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9月22日公佈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等17個單位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引發民眾關注。這不是民政部第一次公佈實驗區名單,今年4月,河北河間市等15個單位被確認為第一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5個多月來,相關實驗區大力推進婚姻領域移風易俗,積極倡導文明新風。
彩禮“減負”,幸福加分
“我看中的是人,不是錢。很多人認為彩禮要得越多,越顯示男方對女方的尊重。我不這麼想。”回想起自己“零彩禮”出嫁的決定,家住河北河間市的石靜這樣説。
近幾年來,各地高價彩禮的消息屢見不鮮。河間的一些鄉村,女方要彩禮流行“萬紫千紅一片綠”——1萬張5元鈔票,加1000張百元鈔票,再加若干張50元鈔票。
高價彩禮、婚禮大操大辦給許多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由此引發的浪費、攀比等問題,更對社會風氣造成不良影響。
為此,河間市通過邀請道德模範等當地有影響力人士為“零彩禮”“低彩禮”新人頒發結婚證等方式,倡導莊重簡約的新式婚禮風尚。如今,當地為辦婚禮“死要面子活受罪”“硬撐門面築債台”現象得到有效緩解。
湖南澧縣倡導節儉辦婚宴,控制喜宴菜品數量、份量,鼓勵餐後打包,杜絕舌尖上的浪費,並確立單方舉辦婚宴不超過20桌、男女雙方合辦不超過30桌的標準。
江蘇南京建鄴區在舉辦公益單身交友活動的同時,宣傳文明婚俗新風,邀請參加活動的年輕人在杜絕天價彩禮、豪華婚宴等倡議書上簽名。
河南寧陵縣從黨員幹部、教師、軍人入手,倡導彩禮不超過3萬元,隨份子不高於100元。
“大部分實驗區將婚俗改革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明確婚嫁事宜操辦流程,制定限高標準,有效減輕了羣眾的婚嫁負擔。”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王金華説。
婚事新辦,移風易俗
江蘇東台市是“董永七仙女愛情傳説”的發源地。在東台西溪旅遊文化景區董永七仙女文化園內,坐落着東台市婚姻登記處。年輕人在此登記領證後,常常換上漢服遊覽,體驗“天仙配”時空下的婚俗文化。
如何讓老傳統煥發新生機,是各地推動婚俗改革工作的重點問題。
遼寧瀋陽皇姑區立足多民族交融聚居實際,免費向公眾展示婚俗文化史料等,傳承民族婚俗禮儀文化。
重慶大足區圍繞大足石刻“慈、善、孝、義、廉”優秀傳統文化與“敬愛、和睦、孝善”婚姻家庭文化,打造“博物館、婚俗文化展覽館、婚戀主題一條街”婚姻家庭文化陣地。
四川成都武侯區註冊“天府有囍”品牌,通過建立婚俗文化牆、設置愛情主題打卡點等,挖掘婚俗文化底藴。
此外,針對當代年輕人新需求、新想法,各地積極創新,促進婚俗禮儀與時俱進。
廣東廣州發佈婚慶旅遊產業十大“甜蜜榜單”、十佳婚慶旅遊線路,探索“婚慶+旅遊”的發展新模式。
內蒙古包頭青山區將結婚登記現場搬到城中草原,為新人營造別開生面的登記氛圍。
“婚俗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王金華表示,新時代的婚俗文化既要傳承發展傳統婚俗文化中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也應根據社會發展、文明進步情況進行創新。
婚姻輔導,涵養家風
不久前,在陝西寶雞金台區大槐樹村一户村民家,一堂由當地婚姻登記處心理諮詢師帶來的婚姻家庭課吸引了不少前來“取經”的村民。在婚姻家庭輔導等措施影響下,人們不再攀比誰家婚宴辦得大,而是比哪家婚姻更和睦,對各自在婚姻家庭中的責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邀請社會專業力量加入是提高輔導質量的重要途徑。
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區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聘請社會工作師和社工,為羣眾提供專業服務與輔導。
河南開封禹王台區聯合律師等專業人士,幫助當地羣眾做好婚後心理調適,掌握家人相處技巧。
不少地區還積極探索運用新技術。
在黑龍江哈爾濱南崗區,民政部門通過開發手機軟件,對新人實行婚前考試,幫助新人在答題中加快角色轉變。在吉林永吉縣,民政部門與社會組織合作,將家庭美德教育、化解夫妻矛盾等系列講座製成音頻課程,通過微信公眾號發佈。
如今,婚姻家庭輔導已日益普及。據瞭解,婚姻家庭輔導室在全國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覆蓋率已達70.2%。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覆蓋率將達到80%。
“做好婚俗改革,讓結婚大事迴歸愛的本質,是一項系統工程。下一步,民政部將繼續通過‘以點帶面’的工作方法,指導各地綜合運用多種手段,為全社會婚姻家庭和諧幸福保駕護航。”王金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