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10月13日電題:超級大橋建設讓中國民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新華社記者向定傑、李雨澤、王浩明
中國國慶前夕,長江上再傳喜訊——位於中國湖北境內的武穴長江公路大橋、赤壁長江公路大橋同日通車。
數據顯示,目前長江上已建及在建橋樑超過200座,一道道“長虹”連通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兩岸。
9月25日,汽車從武穴長江公路大橋上駛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程敏 攝
在橋樑界流行着這樣一句話:世界橋樑建設,20世紀70年代以前看歐美,20世紀90年代看日本,21世紀看中國。
去年底,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白皮書介紹,中國在建和在役公路橋樑、隧道總規模世界第一。其中,世界主跨徑前十位的斜拉橋、懸索橋、跨海大橋,中國分別有7座、6座、6座,世界最高的10座大橋中也有8座在中國。
在中國,超級大橋建設不是為了破紀錄、造地標,永遠是為交通服務、為百姓謀福。這部白皮書明確指出,中國將交通扶貧作為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支撐。
在中國的一些落後山區,一座座超級大橋讓天塹變通途,不僅把人背馬馱、溜索過江等場景“送進”了檔案館,也改變了其中每一個人的命運。
9月7日拍攝的北盤江大橋下的河谷地帶。新華社記者向定傑 攝
驅車來到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都格鎮龍井村,進入枯水期的河谷地帶岩石裸露。抬頭仰望,杭瑞高速北盤江大橋凌空飛架。
這裏,位於西部雲貴高原的烏蒙山區,是著名的喀斯特地貌發育帶,溝壑險峻、溶洞叢生。
北盤江大橋連接起了被峽谷隔絕的滇黔兩地。從谷底到高聳入雲的橋面,垂直高度足足有565.4米,相當於200層樓高。正因如此,北盤江大橋被吉尼斯官方認證為“世界最高橋”。
“以前出行非常困難。去鎮上,從山腳爬到山頂,山頂再下去,要花4個小時。”身形瘦高、臉龐黝黑的當地農民馬選軍説,大橋的建設帶動了農村公路的建設,現在交通運輸再也不用那麼費勁了。
從馬選軍家門前看到的北盤江大橋。新華社記者向定傑 攝
近年來,隨着大橋成為“網紅”,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光。由於家門前就能欣賞大橋的雄姿,馬選軍2019年利用新修的磚房開起了農家樂,一家人憑此走上了小康之路。
“國內、國外,各個地方的人都有。”指着擺在櫥窗裏的照片,今年40歲的馬選軍認為,“這麼多人來,都是因為大橋的存在。我會盡我所能,讓遊客玩得開心,也把家鄉推廣出去。”
拔地而起的超級大橋承載着中國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期待,更深刻重塑着中國的經濟版圖。
高鐵橋隧工在京滬高鐵線路上的丹昆大橋箱梁內對梁體進行檢測維護(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張詩影 攝)
2011年6月,全長164.85公里的丹昆特大橋正式開通運營。作為京滬高速鐵路上的特大橋,它也成為世界第一長橋。
十年來,一趟趟動車組在大橋上穿梭運行,促進着整個長三角的經濟共振。
2013年,檢修人員龔明華成為丹昆特大橋的一名“專職醫生”。由於工作原因,他常乘坐高鐵在各站點間往來。
“京滬高鐵剛開通時,車次不多,旅客也不多,有的時候,一節車廂裏就幾個人。”50歲的龔明華表示,如今客流量越來越大,通勤人員越來越多,便捷的交通讓人們能愈發自由地選擇自己的工作地點和模式。
7月1日日出時分拍攝的港珠澳大橋。新華社發(李建束 攝)
2018年10月,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歷經6年籌備、9年施工,數萬名建設者披荊斬棘,終於建成通車。
“出境物流貨車3分鐘內即可完成邊檢查驗,30分鐘抵達香港機場,1小時內可達香港葵涌碼頭,15分鐘內可達澳門機場。”港珠澳跨境電商作業中心商務部總監鄭太龍介紹。
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港珠澳大橋邊檢站共查驗出入境車輛超過110萬輛次,是2019年同期驗放量的1.6倍,是2020年同期驗放量的3.6倍。
從跨越深山峽谷到穿過江河湖海,萬橋飛架是中華民族奮鬥精神的集中體現。當前,中國正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無論是骨幹“大動脈”還是鄉村“毛細血管”,都將給人民羣眾帶來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