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7日召開烏克蘭問題緊急特別會議,投票通過一項關於暫停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的決議。
資料圖 新華社發
人權和國際事務專家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一事件將開啓一個危險的先例,或將讓聯合國面臨分裂的巨大風險,也對二戰後的國際體系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該事件也使短期內俄烏和談取得成果的可能性更加渺茫。
在聯大表決前,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解釋性發言中表示,這份決議草案起草過程不公開、不透明,也沒有按慣例舉行全體會員國磋商,廣泛聽取意見。在此情況下,急於在聯大采取行動,逼迫各國選邊站隊,將加劇會員國分裂,激化當事方矛盾,火上澆油,不利於衝突降級,更不利於推進和平談判。
據媒體公開報道,投票結束後,有國家表示,之所以投票贊成暫停俄羅斯人權理事會資格,是因遭到“制裁威脅”。據俄塔斯社和《生意人報》報道,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談及聯大表決時表示,塞爾維亞需要規避外部施壓,但無意推行反俄製裁,倘若塞爾維亞在表決時棄權,遭受的外界壓力就會加劇。
“我們每分每秒都受到威脅,即克羅地亞媒體所描述的‘核打擊’,它們説的不是真正的核彈,而是對塞爾維亞的制裁以及中止塞爾維亞的入歐盟之路。”武契奇説,塞爾維亞是唯一沒有對俄實施任何制裁的歐洲國家。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教授朱穎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中止“五常國家”之一俄羅斯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將開啓一個危險的歷史先例,其帶來的影響將是深遠的、震撼的,“我們看到,這次投票過程有明顯的‘政治意識形態綁架’的情況。美國等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國家,在未經詳盡準確調查的情況下,以不負責任的態度,夾帶自己的政治私心,試圖在聯合國內打造所謂的‘正義-邪惡’二分法,這讓我們看到冷戰中‘強迫各國站隊’風氣的死灰復燃。”
中國社科院俄歐亞研究所副研究員楊進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俄羅斯被暫停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中的成員資格,會在一定程度上使俄羅斯的國際形象受損,但不會改變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的既定計劃,更無法使戰局緩和。從目前情況來看,短期內俄烏和談並取得成果的可能性已非常渺茫。
他分析認為,目前,戰事正在向烏克蘭東部和東南部集中。“‘烏克蘭中立’目前進展緩慢,烏方想要的‘安全保障’很難實現,而布恰事件也讓談判的氛圍進一步遭到破壞。”他分析認為,隨着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加劇和對烏克蘭軍援的升級,俄烏談判將更加難以取得突破。
此次聯大表決的結果為93票贊成、24票反對、58票棄權,其中中國投了反對票。由於超過三分之二的成員投票贊成,決議草案獲得通過。根據聯大議事規則,棄權的成員被認為沒有參加表決。
有分析指出,仔細觀察這一投票結果,反對票加棄權票共計82票,和贊成的93票其實差距不大,這一結果並非像一些西方輿論炒作的那樣“全世界壓倒性地站在譴責俄羅斯一面”,也顯示出許多國家對美西方在此事上的立場並不完全贊同。
“國際輿論對此事的看法其實並不像西方宣揚的那麼‘一邊倒’,而是更多元。但有些國家沒有辦法更好地發出自己的聲音。”朱穎稱,“我很擔心,此次投票會成為一個先例,最終破壞聯合國這樣一個二戰後人類好不容易建立起來國際秩序平台。”
這名中國專家同時指出,要小心西方為中國挖下“輿論陷阱”,指責“中國支持戰爭罪行”,“中國支持聯合國憲章的精神,並在此指導下發揮自身在聯合國下的作用。中國反對一切反人類的屠殺行徑,但必須在真相調查清楚後,才以負責任的態度投下這一票,而不是在未經詳盡調查、廣泛聽取各國意見的情況下倉促表態。”
俄羅斯外交部當地時間7日發表聲明稱,俄羅斯決定自當日起提前終止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身份。俄方稱,聯合國大會7日在紐約通過決議暫停俄羅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是“非法和出於政治動機”的舉動,是對奉行獨立自主內外政策的聯合國主權成員國的“示威性懲罰”,俄羅斯決定從4月7日起提前終止其作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的權利。
(原標題:“聯合國面臨分裂的巨大風險”)
來源:環球時報
流程編輯:TF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