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有個崇拜的偶像,這些偶像大都是一個國家開國元勳或者是宗教領袖。去過伊朗的人都知道,在伊朗民眾中,有一個偉大而崇高的偶像,被民眾尊崇50年,此人便是伊朗第一代精神領袖霍梅尼。
霍梅尼祖上生活在印度,後來他的父親回到伊朗,霍梅尼於1902年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很普通的教士家庭。他從小就學習宗教,並對神學有很深的研究,對伊斯蘭教各種門派學術都很瞭解。正是因為霍梅尼從小神學造詣很深,收了很多門徒。但霍梅尼生活的時代正是西方思想全面滲透伊朗時期。那時伊朗人對宗教甚至抱有懷疑的態度,這讓霍梅尼感覺到危機感,他不時撰寫一些宗教文章與國內開放思想作鬥爭。
而伊朗禮薩汗大力推行世俗化改革時,霍梅尼成了他的對立面,從此霍梅尼與伊朗當權者不斷鬥爭。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親美的巴列維王朝國王又不斷推行世俗化改革,並掀起了所謂的“白色革命”,要求民眾進行投票。霍梅尼帶着信徒們公開反對國王,這種公開化反對遭到了伊朗當局的鎮壓,隨後霍梅尼被軟禁。但他的信徒與當局發生了流血衝突。
巴列維國王面對“頑固”的霍梅尼,既不敢殺死他,又不敢把霍梅尼抓到監獄。無奈之下,國王下令驅逐霍梅尼出境。實際上這次驅逐卻成就了霍梅尼。
霍梅尼在伊拉克什葉派聖地納傑夫繼續自己的宗教宣傳,當然也夾雜反對巴列維國王的事。霍梅尼流放期間,他的宗教思想理論也已經成型。他寫了很多宗教書籍,構成了他心中國家的模樣,那就是伊朗不能成為君主國家,而應成為伊斯蘭教管理的國家,這就是霍梅尼政教合一國家理論。
霍梅尼很堅韌,因為他在外流亡了10多年,而伊朗始終在巴列維王朝的控制下,無論政治機器還是武裝部隊。而霍梅尼等人只是一幫手無寸鐵的支持者,要想推翻一個強大王朝,在很多人眼裏很難。而巴列維王朝也希望75歲的霍梅尼老死在國外,就不會再有宗教狂熱分子的反對了。
就在霍梅尼看不到希望時候,伊朗巴列維王朝給他送來的機會。作為一個全面向西方國家看齊的王朝,巴列維國王並不想全面控制民眾,他也想按照歐美國家那樣,使民眾有許多自由,這樣才能得到歐美國家的支持。於是巴列維允許民眾有表達個人意願的自由,這也是伊朗上世紀70年代搞的自由化改革。
霍梅尼看到了機會,既然國王自由化了,那民眾就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於是霍梅尼在國外要求支持者上街遊行。這些遊行者造成傷亡後,伊朗的宗教會舉行儀式紀念這些人,這就使支持霍梅尼的人越來越多。
巴列維國王面對民眾的反對浪潮,既不能全面鎮壓,又不能放任自流。正是在這種半緊半松的環境下,霍梅尼反對巴列維王朝的勢力越來越大,而另一些反對國王世俗化改革的人也加入支持霍梅尼運動中。
霍梅尼組織信徒們與巴列維國王較量時,他選擇了一個很聰明的方式,就是類似西方遊行示威的模式,讓西方特別是美國看到他們在反對巴列維的專制統治,特別是巴列維王朝奢侈生活,還有那個奢侈漂亮的王妃,被人們放大為一個花着伊朗國庫而奢侈無度的女人。
通過那時資料能看出,霍梅尼在此期間,只反對國王,而很少提反對世俗化,他怕西方國家給他貼上“宗教”標籤。這種打法既聰明,又贏得了西方的支持。西方國家紛紛指責巴列維王朝專制統治和腐敗了。
霍梅尼的做法得到西方默認,還得到一些反世俗的人的支持。這些人認為霍梅尼反國王就是反世俗,只要國王下台了,就沒有世俗化了。
巴列維國王也被霍梅尼搞昏了頭腦,為了使西方國家滿意,他還接見一些反對派及民族主義代表,想與這些人和解。這些人説要和霍梅尼商量,然後他們跑到國外與霍梅尼商量,霍梅尼依然堅持推翻國王。
伊朗要伊拉克把霍梅尼驅逐,於是霍梅尼就去了西方。這個曾經大罵西方的伊斯蘭教領袖到了法國後,並沒有再出口罵西方,只是對外宣稱巴列維王朝腐敗以及無能。就連美國都認為霍梅尼或許就是追求一個更加自由的社會,認為霍梅尼不會掌權。
巴列維國王面對國內和國外的壓力,不得不選擇出走。1979年,霍梅尼從法國回到伊朗。大量支持者都來看望這位身在國外近二十年精神領袖。
霍梅尼回到伊朗後,此時伊朗只是一個臨時政府。他也知道自己宗教治國想法不可能馬上實現,但面對眾多的“粉絲”,霍梅尼有許多“牌”可以打,他先組織了一個革命委員會,趕跑了臨時政府領導巴赫蒂亞爾,又讓伊朗民族主義者伊斯蘭民族主義者巴扎爾甘和巴尼薩德爾分別任總理和總統。
伊朗民族主義者雖然支持霍梅尼,但與霍梅尼理念不一樣。霍梅尼安撫住他們後,着手建立自己的組織架構。他先從基層做起,對民間的一些自治委員會全都收入自己手中。而且還成立革命衞隊。既有人又有槍,霍梅尼開始向那些不同派別的人開火了。
霍梅尼建立的這種遊離於政府之外的組織權力很大,此組織還有一個專門的革命法院,隨時以宗教名義處理一些不聽話的人。霍梅尼還要求伊朗女人帶面紗,從此這個伊斯蘭世界最開放的國家,女人重新戴上面紗。一些支持他的反對派一看勢頭不對,開始反對霍梅尼的做法,但霍梅尼相繼收拾了一些反對派人員,把臨時政府兩個首腦也趕下台。
伊朗左派和一些傳統宗教勢力,以為霍梅尼不會呆多久,但當其他派別被收拾後,他們才對霍梅尼進行反擊,並針對霍梅尼進行了恐怖襲擊,但這些勢力怎麼能和霍梅尼手下成建制的武裝勢力相比。霍梅尼不久就讓這些人閉嘴了。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伊朗還攻擊了美國大使館,並劫持很多人質。當時卡特政府秘密為營救組織了特種部隊,但行動剛展開就失敗了。伊朗與美國的關係從此便如深仇大恨。
7年後,美國人質又被黎巴嫩武裝人員綁架。這個黎巴嫩武裝聽命於伊朗。時任總統里根借鑑了卡特總統的經驗,並沒有與伊朗和黎巴嫩武裝進行反抗。而是選擇了秘密與伊朗交流的方式。
因為伊朗正處於兩伊戰爭,急需要先進武器,里根總統答應了伊朗的要求,同意給他們武器。但美國不會直接幹,他們找了箇中間商,此人是中東的最大的軍火商叫阿德南,就是前段時間被殺的沙特記者卡舒吉的叔叔。此人促成了這樁軍火交易。
軍火交易的方式很繞彎,美國不直接賣武器給伊朗,而是通過以色列,讓以色列賣給伊朗舊武器,然後美國再賣給以色列武器。當時以色列與伊朗關係並沒有那樣僵。
這件秘密軍火交易卻不小心被曝光了。曝光的是霍梅尼手下的辦公室主任,此人説話不在乎。這件事被曝光後,霍梅尼十分惱火,就命人把這個辦公室主任收拾了。但霍梅尼並沒有因為此事受到民眾指責,畢竟兩伊戰爭是大事。
但美國卻遭殃了,美國民眾指責里根向伊朗提供武器是不合法的,這件事讓里根支持率大降。這就是美國曆史上的“伊朗門”事件,此事件不亞於“水門事件”,里根差點遭彈劾。
霍梅尼思想在伊朗根深蒂固,很多人把霍梅尼作為心中的“神”。按常理看,霍梅尼作為一個宗教思想的製造者,他的後代應該繼承他的思想,但他的子女並不是“思想繼承者”。霍梅尼的孫子還做出很多違背霍梅尼的事。
霍梅尼的長孫本是一名教士,而且是霍梅尼陵墓的受託人。但他卻支持伊朗的改革運動,並支持米爾-侯賽因·穆薩維的響應,要求撤銷2009年大選結果 。
霍梅尼另一個孫子侯賽因·霍梅尼更厲害,居然公然反對伊斯蘭共和國的政體。2003年他曾説:“伊朗人需要自由,如果這要美國人的干預才可達到,我想伊朗人會歡迎他們,而作為一名伊朗人,我會歡迎他們”。他還到美國與巴列維的後人見面。
霍梅尼孫子阿里·埃什拉吉,被指控對伊斯蘭革命不夠忠誠,並取消他2008年議會選舉的候選資格。可見霍梅尼思想並沒有在後代中得以延續。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