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文利
中國與印度關於邊界問題的談判仍處於僵局的時候,中國與不丹邊界談判取得了重要進展。10月14日,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同不丹外交大臣丹迪·多吉,通過視頻方式簽署了《關於加快中不邊界談判“三步走”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向外界釋放了兩國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邊界問題的積極信號。
“關於‘三步走’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將為中不邊界談判注入新動力。”不丹外交部在聲明中表示,希望本着善意、理解和通融的精神落實路線圖,推動邊界談判取得“雙方都能接受的圓滿成功”。中方則表示,《備忘錄》將“加快兩國劃界談判”,“推動中不建交進程”。
眼看着中國與不丹互遞橄欖枝,以“不丹老大哥”自居的印度有些坐不住了。“我們注意到,不丹和中國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林達姆·巴格奇在新聞發佈會上説,不丹和中國“自1984年以來一直在進行邊界談判”。印度媒體認為,《備忘錄》將對中印關係造成重大影響,印度必須對此保持警惕。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與不丹此次簽署《備忘錄》,折射出近年來不丹與印度關係的微妙轉變。
不丹和印度在近代史上的淵源,要從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説起。不丹曾是英屬印度的“保護國”,1947年英國結束在印度次大陸的殖民統治後,印度仍然希望維持對不丹的控制權。1948年,不丹第二任國王吉格梅·旺楚克派代表團前往新德里談判,印度向不丹保證,如果不丹與獨立後的印度仍然保持與英屬印度之間那樣的關係,印度將給予不丹充分自治權。幾經談判後,1949年8月8日,不丹和印度簽署了《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這奠定了印度與不丹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不平等關係的基礎。
《條約》規定,“印度保證不干涉不丹內政,不丹政府在外交事務上接受印度政府的指導”。《條約》還規定,印度對不丹的森林、道路等資源擁有使用權;印度向不丹提供運輸農產品所需的一切陸上和水上設施;不丹從國外進口物資必須得到印度政府的“協助”和“批准”,前提是“印度政府對不丹政府的意圖感到放心”,不會損害印度的利益。
雖然不丹一再強調自己是“受印度保護的國家”而不是“印度的保護國”,但質疑之聲一直不絕於耳。在外交方面,二者的關係在國際舞台上尤其引人注目——在外交場合,不丹國王一次又一次護送印度總理走上講台,並站在一旁等待後者發言完畢,再陪同他走回座位——這種情景在政要雲集的峯會上可謂奇觀。在內政方面,印度雖然口口聲聲“不干涉”,但其操縱不丹議會選舉、培養“代理人”的行為,激起了不丹方面的強烈不滿。無怪乎人們説,印度“繼承了英國殖民者的遺產”,“合法削弱了不丹的主權”。
多年來,不丹渴望以平等姿態登上國際舞台,把國家未來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三任不丹國王多吉·旺楚克説過:“因為1949年條約的存在,我們沒有獲得百分之百獨立。”多吉還在多個場合公開表達了對條約的不滿,要求重新修訂條約。經過幾代人的努力,2007年2月,《印不友好條約》終於在第五任不丹國王納姆耶爾·旺楚克上任後得到了修改。
新條約如此表述印度和不丹的關係:“為維護不丹與印度之間由友誼與合作結成的永久關係,不丹政府和印度政府應在關乎國家利益的事宜上保持密切合作。”新條約還在序言中提到了“尊重彼此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這是舊條約中沒有的。
修訂版《印不友好條約》,是不丹在獨立自主的道路上取得的階段性勝利,卻被印方視為“外交失敗”。“多年來,印度與不丹之間傳統的‘神聖紐帶’遭到了災難性的破壞。”印度駐吉爾吉斯斯坦前大使龐丘克·斯托布丹在印度媒體“The Wire”專欄文章中寫道:“印度政府通過胡蘿蔔加大棒的手段,以經濟援助換取忠誠的殖民關係。這種做法是不可持續的,也不是謹慎外交的表現。”
然而,無論印度對不丹的“外交政策”如何成功,自主和發展始終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與生俱來的願望。克什米爾大學學者阿里夫·侯賽因·馬利克指出,近年來,不丹從王權國家轉變為君主立憲制,從封閉的傳統社會轉變為開放的現代社會,也從執行印度指示的外交政策逐漸轉變為在國際舞台上扮演獨立角色。
從1971年加入聯合國至今,不丹已經與54個國家和歐盟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加入了包括世衞組織、教科文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45個國際組織,顯示出越來越高的外交自主性。
近30年來,不丹與中國的往來明顯增加。1998年,中國和不丹通過第十二輪雙邊邊界會談,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不丹王國政府關於在中不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強調中國“充分尊重不丹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印度直到近10年之後的2007年才在新版“友好條約”中提到要“尊重不丹主權”。但作為中國的鄰國,不丹至今尚未與中國建交。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不丹的地緣政治地位決定的,它被中國和印度夾在中間,正如印度前大使斯托布丹所説,“這個喜馬拉雅王國是(印度)對抗中國的棋子”。
一直以來,不丹希望通過和平、友好的方式與中國解決邊界爭端。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林民旺認為,此次不丹與中國簽署諒解備忘錄,目的是試探印度的反應,也向印度傳遞解決中不邊界爭端的意願。“只要印度不施加干涉,中國和不丹的邊界爭端很容易解決。”
此外,備忘錄的簽署還體現出中國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峯分析稱,在這個時刻簽署備忘錄,是為了回擊印度和其他一些國家指責中國在邊境地區“主動挑事”的説法。“這向印度發出了一個明確信號:中國對鄰國的友好政策從未改變。”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北京10月17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