密、登封、滎陽等地的受災嚴重山區,走訪古樹受災以及災後修復情況。從今天起,大河報也將推出系列主題報道——古樹災後重“見”記 ,對受災古樹的搶救、維護等工作進行持續關注。
(特大暴雨衝擊下,登封市唐莊鎮井灣村三百年國槐嚴重倒伏)
今年的夏天,鄭州多雨,也多暴雨。特大暴雨襲鄭,鄭州遭遇洪災。而那些屹立千百年的古樹,也遭遇了一次考驗。
4000年的古樹,護坡坍塌,圍堰被沖毀,根部露出,生存環境惡化;在暴雨山洪的衝擊之下,山崖邊的古樹發生倒伏,有的被連根拔起。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今天,大河報推出“古樹災後重‘見’記 ”第一篇,關注遭受特大暴雨直接衝擊的古樹。
(2020年8月,大河報記者曾對新密市樓院村匙葉櫟進行報道)
4000年匙葉櫟依然聳立,樹下的“徐霞客小道”被土石埋沒
我國古代著名“驢友”徐霞客,怎麼也不會想到,將近400多年後的夏天,一場破歷史紀錄的特大暴雨,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山路,埋沒在了亂石、山土之下。
9月2日上午,伏羲山風景區管委會樓院村廣沃組的匙葉櫟古樹下,駐村第一書記郭三剛提起那場特大暴雨,依然心有餘悸。
這棵臨着峽谷的古樹,跨越了4000年的時光,挺過了這場暴雨的沖刷,依舊蔚然站立在那裏,如一位歷盡滄桑的老人。
它是歷史的見證,本身也是一段活歷史。在《山海經》裏,這棵匙葉櫟就有記錄。“又東三十里,曰浮戲之山。有木焉,葉狀如樗而赤實,名曰亢木,食之不蠱。”
時至今日,在當地人的土話裏,這棵古樹依然被稱為古亢樹。樗,即是臭椿,椿樹葉子是奇數羽狀複葉,互生,而匙葉櫟葉子形狀類之,而“匙葉”,也説明它的葉子有些像湯匙。
(4000年匙葉櫟沒有遭受太大損壞,但下側的圍堰、護坡被山洪沖毀)
後來,陶淵明在《讀<山海經>》一詩中寫道:“丹木在何許?乃在密山陽。黃華復朱實,食之壽命長。”開的黃花,結的朱實,陶淵明還點明瞭這棵古亢樹的更為具體的位置。
天啓三年春天,徐霞客開啓了豫、陝、鄂三省之旅。他在《遊嵩山日記》中寫道,“遂以癸亥仲春朔,決策從嵩嶽道始。凡十九日,抵河南鄭州之黃宗店”(黃宗店即王宗店,應是徐霞客記錯了,今屬滎陽)。仲春朔,為農曆的二月初一,進入鄭州界,在二月十九。
雖然他的目的地是嵩山,但並不妨礙走馬觀花。根據他的記載,他先後考察了聖僧池、香爐山、石佛嶺、天仙院等當時知名景點,然後才回到密縣縣城,從西城門出去,向西逶迤而行,向着嵩山進發。
(匙葉櫟的徐霞客小道,已經被埋沒)
如今,這棵4000年曆史的匙葉櫟,俯瞰着一道山谷,其名為蛇谷。而根據考證,當時徐霞客在遊歷新密時,走的就是這道山谷。
那麼,究竟徐霞客當時有沒有從這棵匙葉櫟下經過,樹下的傍崖小路究竟是不是徐霞客小道,暫時還沒有定論。但是,徐霞客小道已經刻進當地人的記憶裏,一代代流傳着,徐霞客與匙葉櫟,於是被聯繫在了一起。
(圍堰破壞,水土無法保持,匙葉櫟的部分根部露了出來)
外側數道圍堰救了古樹一命 但圍堰幾乎全部被沖毀
如果不是去年8月底記者曾探訪過這棵匙葉櫟,就體會不到這場特大暴雨給這裏帶來的“劫難”。
水往低處流,山洪往山谷跑。蛇谷之中,亂石斷木隨處可見,山谷邊緣,古樹所立之處,道路被攔腰沖毀,沒被沖毀的石板路,下方土石被掏空。站在遠處再看,可以發現這裏被縱向衝出了一道大溝。
由於這棵古樹生長在山崖之上,受水土流失等多種因素影響,樹根裸露較多,嚴重威脅到樹木的正常生長。新密市林業局綠化工作中心主任於富存説,所以他們在古樹四周的崖體上打了數道圍堰,同時做了其它古樹復壯措施。
“如果沒有這幾道圍堰的緩衝,這棵古樹很可能發生倒伏,被捲到蛇谷之中。”她説。不過,雖然圍堰有效保護了古樹免遭災難,但結局卻比較“悲慘”。從最上方的圍堰,到最下方的圍堰,幾乎全部被沖毀,土石隨之滾落而下。
(匙葉櫟周邊的損壞情況)
原來的徐霞客小道,被埋在了下方。由於山洪縱向衝出來一道溝,也直接切斷了這條小道。如今,站在山谷邊緣,尚且觸目驚心,更何況是順坡而下,更是危險重重。蛇谷之中,流水聲依然清晰可聞。所以,郭三剛在現場一遍遍提醒着大家注意安全。
圍堰遭到毀滅性破壞,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水土流失問題將不可避免,這棵老樹的樹根將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其生命將受到威脅。於富存説,他們也將這棵4000年古樹的保護工作列上了日程,希望能儘快恢復到災前的模樣。
(4000年匙葉櫟的生存環境變差)
三百年國槐一百八十度傾斜,下方打支撐、進行原地保護
特大暴雨之下,並不是所有古樹,都能像匙葉櫟那樣,依然矗立在原地,姿態和長勢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在登封市林業局綠化工作服務中心副主任董淑麗的引導下,大河報記者來到一棵在暴雨中倒伏的國槐樹旁。
(登封市唐莊鎮井灣村的三百年國槐發生倒塌後,當地林業部門進行了原地保護)
這棵國槐位於唐莊鎮井灣村,長在一處崖壁上。崖壁之上,是一户人家院落;崖壁之下,亦是一户人家院落。國槐已有三百年曆史,由於暴雨山洪的衝擊,國槐根部幾乎被拔出,國槐主幹傾倒,和地面呈180°角度。
好在下方的房頂不高,沒有遭受國槐枝幹的直接衝擊。但上方的院牆,隨着國槐的倒伏,也發生了較大規模的倒塌。如今,有關部門已經在斷壁殘垣處安置了一塊牌子,“危險房屋 禁止入內 禁止靠近”。
站在土崖之上,整棵國槐就在腳下。主幹屈曲向下,眼看着要觸碰到下方的房子,分出的三個枝幹又屈曲向上,這也是房子沒受衝擊的直接原因。不過,國槐的一些枝葉,已經被剪除。
(國槐樹下做了支撐,適當剪除部分枝葉,清理了積土)
董淑麗説,特大暴雨發生後,這棵國槐幾乎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由於道路中斷,災情嚴重,大型機械沒法到現場。後來,他們想了很多種辦法,工人們扛着發電機等機械,來到這裏,對國槐進行了搶救性的就地保護措施。
在清理了土石之後,他們修剪了部分枝葉,這樣可以儘可能多的減少國槐體內的養分流失。同時,在國槐下方,做了一個支撐體。
“國槐嚴重倒伏,他們沒有直接將國槐扶直,擔心將僅剩的還在地下的根系掰斷,導致國槐死亡。”她説,穩妥起見,他們便採用了原地保護措施。
下一步,一方面,他們將對埋在泥土裏的樹幹進行處理,糟朽的部分將去除,並做防腐處理。另一方面,用鋼筋混凝土替代臨時的支撐體,確保這棵槐樹維持現狀,避免更嚴重倒伏的發生。
(國槐樹後的院落也發生嚴重坍塌、損壞)
800年柏樹摔落土崖,動用吊機移栽於附近合適地塊
同樣是原地保護,滎陽市劉河鄉小寨村800年古柏樹,無異於一次短距離的搬家。
“7·20”特大暴雨,滎陽亦是重災區之一。這棵側柏樹,生長在小寨村八組的一處私有老宅後方的土山邊緣。然而,暴雨之下,古柏傾倒,被連根拔起,直接墜落在老宅之內,根部裸露於外面,情勢十分危急。
(滎陽劉河鄉小寨村八百年柏樹跌落土崖,整株掉進低處的宅院內)
時至今日,通往這個地方的山路,依然處於斷行狀態。滎陽市林業局一位負責人説,這棵側柏高度有11米,東西冠幅14米,南北冠幅12米。側柏墜落後,他們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用浸濕的棉被覆蓋古樹根部,通過對古柏根部的保濕,減少水分的流失。對古柏進行了適宜的冠枝修剪,降低水分養分的消耗,從而避免古樹幹枯。
他們找來了吊車,就近選擇合適的地塊,開挖了一個直徑4米的坑洞,將古柏移栽在裏面,並安排專人進行養護。在主幹上用井字架進行了兩處支撐,防止古柏樹再度發生傾斜。
為了儘量保住這棵古樹,他們對柏樹的根部灌溉營養液,生根粉,促進根系生長和營養吸收。同時,在古樹上方搭設防曬網,避免被高温曝曬。
(這棵柏樹被整體移栽到附近合適位置)
雖然整棵樹木被移栽了,但距離原來生長的位置不遠,土壤與環境基本一致。他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措施,讓這棵古柏的生命延續下去。
徵集
【徵集】你家附近或者你的老家有受災的古樹嗎?
時至今日,鄭州的深山之中,特大暴雨留下的“傷痕”,依然隨處可見,甚至有局部區域道路中斷,交通不暢。
疫情,緊接着災情,也給古樹的受損情況調查和救治施工增添了不小的難度。目前,鄭州市林業部門初步統計了一些受損情況較為嚴重的古樹,但也是粗略統計。這也就意味着,那些深山險峻區域,有可能存在着“受傷”的古樹。
為此,大河報聯合鄭州市綠化工作服務中心向廣大民眾發出徵集,如果您所在的區域或您的老家存在古樹倒伏、受損等情況,可及時和我們聯繫。
一方面,您可以撥打鄭州市綠化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崔鵬(67122161),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大河報官方微博、微信留言提供相關線索。
——————————————
來源:大河報記者 劉瑞朝 通訊員 崔鵬 文圖
編輯:翟鈺潔
審校:劉明
審核:遊曉鵬
監審:張曉楓
更多視頻新聞
關注大河報視頻號
▼
更多優秀視頻請關注“大河報”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