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系列支持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新華社上海6月8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梁敏 李苑)中央和地方支持中部地區推動內陸高水平開放的系列政策有望加速落地。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國家有關政策將進一步加大向中部地區傾斜力度,加快內陸開放通道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區設立綜合保税區。

  從過去的“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到如今“建設內陸地區開放高地”,中央對中部地區加快開放有了更高要求,未來中部地區將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小標題)加快內陸開放通道建設

  今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會議提出,中部地區作為全國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空間樞紐,要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現代流通體系。

  據瞭解,央地將密集施策推動加快內陸開放通道建設,突出大樞紐、大通道和大路網建設,加快推進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和有關高鐵、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設,加強航空貨運樞紐和國際物流通道建設。

  “中部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承東啓西、連南接北,是國內大循環的空間樞紐。要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秦尊文説。

  從中部各省市相關落實文件及表態來看,未來各地將加速提升開放通道優勢,以大樞紐帶動大物流、發展大產業。

  河南是其中佼佼者,該省是功能性口岸數量最多、功能最全的內陸省份,2020年進出口總值增速居全國第三。河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何雄撰文稱,河南要加快鄭州航空港內陸空港型樞紐、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積極發展空鐵、鐵海、河海等聯運模式,打造更加通暢便捷的國際通道。

  湖北也在藉助區位優勢重點打造多式聯運,重點推進“亞洲第一大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機場建設,其將與武漢天河機場、陽邏港、三江港、吳家山鐵路樞紐等交通樞紐一起,共同構成武漢城市圈“鐵、水、公、空”多式聯運體系,形成“水港、陸港、空港”三港聯動的發展格局。

  (小標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

  國家對於中部地區建設對外開放新高地高度重視,中部六省有自貿試驗區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63個,還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等一批國家級開放平台。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設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是國家需求和國家戰略,湖北、河南、湖南和安徽4個自貿試驗區的共同任務就是探索內陸開放的新經驗和新途徑。”

  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獲悉,未來內陸自貿試驗區仍將會有政策加碼支持。比如,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支持先行先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支持湖南湘江新區和江西贛江新區兩大國家級新區建成對外開放重要平台。

  相關部委正在積極推進政策落地。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此前在第十二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上表示,商務部將着力從暢流通促消費、搭平台促開放、優環境促引資、抓機遇促承接等四個方面繼續支持中部崛起。發揮自貿試驗區和國家級經開區等開放平台作用,增強創新引領能力,打造內陸地區的開放新高地。

  (小標題)支持有條件的地區設立綜合保税區

  綜合保税區是目前我國除自貿試驗區外內陸地區開放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據悉,未來國家將加大力度支持中部省份在有條件的地區設立綜合保税區。

  最近兩年,關於綜合保税區向中西部地區傾斜的信號不斷釋放。2019年底,國務院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明確,要在確有發展需要且符合條件的中西部地區,優先增設一批綜合保税區。

  2020年2月,海關總署就支持綜合保税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發佈通知,其中強調“新設綜合保税區向中西部地區傾斜”。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在中西部地區增設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税區。

  地方正在積極落實。近日河南、安徽等中部省份相繼印發關於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都提到“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依託高新區按規定程序申請設立綜合保税區”。

  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二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上,山西省相關負責人表示,山西要加快打造口岸、陸港、開發區、綜合保税區等開放平台,積極申建自貿試驗區和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

  “在中西部地區增設自貿試驗區和綜合保税區非常重要,這些載體平台將為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發展空間。”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説,綜合保税區的税收優惠、通關便利等將有力促進中西部地區吸引貿易、物流、金融等各類產業集聚,改善整個中西部地區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60 字。

轉載請註明: 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系列支持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