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一則H&M聲稱因中國新疆地區存在“強迫勞動”和“歧視少數民族”問題不再採購新疆棉花的公告被曝出,引發公眾怒火。而24日晚,H&M以傲慢態度作出的回應猶如火上澆油,引發網友新一輪聲討。H&M為何會做出這番操作?得到的又是什麼?
《新聞1+1》連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關注H&M碰瓷新疆棉花。
H&M説在新疆地區進行調查變得越來越困難,可信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 桑百川:
我覺得H&M本身作為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一家著名企業,在新疆地區、在中國都有大量商業合作伙伴,它要想做可信、盡職的調查是非常輕鬆的事情,但它選擇道聽途説,根據一些所謂的不可靠的證據來抹黑中國,一定是別有用心。
H&M為什麼要惡意抹黑新疆棉花?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 桑百川:
H&M本身具有很深的財團背景,在市場競爭中感受到了中國存在着巨大的商業利益,但同時又極力配合一些西方政府,在遏制中國的道路上相互加強合作,幫助他們扼殺中國企業和中國產業,由此來遏制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如果更多企業作出類似HM的所謂商業決策,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 桑百川:
不光是H&M,還有很多國際著名紡織服裝的品牌商、製造商、營銷商都是BCI的會員,所以他們之間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商業利益,包括與中國企業的競爭關係。有些企業在中國也有着巨大的商業產業,有很多門店、生產廠商,中國企業也為他們進行貼牌生產,在全產業鏈上進行了有效合作,中國消費者也都非常熟悉這些著名企業的商業品牌,有很多品牌的紡織服裝都是消費者非常喜歡且非常願意購買的。在這些企業與中國市場進行分割的過程中,對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會產生一定影響,對消費者的利益也會造成一定損害。同時,對於中國棉花種植工人、農民,對於相關紡織服裝企業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害,既不利於就業,也不利於消費者,同時也不利於產業更快發展。
如果BCI會員企業“抱團”抵制新疆棉花,如意算盤能得逞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 桑百川:
這樣做對中國不利,對他們自身也不利。我覺得在短期之內對我們有少許的影響,不過從中國自己的應對策略來看,中國也會努力去改善棉花種植的經營環境,也會獲得廣大民眾對於中國品牌的紡織產品的支持,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最大的消費國,其實我們的迴旋餘地很大,中國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紡織服裝產業也會獲得更快的發展。他們期望通過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遏制中國的競爭力,但最終無法阻止中國紡織產業快速的發展,也無法阻止中國棉農在機械化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他們的目標其實很難實現。
當H&M惡意抹黑新疆棉花,我們該怎麼維護自身權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 桑百川:
抵制新疆棉花的行為已損害中國棉花企業的名譽和商業利益,我覺得中國的供應商完全可以用法律手段維護正當權益。比如H&M的行為,屬於發佈了嚴重不實的虛假信息,是一種不正當的商業競爭手段,我們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來起訴它傳播虛假不實信息。
H&M所採取的“不與位於新疆的任何服裝製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採購產品和原材料”、“暫停在新疆發放BCI棉花許可證”等一些做法,實際上都違背了非歧視性的商業原則,法律上我們也完全可以提起商業訴訟。
如果對新疆棉花的抵制未來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有關部門也可以考慮利用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對他們進行制裁。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