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馬河18公里濱水步道全線貫通
來源:北京日報
昨天,市民在亮馬河18公里濱水步道打卡留念。 本報記者 程功攝
本報訊(記者 朱松梅)亮馬河18公里濱水慢行系統昨天正式貫通。今後,從東直門至紅領巾湖,市民可沿步道一路步行直達。
亮馬河濱水慢行系統西起東直門,一路沿亮馬河向東延伸至燕莎、藍色港灣,經朝陽湖向東南延伸,至紅領巾湖為終點。步道全長18公里,沿河流兩側形成閉環。
上午9點,記者來到東三環與亮馬河交會處。在燕莎橋下、亮馬河左岸,一條寬約三四米的連通廊道十分顯眼,還特別設置了便民坡道和無障礙升降梯。今後,市民步行穿越三環路,無需在路口等待紅綠燈了,安全又省時。“燕莎橋下的這條連通廊道全長116米,步行用時僅90秒。”朝陽區水務局建設管理中心負責人張宇介紹,“經測算,之前市民繞行市政道路穿三環路大概需要7分鐘。”
亮馬河濱水慢行系統全線貫通,共打通5處橋下斷點,分別位於新東路橋、新源街橋、琉璃橋、潤澤橋和三環路燕莎橋。以往,橋下常被稱為“灰色空間”,灰暗、單調、無趣。如今的燕莎橋下卻別有洞天。“亮馬河周邊分佈着多個使館區,是國際交往的重要窗口。因此我們在設計時,一直在思考怎麼去盤活這些珍貴的公共空間。”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地下連廊共提供了約400平方米的展示空間,“在裝飾和空間佈局上,我們力圖體現國際化、科技感。”
記者看到,連廊牆壁上佈置了古都京韻·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佈局圖和朝陽區的水系、商業佈局圖。今後,橋下空間的展示內容可以隨需求變化,也為亮馬河沿線公益、商業活動等預留了宣傳空間。
隨着河湖水系恢復清澈,清河、涼水河等知名河流,都在陸續推進濱水步道建設。亮馬河的濱水慢行系統自有與眾不同之處。
走在亮馬河畔,目力所及之處是一派深深淺淺的綠色。夾岸是一株株饅頭柳,水中蘆葦茂盛,荷葉露出尖尖角,政企共建的小公園散落河畔。不久前,燕莎橋頭還補植了玉蘭、元寶楓、黃櫨等彩葉樹和開花植物。
“我們要把最好的空間留給市民。”朝陽區負責人介紹,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面積達80萬平方米,其中75%屬於公共休閒空間。設計也極盡精細,比如下游河段的台階特意設計成45釐米,方便人們屈膝落座;很多休閒長椅旁都栽植了驅蚊香草,“這些香草隱藏在綠化帶裏,默默地‘守護’大家。”
今後,亮馬河濱水慢行系統還將增添城市傢俱,方便市民觀景、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