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英聯邦是一個國際組織,由52個獨立主權國家也包括其屬地所組成,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英聯邦元首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同時,身兼包括英國在內的16個英聯邦王國的國家元首,但是,這個元首也僅是名義上的,並無什麼實權,並且,規定英國君主無權干涉各成員國內政,以此16國構成了一個現代版的共主邦聯。
都知道,加拿大是一個英聯邦國家,他們的貨幣上甚至還印有英國女王的頭像。這樣的一個國家,卻在英語之外還曾把法語作為自己的官方語言。比如説:在魁北克省就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從小説法語。那麼,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有這麼多説法語的人呢?若要追根溯源,那就要談到北美殖民時期,英、法兩國在此處的爭鬥了。
在16世紀的時候,法國有一個探險家叫做雅克·卡蒂亞,他聽從當時法國國王的命令去海外找尋新的陸地。跟哥倫布一樣,當時的他並沒有找到亞洲,而是在1535年的時候來到了這片印第安人生生世世居住的土地上。當時,他所登陸的地點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魁北克省,那個時候,當地的主要的居民就是印第安人跟因紐特人。
可是,由於疾病以及戰爭的原因,他們並沒有在這個地方立即進行殖民並且建立自己的基地。在很久以後,一直到17世紀,法國的殖民者跟他們的貿易公司才陸陸續續的來到了這片土地之上。並且,在17世紀初的時候,另一位探險家在這個地方展開了皮毛的交易,並且,藉此在當地建立了城市。
在這十幾年後,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對移民規定:只有羅馬天主教的信眾才有資格在這個“新法蘭西”定居,此舉也保證了殖民地的教育和福利都掌握在教會的手中。1663年的時候,這個地方就由法國直接統治,並且,由讓·塔隆管轄。從這時起,法國就開始大批量的向這塊地方進行移民。
之後,就在法國移民信心滿滿的想要在此建設一個美好的新家園的時候,這兩個國家對於在這塊土地上的佔有權以及貿易權力產生了分歧,進而,引發了兩者之間的戰爭。在一開始法國人的實力是佔據上風的,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他們對於英國在這塊地方的殖民地,總是進行騷擾與佔領。
這兩個國家在北美這塊大陸上的爭鬥最終在第七年戰爭的時候到達了頂峯,但是,在這個時候法國卻遭到了接連的失敗。在1758年,英國軍隊攻陷了路易斯堡後,第二年他們就佔領了魁北克,第三年蒙特利爾向英國殖民者無條件投降。在這之後,法國在各個方面也就全部崩潰了。
之後的1763年,這兩個國家簽訂了《巴黎條約》,條約中規定:法國要宣佈放棄他們在加拿大地區的各種權益,僅僅只能保留在紐芬蘭附近海域的捕魚權。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在這個地區的上萬名法國移民從此以後就在英國人的統治之下了。這之後不久,英國把這塊地方改名成魁北克省,就這樣,這片地區就成為了英國殖民地。
在這之後,英國政府為了防止英、法兩國移民之間產生爭端,於是,他們通過了《魁北克法案》,這個法案規定:要保護這個地區法國移民使用自己語言以及文化的權利,並且,還要保證當地居民的信仰自由。不久,在美國爆發獨立革命以後,有很多英裔保皇黨進入加拿大,這些人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個地區的人口結構。
當然,也因為這樣的原因,在18世紀末期出台的憲法法案中就把加拿大以東、西為界分為兩半。西邊的地區就要遵從英國的法律以及文化,而東邊的地區仍然保持着法國的法律以及文化。在19世紀中期,英國政府又把這兩個地方重新合併為加拿大省。在此後的多年裏,這片地區的歸屬又經過了多次的變更。
但是,不管怎麼樣,魁北克省這個地方仍然是説法語人的一個聚集地。
在二戰以後,魁北克這個地區則產生了“獨立主義運動”的苗頭,並且,爆發了一些小規模的衝突,這個地區的人們對於獨立的願望越加迫切。為了制止這樣的情況進一步的惡化,隨後,加拿大政府推出了《官方語言法案》。在這個法案中就確立了:要把法語跟英語同時作為國家的官方語言,並且,這兩種語言擁有同等的地位。
時間過去了8年後,魁北克的獨立黨人又頒佈了《法語憲章》,在這個文件中規定:魁北克省的唯一的官方語言就是法語。所以,直到現在為止,魁北克不論什麼地方的標誌都是用法語來寫的,不過,這個法案到現在為止還是飽受爭議的。
除了以上種種原因之外,因為,英語這個語言在全球的大肆擴張,讓處於英語包圍圈中的當地人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出於對別種文化的排斥,為了維護自身的語言文化權力則成了重中之重。對於這片地區的人而言,法語和法國文化是他們的祖先留給他們的寶貴財產,這也是他們的對於自我的文化認同。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當地人至今仍然把法語當作他們官方的唯一語言的原因吧。2006年,時任總理的史蒂芬?哈珀提出:“The Québécois form a nation within a united Canada”,也就是説:“魁北克可以在統一的加拿大中成為一個國家”。
參考資料:
『《魁北克人為何不説英語堅持説法語?》、《魁北克歷史沿革》』