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活水”澆灌致富花

文|劉幫  餘健兵  張雯雯  李萍

電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動力,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承擔了脱貧攻堅戰“村村通動力電、户户通電”的目標任務,並按照政府扶貧攻堅各項工作要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紮實推進電力扶貧和駐村幫扶工作,為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凝聚力量。

產業“活水”澆灌致富花
從1995年開始,國家電網公司就對湖北長陽、巴東、秭歸和神農架林區“三縣一區”進行持續幫扶。自脱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國網湖北電力通過創新“智能光伏+特色農業”精準脱貧模式,帶動貧困村掌握農業技術、完善配套生產設施和物流等,全面完成脱貧攻堅目標任務。

“陽光扶貧”種福瓜

8月20日,雨過初晴,秋日的陽光照耀着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磨市鎮多寶寺村的光伏電站,一塊塊太陽能電池板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在離光伏電站200米處的多寶寺村的瓜蔞種植基地,一個個墨綠色、金黃色的瓜蔞吊滿了棚架。瓜架下不時傳來一陣陣爽朗的笑聲,村支書覃啓豔正帶領種植户楊科喜和幾個貧困户查看今年瓜蔞的長勢。

產業“活水”澆灌致富花
據覃啓豔介紹,村裏的光伏電站每年收益在19萬元左右,有了這筆錢支撐,村裏找金融機構爭取到無息貸款100萬元,給每個貧困户每畝地補貼1500元的種苗費,幫助貧困户發展瓜蔞產業。多寶寺村與致富領頭人楊軍明合作成立了長陽民福瓜蔞專業合作社,村裏出資建廠房,加上20畝荒地和部分貧困户流轉的土地,由合作社指導種植、培訓、收購、外銷一條龍服務,帶領村裏30多個貧困户脱貧。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有了光伏電站帶來的穩定“營養補給”,貧困村就可以穩投資、擴規模、升技術、轉型農產品加工等。除了種植瓜蔞,多寶寺村還大力發展西紅柿產業,放開手腳大膽幹。

多寶寺村是國網湖北電力在長陽縣首個捐建村級光伏電站的對象。從2016年開展“陽光扶貧行動”行動以來,國網湖北電力在長陽縣土地坡和西坪村投資1.1億元,建成2座6兆瓦的光伏扶貧電站。2017年,國網湖北電力再次投入11650萬元,在長陽5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捐建54座200千瓦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幫助長陽縣脱貧致富。2020年4月26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長陽縣退出貧困之列。

此外,國網湖北電力還組織開展捐建光伏扶貧電站電量監測、運維督導和上網設施維護等工作,多措並舉確保捐建的光伏扶貧電站運行正常、收益不減、分配到位。截至2020年6月底,湖北省6座集中式和236座村級光伏電站累計發電3319.2萬千瓦時,2791.6萬元收益基本分配到位,給村集體和貧困户輸入源源不斷的“血液”。

紅紅火火的種植基地

8月19日,在湖北省大別山區南麓的孝感市大悟縣新城鎮紅畈村的百畝艾草基地,幾個村民正在抓緊收割艾草。山風拂來,綠色的艾草蕩起陣陣漣漪,淡淡的藥香襲人。

離艾草基地3千米外的20畝葡萄園裏,村民們正頂着烈日忙着修剪葡萄,而在葡萄園對面,十幾個村民正在大棚裏培育由國網湖北電力捐資種植的10萬棒茶樹菇棒菌。

產業“活水”澆灌致富花
紅畈村位於孝感市大別山區腹地,是國網湖北電力重點扶持的貧困村。2015年,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共計162户514人。

2018年,國網湖北電力駐村工作隊幫助紅畈村因地制宜打造了100畝艾草基地、1600畝油茶基地和臘述溝特色種植基地三個生態農業綠色產業。

“感謝扶貧工作隊幫紅畈村發展綠色產業,將貧困户集聚在產業鏈上。這幾年我們合作社的收益年年增長,在合作社裏幹活的貧困户們腰包也漸漸鼓了起來。現在他們一年的收入能有2萬多元呢!”紅畈村臘述溝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顏澤先看着這些年村裏的變化感慨道。

今年51歲的顏澤先早年在廣東闖蕩。2016年,國網湖北電力駐村扶貧工作隊與他取得聯繫,他從都市回到了鄉村,帶領鄉親們一起脱貧增收。回鄉的第二年,他註冊成立了以種植葡萄為主的臘述溝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經過3年多的摸索和新技術推廣,顏澤先的葡萄園現在以種植“夏黑”“陽光玫瑰”等優質葡萄品種為主,種植面積達30畝,預計年產量3萬公斤,產值將超50多萬元。現在,合作社每年能解決30户貧困户的就業問題。顏澤先信心滿滿,打算進一步擴大葡萄和茶樹菇的種植規模,帶着鄉親們一起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2020年是國網湖北電力駐村工作隊在紅畈村駐村的第6個年頭。如今,紅畈村村集體年收入達20餘萬元,人均年收入8600元,162户貧困户全部脱貧。金秋時節,在採摘園裏,一株株葡萄長勢喜人;大棚內,茶樹菇已迸出菇朵兒;山窪中,艾草種植基地已進入收穫期;更遠處,成片的茶樹猶如一條條綠絲帶盤繞在山間。

“華中屋脊”的甜蜜事業

8月12日,陽光和煦,微風拂面,有“華中屋脊”之稱的神農架,一座座鐵塔高聳雲端,一個個中蜂養殖箱擺放得錯落有致,一隻只蜜蜂“嗡嗡”起舞,穿梭於林間樹下……

神農架林區是我國唯一一個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劃。世代勤勞的人們耕作在這片叢林茂盛、物產豐富的沃土上,但因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加之交通閉塞,林區人民長期處於貧困中。

2018年8月7日,神農架林區作為國家電網公司定點幫扶的“三縣一區”之一,全區5145家建檔立卡貧困户、15840人、17個貧困村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區。

在脱貧這條路上,小蜜蜂做出了大貢獻。

神農架林區是“綠色聖地”“中草藥王國”,高山上有杜仲、黨蔘、黃連、川烏、七葉一枝花等木本、草本和藤本藥物3200多種,種類繁多,藴藏量大。這些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給中蜂提供穩定豐富的蜜源。結合林區的這些特色和當地生態環境,國網湖北電力按照中央精準扶貧統一部署,精準施策、精準幫扶,大力發展中蜂養殖產業,為建檔立卡貧困户發放蜂箱、種蜂和養蜂器材,開展養蜂技術培訓,建設蜜源基地,提升蜂產品品質並開拓市場。

山高林密,雲流霧繞。“日子越過越好,我心裏比蜜還甜!”説這話的,正是家住下谷坪土家族鄉馬家溝村的王功才。

王功才家養了82箱中蜂,平均每箱收割蜂蜜5~6.5千克,每千克蜂蜜市場價200~240元,僅此一項他家年收入就接近10萬元。如今,王功才靠中蜂養殖不僅還清了債務,家中還有了積蓄。

在下谷坪土家族鄉副鄉長魏東看來,“甜蜜產業”成了他們脱貧致富的“幸福事業”。該鄉發展中蜂養殖共計345户981人,發展中蜂2954羣,年收入達70多萬元。其中,帶動貧困户188户共計535人,發展中蜂1721羣,年產蜂蜜4700多斤,年收入38萬元左右,貧困户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我們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變‘輸血’為‘造血’,把中峯養殖發展成當地的支柱產業和貧困户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國網湖北電力派駐神農架林區專職扶貧副區長鬍子修如是説。從2016年開始,國網湖北電力將每年的550萬元定點扶貧資金重點向中蜂產業傾斜,連續兩年投入資金790萬元扶持神農架貧困户發展中蜂產業,新增中蜂5000多羣。目前林區中蜂養殖已達4.5萬箱,年產量突破300噸,年產值1.3億元。中蜂養殖產業帶動全區494餘户建檔立卡貧困户共2363人精準脱貧。

如今,中蜂養殖主要集中在神農架林區的松柏、陽日、新華、大九湖和下谷鄉等5個鄉鎮。林區還創新建立了完善的“企業+合作組織+蜂農”產業化經營模式,該模式已成為林區農業轉型、農民增收、生態保護、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最大亮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27 字。

轉載請註明: 產業“活水”澆灌致富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